張志強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定公得齊景公所贈80名女樂,日夜逍遙,不理國事??鬃舆M諫不納,孔子遂辭大司寇之位,攜弟子周游列國。衛(wèi)乃魯之近鄰,在衛(wèi),孔子有好友蘧伯玉等人,得意門生子夏、子貢是衛(wèi)國人,入衛(wèi),地利,人和。
孔子一到衛(wèi)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境內(nèi)),衛(wèi)靈公就“奉粟六萬”。有一次夫子隨衛(wèi)公出行,車輿安排禮節(jié)有失,夫子離衛(wèi)去陳。后來從陳返衛(wèi),衛(wèi)公不計前嫌,親自“郊迎”,夫子在衛(wèi)受到很高的禮遇。周游列國14年中,夫子前前后后在衛(wèi)曾有10年,衛(wèi)國可謂夫子的“第二故鄉(xiāng)”。
《孔子之入衛(wèi)銘》演的是夫子第一次入衛(wèi)的經(jīng)歷,“銘”是記述生平、事跡,有紀念之意。戲的內(nèi)容取自史料,輔之合理鋪陳,六折戲分別為:
《楔子》:孔子在河邊偶遇一船夫,船夫原是衛(wèi)國大夫彌子瑕,夫子不由憶起16年前入衛(wèi)。
《叩苑》:孔子正待覲見入宮時,衛(wèi)國世子(王的繼承人)蒯聵武蠻入宮,夫子說豈可披甲挽弓見駕?論及修身治國,夫子對衛(wèi)公父子說:“君子重德不重土(疆域),重義不重計(計謀),重禮不重利?!贝蠓驈涀予Ψ钅虾笾?,請孔子蘭苑相見,衛(wèi)靈公與世子均說應當一見,弟子皆言不見,為在衛(wèi)國推行仁政,孔子決定去見權柄人物南后。
《見姝》:南后直言衛(wèi)公父子失和,南后令孔子將紅棗、黑棗獻給衛(wèi)公和世子。黑棗有毒、紅棗延壽,至于獻誰黑棗,夫子自斷?!凹核挥鹗┯谌恕睘榉蜃有艞l,夫子食下黑棗卻安然無恙,原是南后在試探孔子的政治傾向,南勸孔子“激流橫礁慎揚帆”。
《驚宴》:衛(wèi)公賜世子“玄碧”鴆酒,世子托詞拒飲,世子斟“壽眉”毒酒,請孔子以三代之禮獻于衛(wèi)公,衛(wèi)公說:“國運興隆有賴賢德”,酒應敬孔子。世子怕陰謀敗露,將二酒混合后斟于夫子,南后侍女貿(mào)兒搶飲之,身亡。南巧言掩飾,孔子直言“父子交征,乃亡國之像?!?/p>
《嘆弓》:衛(wèi)公父子議定以射箭定權位,彌子瑕替衛(wèi)公行射,世子夜囑彌子瑕趁機射殺衛(wèi)公。在彌欲射之時,孔子以“粉蝶、蜘蛛、螳螂”之喻點醒彌,彌說出真相,衛(wèi)公欲誅世子,孔子借“哀猿弓”來歷宣揚仁愛。衛(wèi)公流放世子,孔子以“以亂取利者恥”為由辭別衛(wèi)公。
《余韻》:回憶結束,彌子瑕問夫子這些年的經(jīng)歷,這時學生報訊,世子叛亂,子路守義而死。孔子唱道:“便風譏雨謗,不廢亙古一曠蕩……”
每折戲矛盾激烈、懸念疊出,緊緊抓住了觀眾的視聽。臺詞雋永,乃是文化的享受。
彌子瑕請孔子去與南后蘭苑一敘,孔子說“內(nèi)外殊別多有不便”,衛(wèi)公說南子聰慧定與夫子“投契”,世子說:“夫人艷絕天下權柄在握,夫子入衛(wèi)豈能不見?”孔子慮及“聲名兒似雪鴻怕落泥爪”,弟子子淵、子路、子貢說“蘭苑乃幽秘之所,南后實淫放之人,豈能見她?”見還是不見?孔子說:“南后不悅,怎樣在衛(wèi)安居?如何安邦?”
夫子來到蘭苑,侍女貿(mào)兒說:“夫人吩咐寢宮相候”,夫子云:“非禮毋視”。南子歌曰:“余心耿耿寤寐求之”,孔子只得客隨主便。
南子唱:“山遠水闊,累煞青眸望穿”,“請進簾一敘”,夫子有底線,“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南子只好出簾敘話。
為歡迎孔子入衛(wèi)舉行歌舞盛宴,衛(wèi)公賜世子毒酒,世子一轉眼珠,說道:“豈有君王未飲臣子先喝的道理?主公先飲,兒臣隨之?!蹦献右浴靶绦院?,主公體虛”為靈公解圍,世子說:“壽眉性溫,正當其宜”。衛(wèi)公以“敬大賢”請夫子先飲??鬃佑?,世子怕陰謀敗露:“德高為尊,二酒混之共進。”夫子將飲,南子一把奪過,衛(wèi)公、世子說:“此乃賢者之酒,夫人飲之無名”。南子對孔子說“今替你擋下此酒,收我做個女弟子可好?”突然侍女貿(mào)兒奪樽而飲……南子以貿(mào)兒不能飲酒掩飾毒殺陰謀,衛(wèi)公、世子相互妥協(xié),然而孔子卻疾聲直言:“酒中分明有毒,你等為何不聞不問?”直指衛(wèi)公、世子“不義不仁……落得個君也不君,臣也不臣”。
子曰君子無爭,衛(wèi)公說:“一定要爭呢?”子曰:“必以射乎,一則不害無辜,二則無傷于國,三則無傷于禮”。衛(wèi)公垂暮,大夫彌子瑕代為行射,世子第三箭脫靶,彌子瑕之第三箭事關全局,在世子的威脅利誘之下,彌子瑕一狠心拉開弓弦,千鈞一發(fā)之際,夫子悠然講起了寓言故事……
六百年的昆曲演兩千年前的孔夫子,是最有歷史情調(diào)的戲,也可以說是一件文化作品。
整出戲的色調(diào)古香古色,唱詞斯文有韻,念白有古人之語氣感。
傳統(tǒng)老戲都是明亮的舞臺,此戲舞臺空間做寫意化處理,呈藍灰色調(diào),背景深暗則人物突出?!镀踝印罚竽焕_,紗幕半垂形成寬銀幕一樣的畫面,觀眾猶如看電影,孔子吟唱“眺寒江”,10名弟子手持竹簡書卷,邁著列隊出場,孔子扶藜杖,緩緩而行,唱:“涌心潮,頻拍濁浪”,在念白“一江之隔故國在望”時,夫子在舞臺中央,弟子在后,緩緩拜向“故國”,觀眾好似真的看到夫子周游列國的行跡,深切感受到夫子懷念故國的拳拳之心。
戲曲界有個不成文的習慣,任何戲不論朝代,不論劇中人物的民族、地區(qū),都用五箱一桌: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頭箱、旗把箱、梳頭桌。為了忠實于時代,整出戲的服裝、道具(例如酒杯、弓箭等)都是定制,定制是很麻煩的,從色彩到樣式都要進行研究,如果有后面朝代的痕跡就是時代穿幫。
10位門生作揖行古禮,《驚宴》中的歌姬群舞,展現(xiàn)了春秋風貌。
音樂除了使用傳統(tǒng)昆曲的笛、簫等樂器之外,還加入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編鐘、編磬、云鑼等樂器,舍棄了當時沒有的弦樂器。
創(chuàng)新的根基是尊重古人、尊重時代。
引進人才國家一級演員袁國良從上昆來到北昆,《孔子之入衛(wèi)銘》是他來到北昆的第一出大戲。昆曲、京劇從沒有演過孔子的大戲,無從借鑒。袁國良演的孔子不是高在天庭的圣人,而是文化淵博、浩然正氣、洞察世事的夫子。
看戲聽唱,全戲30多支曲子,孔子唱三分之二。昆曲老生是用本嗓唱的,非常費氣力,袁國良嗓音清亮高亢,唱、念朗朗充滿感情。
好演員都是在演人物、演情感,袁國良演的孔子“有勁兒、有味兒”(剛勁、厚實,有品賞性):貿(mào)兒鴆亡,夫子義憤填膺,唱完“萬端悲,慨鳴鐘磬”,大幅度“抖髯”(胡子飄飛)、水袖勁揮,然后有力地做撞擊鐘磬表演,舞臺上慷慨激昂。袁國良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時作為高材生參加了第二期“麒派學習班”,授課老師張信忠多年跟隨周信芳大師,“真神”(戲曲界管去世的大師稱真神、真佛)拍電影時,張老師代替走位置,從此袁國良的“身上”(手眼身法步)有了正宗的麒派傳承,因而孔子形象特別飽滿、厚實、有力度。
孔子也是“很有俏頭”的:南后請孔子進簾敘話,夫子躬身謹慎地說:“孔丘膽小”,南子說:“怕的什么?”夫子大聲頓挫而言:“怕我膽大”,精彩何用多言。袁國良偶用“揩鼻”程式(手在鼻下一滑)表現(xiàn)夫子舌戰(zhàn)南子后的歡悅,情感充分,人物演活。
袁國良是昆曲名老生計鎮(zhèn)華的門生,2001年袁國良學《爛柯山》,就一個出場,計老師說回去,再走,如是N遍,袁國良“扛住了”。上昆復演《十五貫》, A組況鐘是計鎮(zhèn)華老師,B組況鐘是袁國良,計老師演兩場后就讓B組演,計鎮(zhèn)華老師提攜徒弟,讓A組給袁國良配演。袁國良在上昆15年,大長“功夫”。
袁國良是一個對自己苛求的“角兒”,北昆要演《搜山打車》,這個戲袁國良在上昆演過多次,彩排前袁國良硬是練了100遍,角色穿薄底“夫子履”,但袁國良穿厚底練。戲中孔子的“身上”(身段、臺步)特別耐看、好看,這里面浸透了汗水。
國家一級演員邵天帥扮演南子,她是昆曲表演藝術家張靜嫻的弟子。邵天帥對劇本吃得很透,把南子的心理表現(xiàn)得非常有層次:對孔子先是“追星”,然后是崇敬,最終希望借助孔子治國。南子坦言衛(wèi)國之政“不在須眉在娥眉”,邵天帥演出了“權柄在握”的女政治家。在衛(wèi)公、世子輪番向對方進毒酒時;在校場觀看射箭,生死博弈時;邵天帥演得沉穩(wěn)有心胸,一顰一瞥比衛(wèi)公、世子更有氣度更有計謀。邵天帥唱曲、念白清晰好聽,具有濃郁的北派昆曲特色。
扮演衛(wèi)靈公的海軍,現(xiàn)為北昆副院長。衛(wèi)公以“副末”應工,衛(wèi)公年邁沒有大幅度的舞臺動作,但是每個臺步都有戲,每句唱念都有相應的眼神,表現(xiàn)了暮年衛(wèi)公的政治智慧和不肯退隱的復雜情感。
扮演世子的史舒越是優(yōu)秀的昆曲“大面”(大花臉),戲曲界素有“千生萬旦,一凈難求”之說,史舒越要武有武、要唱有唱、要樣有樣,祖師爺賞飯。史舒越演的世子沒有臉譜化,深刻地表現(xiàn)世子既勇武更心思縝密、志在掌國。射箭時,史舒越一個“朝天蹬”(左腿掰開、上舉,腳橫放到臉側)贏得滿場雷鳴般的掌聲。
史舒越10歲來北京學戲,每天5點鐘起床,跑圓場、喊嗓子、踢腿1000下……最晚就寢。16歲時就自己勾臉,現(xiàn)在能畫100多幅臉譜。
王琛是北昆的90后小生,扮相帥美。王琛扮演的彌子瑕一出場就有光彩,在《楔子》中彌子瑕唱衛(wèi)國漁歌《河廣》(全戲的主題曲)非常有情感,一個棄舟登岸、扔掉船篙的程式動作,生活感躍然而出。
《嘆弓》是彌子瑕的重頭戲,彌子瑕玉樹臨風,一射、二射,既有武小生之矯健,又有衛(wèi)國大夫之內(nèi)涵。射第三箭前,衛(wèi)公與世子各有深意地對彌子瑕說:“這箭射中了,你是我朝第一功臣”,彌子瑕面對“斜陽漸西”(衛(wèi)公)、“驕陽狠戾”(世子),特別是面對夫子點醒,王琛演出了彌子瑕激烈的內(nèi)心斗爭。
一出戲是對整個院團的檢閱,許多著名演員在戲中扮演龍?zhí)?,如大武生楊帆扮演孔門弟子子路。樂隊、行頭師、化妝師、舞美、音響師、舞臺監(jiān)督、導演……為戲保駕護航,“一棵菜”精神在北昆熠熠生輝。
乾隆以“玉振金聲”頌中和韶樂,《孔子之入衛(wèi)銘》亦有“玉振金聲”之風,向北昆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