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傲
前門箭樓,皇城根下,騁目流眄,在西邊,四周綠樹環(huán)抱著一處古色古香、京味十足的三層建筑,“老舍茶館”的館名清晰可見。說起老舍茶館這個字號,那可是承載了不少北京的民俗文化,也是老一輩人心里久久不忘的情思。
1979年,遇上返城知青就業(yè)難的問題,老舍茶館創(chuàng)始人尹盛喜辭去北京大柵欄街道辦事處的工作,帶領20名知青在前門箭樓西側賣起了二分錢一碗的大碗茶,也就是老舍茶館的前身——前門大碗茶青年茶社。大家伙擱這喝一碗茶,就比“撅尾巴管兒”干凈許多,也解決了來往路人口渴的問題。由于尹盛喜是北京人,對京味文化非常喜歡,而老舍先生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于是在1988年他創(chuàng)辦了以老舍先生命名的多功能綜合性的“老舍茶館”,其中“老舍”二字是由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親題而成,并沿用至今。
在老北京,您想去茶館聽書、閑聊、唱戲都得去不同形式的茶館才能感受到:野茶館有田園風光、自然情趣;書茶館中聽評書,市井文化濃郁;清茶館中的陳設雅潔簡練;餐茶館中既可以飲茶又可以品嘗其他的食物,老百姓們形象地把它稱為“二葷鋪”;清音桌茶館里“亮一嗓”;大茶館的規(guī)模大,具備飲茶、飲食、娛樂、社會交往的功能,現(xiàn)在老舍茶館是這六種茶館在新北京最集中的體現(xiàn)。
老舍茶館自創(chuàng)辦以來,以地道的京味文化、戲曲文化和茶文化,吸引了大批的京城老戲迷、中外友人。從1994年,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光臨茶館后,先后接待了來自80個國家的180多位元首政要,以及眾多社會名流和700多萬中外游客。2005年4月,接待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領的和平之旅大陸訪問團成員;同年的7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尹盛喜當年賣大碗茶的水舀子、白瓷碗,連戰(zhàn)先生的贈言以及親筆回函收作館藏。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更是達到開業(yè)以來的“頂峰”,有13位元首到茶館來看節(jié)目,最多的一天接待了3位總統(tǒng),成為展示民族藝術精品的窗口和聯(lián)結中外友誼的橋梁,有著“北京城市名片”和“京味人文地標”的美譽。
來到老舍茶館的門前,便見左右各立一石獅子,莊重大氣。獅子的上方各掛一個大紅燈籠,門兩側貼著“振興祖國茶文化,扶持民族藝術花”的對聯(lián),既顯得格外喜氣,又突出了這里的文化氛圍。老舍茶館正門右側是“老二分茶攤”,每天早上10點左右,掛上“大碗茶”的幌子,就開始了售賣,讓大家體驗改革開放初北京前門外那大碗飲茶的豪邁。茶館門前站著堂倌,還未看其人先聞其吆喝聲,尋著聲打眼一看,老北京茶館伙計的打扮,藍布大褂,肩上搭著白色毛巾,頭頂黑色圓帽,仿佛夢回老舍先生筆下的“王掌柜”。
走進大門,印有“鴻福”二字的影壁,搭配上精美的磚雕,是純正的老北京建筑風格。東側可以觀看來自唐山皮影世家?guī)淼钠び皯蜓莩?。往西側走去,以紅色為基調的樓梯,配色講究,做工細致,樓梯兩邊掛著曾光臨茶館的重要嘉賓的照片,記錄著茶館的輝煌。樓梯口處還有懸掛著石榴和葫蘆的大樹,寓意“多子多?!薄坝<{祥”。在樹下,還立著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與創(chuàng)始人尹盛喜握手的銅像,兩手交握下的桌子上,紅色花紋的臺布和黃色的蓋碗、元首大銅壺相得益彰。轉過身來,是北京非遺之一的北京燈彩——明光爍亮的兔爺,2010年的時候它是北京最大的一個兔爺,現(xiàn)在看上去仍是栩栩如生,光彩奪目。兔爺?shù)哪蟼仁遣桊^的“老物件”大碗茶琴,這個大碗茶琴,可有“大來頭”。在茶館擺放著的是捐給國家博物館的原件,平日里在茶館都有演出,由茶館創(chuàng)始人尹盛喜從上千個碗里邊挑出大小薄厚不一樣的碗組成的一種樂器,聲音清脆。大碗茶琴如若稍微弄缺了一個口或者再復制一套都無法得出原本的聲音來,所以尤為珍貴??赐炅送脿?,看完了大碗茶琴,往電梯口走去,類廊式的過道,右側墻上掛著大小一致的浮雕,上邊是茶館的發(fā)展歷史,頂上宮廷樣式的燈籠,暖黃色的燈光打在墻面上,茶館的歷史就如同一卷一卷的畫卷鋪開映入眼簾,娓娓道來。盡頭處便是電梯,乘著電梯到三層,就來到了演出大廳。
出了電梯,觸目皆是擺放整齊的桌椅。裝飾給人整體的感覺也非常舒服,除了木質桌椅,還有宮廷式吊燈、成串掛著的燈籠,戲樓風格式的舞臺配著LED大屏幕,融合得當,既有古時的味道,又不失現(xiàn)代的科技感。想朝前細看,一時竟忘了給堂倌出示票。坐下不久,茉莉花茶和點心送到了桌前。四周望去,平時可容納322人的大廳,已有不少的觀眾都提前到了。有結伴而來的老人,剛下班的年輕人,帶著小朋友來的家長等。大家伙邊吃著點心邊聊著天,渴了喝一口茉莉花茶,口里淡淡的茶香,再聽著周圍小朋友天真爽朗的笑聲,平日里的忙碌疲憊早已不見蹤影,熱鬧自在的閑適悄然而至。
19:50,帷幔緩緩拉開,身著藍綠色茶服的表演者坐在茶桌邊上,拿著元首大銅壺,其后的屏幕赫然一字“秋”,可知,正在進行的是四季茶藝表演中的秋茶茶藝表演。不一會兒,茶香滿室,伴著茶香,主持人身著旗袍走到臺前,中英雙語的開場后進入第一個節(jié)目。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陳秀敏老師飽含感情的聲音一出來,結合現(xiàn)場的樂器伴奏,觀眾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去。一曲《重整山河待后生》結束,未緩過神來,陳秀敏老師拿起一旁的燈架,燈架上豎著三根點燃的蠟燭,下綴彩色流蘇,將其放進口中,開始了演唱。如果常來茶館看節(jié)目的老戲迷,肯定能叫得出來這節(jié)目的名字——含燈大鼓。在演唱中蠟燭不倒,并且還能做到字正腔圓地演唱,無一不體現(xiàn)了演員深厚的基本功和高難度的演唱技巧。
接下來的雜技——抖空竹讓人目不暇接,演員手里拿著兩根兩尺長的小竹棍,竹棍的頂端都系一根長約五尺的棉線繩,繞線軸一圈或兩圈,一邊手提一邊手送,不間斷地抖動,空竹在演員手里來來回回,姿勢多變,看得過癮極了。
如果您對口技感興趣,那今天這場演出您真是來對了。接下來的口技手影戲,通過演員的兩只手,能在打光和屏幕的作用下,給您幻化成千百種影像來,同時還配上口技,既是“視覺盛宴”又是“聽覺盛宴”。
而茶館為了保證在場觀眾能更好地理解到節(jié)目的內容,對節(jié)目的設計編排也是用了心的,語言類節(jié)目和非語言類節(jié)目穿插著來。那您猜,接下來會是什么節(jié)目呢?
家喻戶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故事感動了不少人,今天在演出的現(xiàn)場,演員以木偶劇《化蝶》的形式演繹這個經典的愛情故事,通過控制杖頭木偶和演員的舞蹈動作,配上樂曲,將這一段故事再次呈現(xiàn)。
觀看完舒緩的木偶劇,進入到魔術表演。王利民老師邀請兩位觀眾一起到臺上表演。兩位觀眾把道具從頭至尾細細檢查了一番,表示道具沒有異樣。這時,王利民老師請上一位女演員配合演出,女演員坐在凳子上,由兩位觀眾將女演員的左右手牢牢地綁在樁子上,王利民老師拿著鈴鐺晃了晃,清脆的響聲遍布大廳。鈴鐺放在女演員的腳邊,另外兩演員抬著一頂粉色帳子,將女演員罩在里頭,王利民老師數(shù)著“一、二、三”,帳子里頭竟響起鈴鐺聲。這下觀眾耐不住了,探著脖子往臺上看,可也還是沒看出“異樣”,便相互猜起這緣由來。王利民老師噙著笑,讓兩位觀眾蒙上眼睛進到帳子里,一位觀眾扶著女演員的肩膀,一位觀眾抓著女演員的雙手并用腳踩著鈴鐺,帳子一罩,“一、二、三”您猜怎么著?這女演員從帳子里頭搖著鈴鐺走了出來。帳子打開,原先踩著鈴鐺抓著女演員雙手的觀眾反倒是被綁在樁子,坐在了凳子上。等兩位觀眾從臺上下來,周圍的觀眾一溜跑到桌前詢問,后來被綁著的觀眾摸了摸頭笑著說“我也沒反應過來,手就被綁在樁子上了?!迸宰赖挠^眾聽了笑作一團,“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家伙在笑中迎來下一個節(jié)目——相聲表演,兩位演員這“嘴皮子”好生厲害,無論您給說出個什么字,都能在最后給您繞回“周吳鄭王”來。表演過程中觀眾捧腹大笑,交口稱譽,現(xiàn)場熱鬧的氛圍持續(xù)升溫。
語言類節(jié)目結束,接下來就是非語言類節(jié)目了。長嘴壺茶藝表演,通過演員表演的龍行十八式,了解了長嘴壺不同的倒茶方式,每個方式都有一個好聽且寓意吉祥的名字。
傳統(tǒng)雜技——《巧?;▔芬彩遣桊^的特色節(jié)目之一,表演者是天橋八大怪之一“壇子周”的后裔傳人周仁喜老師。臺上擺放著真瓷小壇、大缸。周仁喜老師先是把真瓷小壇輕巧地頂在頭上,接著做出一系列轉、拋等高難度的動作后又換大缸再次進行。接下來的川劇《變臉》也是有目共賞,演員走下臺來與觀眾握手,每握一次就換一次臉譜,觀眾被震撼的同時伸手躍躍欲試,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隨著《變臉》節(jié)目的結束,整場演出也接近尾聲,觀眾還意猶未盡地討論節(jié)目內容。茶館除了每天晚上的晚場演出,每天下午還有相聲專場演出。小劇場相聲,可以和觀眾很好進行互動,“包袱”響不響,一看臺下便知曉。很多走上春晚的作品,都是在老舍茶館演出之后,對作品進行數(shù)次修改,才形成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TIPS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前門西大街正陽市場三號樓老舍茶館
預定電話:010-63036830? ?010-63021717
京味綜藝演出時間:19:5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