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衛(wèi)星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呂四中學 江蘇南通 226200)
思維導圖起源于西方。它是從整體出發(fā),逐漸向部分延伸的[1]。思維導圖注重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能促使使用者左右腦結(jié)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習,有利于學生清晰、明確地記憶并整理知識點[2],更好地開發(fā)思維,提高高中生學習地理的效率。目前,雖然有很多高中地理課堂已經(jīng)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但一些地理教師的方法和手段還不夠完善,導致思維導圖在地理課堂中沒有發(fā)揮出優(yōu)勢。本文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將思維導圖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整合課堂知識的速度。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工具來提高備課的效率,營造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備課,可以幫助高中生突破地理知識中的難點和疑點,全面把握知識重點,在提高地理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選修一第一章“宇宙”前,地理教師要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先了解第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把握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然后,根據(jù)章節(jié)內(nèi)容制作相應的思維導圖。在上課時,地理教師可向?qū)W生展示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思維導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一個大概了解。同時,教師要利用所講的知識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高中地理知識點零散且繁多。高中生如果只是單純把重點記錄在本子上,就會使筆記很亂,看起來并不方便。同時,高中生只用文字或短句來記錄課堂重點是缺乏創(chuàng)意的。思維導圖使用關(guān)鍵詞和線條,能使大腦主動輸入信息,而不是被動地記錄信息。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整理、鞏固知識,使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就可以輕松跟上教師的思路,使課堂變得輕松、有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運用思維導圖,把枯燥又繁多的地理概念和知識通過圖形和線條的導圖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地理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例如,“地形的影響”分為兩大類,一是對氣候的影響,二是對河流特征的影響。兩大類里又有很多詳細的分支和介紹。地理教師在講課時,可要求學生制作關(guān)于地形影響的思維導圖。學生要跟著教師講課的思路走。需要記筆記的時候,地理教師應留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記錄。下課時,科代表把筆記收上來。教師要檢查學生的筆記是否記得詳細且清晰。下節(jié)課上課前,教師要點評學生上節(jié)課用思維導圖制作的筆記。
高中生在考試前都會普遍出現(xiàn)一個問題,即不知道復習什么,復習哪里,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束手無策。思維導圖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具有有類、有序、有數(shù)、可視等特點,可以幫助他們在復習過程中保持思路清晰,有重點地復習相應知識,高效地完成考前復習。同時,思維導圖的使用還有助于高中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記憶更多知識點,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考前可以進行思維導圖式的隨堂測試,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所考章節(jié)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給大家。教師從中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改進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的地理知識體系更清晰,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更直觀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整理高中地理中的零碎知識,并用更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思維導圖這種學生能看懂、能理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地理。因此,地理教師要把思維導圖合理運用到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