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紅
(大田縣實驗幼兒園 福建三明 366100)
新生入園的一天早上,軒軒和媽媽手牽著手開心地走到班級門口。軒軒拉著媽媽的裙子說:“媽媽不要去上班,再陪我一會兒”。媽媽領(lǐng)著軒軒進了教室,陪他一起玩起了玩具。過了一會兒,媽媽起身準備離開,軒軒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我不上幼兒園了,我要和你去上班。”媽媽掰開軒軒的手說:“放學后,媽媽第一個來接你?!眿寢屨f完后,離開了教室。這時,軒軒邊哭,邊使勁握著小拳頭,轉(zhuǎn)身拿起身邊的玩具往地上摔。我們走過去試圖安慰他,剛牽起他的小手,他就開始掙扎尖叫,踢打老師。我們抱起他,一邊為他擦眼淚,一邊輕拍他的后背說:“我們到娃娃家給媽媽打個電話”。于是,他的情緒慢慢地平靜下來。直到離園的時候,他一直望著教室門口,看著小朋友一個一個被家長接走,他走到儲藏間,竟然抬起腳使勁地踢門。我們立刻上前詢問他為什么要踢門。他攥著拳頭說:“早上,媽媽說要第一個來接我。哼,她騙人!”“恩,媽媽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確實是她不對。好,請你牽著老師的手,閉上眼睛,深深地吸口氣,然后慢慢地吐出來?!薄罢埬愀蠋熞黄饠?shù)1、2、3、4、5”。就這樣,軒軒嘗試跟著老師一起數(shù)數(shù),通過深呼吸和數(shù)數(shù),他的臉部慢慢地放松下來,內(nèi)心恢復了平靜。
離園時,我們兩位老師向軒軒媽媽反應了軒軒在幼兒園里情緒異常的表現(xiàn)。在溝通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軒軒在家里也是如此。例如,他去超市看到想要的玩具,大人不買給他,他會就地打滾,又踢又踹;吃飯時,碰到他不喜歡的飯菜,他就會把菜挑出來扔在地板上,用腳踩……我們反問道:“在家里,有情緒暴躁的家長嗎?”軒軒媽媽說:“她和老公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事情發(fā)生口角,有時兩人大打出手,甚至摔東西。”我們和軒軒媽說:“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爭執(zhí),避免錯誤的行為?!避庈帇屨J同我們說的,并承諾做好孩子的榜樣。
軒軒是3周歲的幼兒,他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常常處于激動狀態(tài),不會掩飾憤怒的情緒,并且控制情緒能力很差。從他在幼兒園表現(xiàn)的情緒和行為可以看出,其情緒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這樣的幼兒更需要他人幫助管理。我們通過與孩子談心和家長的溝通后,了解到孩子情緒背后的需要。我們通過擁抱法、深呼吸法、直面問題法、規(guī)則管理法、榜樣法引導軒軒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軒軒從原來遇到事情容易憤怒,逐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幼兒的任何一種情緒及行為都應該得到尊重。改變幼兒的憤怒情緒,需要家園合作進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改變過程。我們的目標不是壓制或破壞幼兒的憤怒情緒,而是接受、引導幼兒,讓他們用積極的、不帶有傷害性(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表達憤怒。[1]基于此,對幼兒的憤怒情緒,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應對:
1.我們可以蹲下身子給予幼兒一個大大的擁抱,并輕輕地拍拍他們的后背,緩解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能感覺到老師的理解和愛,一起分擔他的痛苦。擁抱是讓幼兒激烈情緒變冷靜最有效的辦法。
2.進行情緒調(diào)控訓練。當媽媽失約,軒軒再次憤怒時,我們運用了深呼吸和數(shù)數(shù)的方法,對他進行情緒調(diào)控訓練。我們引導軒軒緊閉嘴巴,用鼻子深深吸氣。然后,慢慢呼氣。我們告知軒軒當他要憤怒的時候,就強迫自己數(shù)數(shù),這樣的動作反復進行幾遍,直到自己內(nèi)心慢慢恢復平靜。
3.進行規(guī)則管理。軒軒通過踢門、扔玩具、撕扯玩具等方式宣泄憤怒。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可以縱容的。我們可以先安撫他的情緒,讓他到“開心島”上吹哨子、打枕頭、折紙球后,將憤怒吹進紙球里。然后,丟到垃圾桶內(nèi)。我們等待他的情緒平復,再和他制定合理的情緒行為規(guī)則,對他的情緒行為提出限制,弱化其發(fā)怒的不合理原因。例如,“玩具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玩具被摔在地上,也會感覺到痛。”“我們把玩具撿起來,想一想還有什么方法,我們能扣好紐扣呢?”
4.樹立好榜樣。模仿是幼兒的重要學習方式。軒軒經(jīng)常用摔東西、喊叫等不良的方式表達憤怒。他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是因為模仿了爸爸媽媽在爭吵時所表現(xiàn)出的憤怒行為。家長應該對憤怒情緒的認識和表達方面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如果家長因無法調(diào)控自己,而在幼兒面前大發(fā)脾氣,事后請家長要向幼兒認錯,道歉。這樣,有助于幼兒形成相應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榜樣。幼兒在宣泄憤怒情緒時,我們也要堅持要求他認錯。例如,軒軒扔玩具是不對的,我們就要引導他承認錯誤,并尋求解決的方法。媽媽承諾軒軒“放學后,第一接他?!笨墒?,媽媽不守信用導致軒軒憤怒。此時,媽媽應該向軒軒承認錯誤。
幼兒不是成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宣泄憤怒情緒。成人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其憤怒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排解憤怒,讓他們向正面方向發(fā)展,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幼兒良好情感的健康發(fā)展,而且對他們將來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