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輝
(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 江蘇宜興 214200)
在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基礎,實現(xiàn)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屬于一門新興學科,沒有加入到高考科目,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重視度較低,學習興趣也不強,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對人的促進能力非常巨大,學生只有擁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傳統(tǒng)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學生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中,會產(chǎn)生厭惡心理。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和探索,進而促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中“走進技術世界”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小段《鋼鐵俠》和《蜘蛛俠》的影片片段,讓學生了解現(xiàn)代化和智能化技術。然后,再播放一些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工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教師在播放這些影片片段時,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片段,可以了解生活當中自己未曾接觸到的新技術和新事物。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未來的科技技術進行暢想,探索未來的科技發(fā)展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討論,積極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展開想象。教師應對他們想象的主題進行命題。例如?!帮w向太空”“海底游樂場”和“保姆管家”等。小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抽派一位代表分享小組成員的暢想成果。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科學技術,可以說技術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通用技術課程時,可以聯(lián)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生活中涉及到的通用技術知識,讓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的“技術試驗和方法”一課時,可以把本節(jié)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先向學生講解有關于技術試驗和科學實驗的概念,讓學生自行探討兩者之間的類似點和區(qū)別,進而減少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或將來的通用技術課程中出現(xiàn)錯誤。教師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從而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問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并共同找出答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針對生活當中的科學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進行以下提問:“為什么我們把一個物體拋向空中,它會自動往下落呢?”“為什么我們坐車時,車突然剎車或起步,我們會往前倒或者往后倒呢?”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拋物試驗,把粉筆或者黑板擦等小型物體拋入空中,它們都會自動往下掉落。這時,學生就會思考其中的科學原理。接著,教師再向學生解答:所有東西在空中會往下落的原因是引力作用。這樣,學生在進行試驗和思考的過程中,慢慢提高學習能力。
只有通過實踐,人們才能知曉事物發(fā)生過程中,涉及的一些科學原理或定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實踐,在帶領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必定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則可以靈活創(chuàng)造條件,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并進行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的“圖片編輯和修改”一課時,可以先向學生介紹繪制圖樣所需要用到的軟件,并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初步了解圖樣的繪制。不同的繪圖軟件具有不同的繪圖效果,且適用范圍也不同,圖樣可分為平面和三維圖樣等,不同的圖樣要選擇不同的繪圖工具。例如,在土木建筑和機械設計當中,就需要用到autocad這一軟件,而商標設計和模型設計則需要用到coreldraw這一軟件,圖像的編輯和修改制作等則需要用到photoshop。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演示一遍利用photoshop編輯圖片的過程,并組織學生自己使用該軟件進行圖片的編輯和修改,讓學生在繪制圖樣和修改圖樣的過程中,體會到實踐的樂趣,掌握圖樣設計技術。在學生繪制或編輯完成之后,教師應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多采取鼓勵的評價機制,對編輯能力較強的學生,要給予其獎勵,對編輯能力較弱的學生,要鼓勵其繼續(xù)努力。學生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遵循科學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高中生的個性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分組方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程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