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星
(豐都縣青龍鄉(xiāng)中心小學校 重慶豐都 408200)
開學時,統(tǒng)計留守兒童信息的工作又開始了。我連夜統(tǒng)計,仔細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聯(lián)系他們在遠方打工的父母。嗓子沙啞之際,也是我統(tǒng)計完成之時,拿著熱騰騰剛出爐的留守兒童名單,我不由自主感嘆,我的三十六個孩子啊,你們?nèi)齻€是留守兒童。這些學生中,有學習自覺、品行良好的學生;有調(diào)皮搗蛋、十分厭惡學習的學生;也有沉默寡言、整天不愿說一句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對象。
人民教師,是我的職業(yè);班主任,是我的事業(yè)。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鉆一行,這是神圣,而光輝的職業(yè)對我的要求。教書育人的職業(yè)特點告訴我,一定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讓他們掌握知識與技能,讓他們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讓他們有責任,有擔當。這樣,學生才有可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1]
小易同學是個好學生,也是個苦命的學生。八歲時,父親就離開了她,母親也常年在外務工。格外惹人憐憫的身世,讓我每次接觸到她那亮晶晶、灑滿星光的眼睛,心里不由軟軟的,她每次犯錯,總也狠不下心懲罰。一次次逃脫“責罰”,助長了她上課不認真聽課、放學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歪風邪氣”,也讓她滋生了“老師不會懲罰我”的僥幸心理。當小半學期后,看到成績單上鮮紅的“40”分時,我才幡然醒悟,我這不是愛她,我這是在害她。
從此以后,我開始嚴格要求小易同學,不管是大方面,還是小細節(jié)。我想,她的身世已經(jīng)很可憐了,難道她的下半生還要繼續(xù)可憐?肯定不能。經(jīng)過半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她語文取得了80分的好成績。
也許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可憐之處”,如果稍不小心,這個“可憐之處”可能就會變成“可惡之處”。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引渡人”,班主任應該幫助他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應該有吹毛求疵的精神,嚴格要求學生,不能讓他們往“歧路”上去。
教師職業(yè)道德中,對教師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關愛學生。”怎么關愛?什么樣的關愛,是學生更喜歡,且更能接受的呢?這是一直困擾我的問題。
小向同學是個內(nèi)向的學生,父母離異后相繼組建自己的新家,開始幾年,他父母時常會詢問他的情況。當各自的新家有個“弟弟妹妹”這些新成員之后,就“了無音訊”。這讓原本就內(nèi)向的小向同學更加內(nèi)向。看著小向同學越來越沉默寡言,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在他日記本里寫到:“孩子,你愿意和老師聊聊嗎?”答案就是每次看到我,他越躲越遠。
有一天,同事帶著孩子正在操場上打籃球。歡聲笑語洋溢在球場上,吸引了路過的學生,大家都忍不住嘻嘻哈哈笑著鬧著。小向同學也在一旁的角落里,抿著嘴偷偷笑,那笑容刺痛了我的眼,也感染了我的心。第二天,我就在班上組建了籃球隊,只要有時間,我就領著他們打打球,聊聊天。有意無意,我就讓小向同學多上場,他剛開始漲紅了臉的模樣,讓人哭笑不得。后來,他漸漸喜歡上了籃球。每次比賽,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他還在日記本里寫到:“向老師雖然是個男生,可笑起來暖暖的,像我的媽媽一樣。他笑著對我說話,像春風一樣。
愛學生,就應該像春風一樣滋潤他們干涸的心田。
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非留守兒童,學生的問題,常常都是一樣的。學生之所以可愛,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真誠火熱的心,也有一顆需要關心愛護的心。學生之所以可惡,是因為他們有一顆頑皮淘氣的心。而正是因為學生有一顆充滿好奇的心。所以,他們常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2]
當學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好成績,養(yǎng)成了認真刻苦、勤勉向上的好習慣,我是他們的“慈母”,我會對他們說:“真是棒極了,老師為你們驕傲?!?/p>
當學生做錯了事情、當學生屢屢犯錯、當學生屢教不改、當學生忘記了教師和家長教給他們的做人的道理時,我是他們的“嚴父”,會狠狠批評他們。批評不是目的,我們的目標是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當他們有誤入歧途的預兆時,及時制止、引領他們向著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方向前進。
我做了班主任后,才發(fā)現(xiàn)身上責任的重大與神圣,每個學生都是一株稚嫩的花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祖國的花朵。我們是園丁,是他們的守護者。我們既要澆水、施肥,讓他們茁壯成長;也要除草、殺蟲,讓他們不至于被扼殺;也要給他們驕陽普照、風吹雨淋,經(jīng)歷過風雨,他們才能真正扎根,茁壯成長。也許在我們教育的花壇里,不能長出參天大樹、成為社會的頂梁柱。但至少要讓花壇里的每一朵花,都能有綻放的機會。
我是班主任,面對一張張稚嫩的面龐,我是“慈母”,我秉承著“每個孩子,都值得稱贊”的教育理念。面對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我是“嚴父”,我始終牢記“玉不琢,不成器”的信念。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我謹記“嚴慈相濟,一個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