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麗
(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 河南漯河 462300)
目前,社會對英語相關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社會需要的更多的是復合型且具有創(chuàng)新素質的英語專業(yè)人才。高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致力于培養(yǎng)能夠快速融入社會的具有高學術水平、高素質的職業(yè)技能豐富的人才。那么,在創(chuàng)新型的高校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的學術觀和科研觀是決定其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高校英語教師應對校園的功能定位足夠了解,并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和科研觀。
中國高等教育越來越將科研作為一所大學的重要評價標準。要想辦好一所大學,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以及教育教學的重要保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能夠打造出一支能力卓越的師資隊伍。這樣才能教出綜合水平較高的學生,并提升學校在領域內以及社會上的聲望。因此,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學術與科研工作,并將科研成果與教師的職稱以及津貼掛鉤。在高校英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如果僅重視知識性教學,不僅會讓教學浮于表面,難以培養(yǎng)出能適應社會的學生,而且也難以真正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可見,教學一定要與科研、學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事實上,很多大學高校英語教師對科研與學術的概念并沒有清醒的認知。只要是與英語翻譯或者教育教學有關的文章,他們都將其劃歸于科研成果。與此同時,當今的學術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這在英語教學與科研中同樣存在,并集中體現在科研成果的速成上。主要原因便是教師對科研與學術研究的本質缺乏正確的認識[1]。
然而,很多文章及時發(fā)表到期刊中都僅僅是學術成果或者是教輔資料,與科研并無必然關系。真正的科研需要有組織、有計劃針對某一英語行業(yè)有關的現象進行長期研究,并保證有階段性以及總結性研究成果。這不是短期的工作,需要教師花費心血推陳出新研究出有益于社會或者教學發(fā)展的理論。有時候,一個課題甚至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科研需要有求真、嚴謹的態(tài)度。有的高校英語教師在做科研、做學問的時候,喜歡對中外高深莫測的專著或者論文大引特引,營造出高不可攀的研究氛圍,而自身的英語語言駕馭能力卻十分有限,自己的寫作水平仍然是有待提升的。因此,要想實現高校英語教學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要樹立科學的科研觀以及學術觀。
在當今高校,很多教師自覺將英語教育教學與科研對立起來。首先,他們認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教師,只要把課上好了,把學生教好了,就是完成了自己的分內之事。同時,他們自己也很享受教學的樂趣,因而并不會將精力放在科研上。其次,有的教師為了評職稱、獲得高額的經濟獎勵,將自己大量的時間用在科研上,甚至很少在自己的課堂上現身,通常由自己帶的碩士或博士代勞。這類教師對教學的敷衍態(tài)度在高校是較為常見的,有的甚至引發(fā)了學生的不滿。當然,這類教師有不少是自己本身便對科研有濃厚的興趣,并將學術研究當作其畢生的事業(yè)。這類教師能夠平步青云地在職稱上不斷上升。當然,更多的時候,一些教師不僅沒有把教育教學本職工作做好,其急功近利的學術態(tài)度導致他們在科研上也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突破。這是建設教學、科研與學術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型高校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現實問題。在高校英語學科教學中,這類消極現象同樣普遍存在。出現教學與科研割裂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還缺乏清醒的認知。他們有的低估了理論對工作的指導意義,更缺乏對理論做出貢獻的學科責任感。有的教師則僅僅將大學教師工作視作一個鐵飯碗,讓自己有經濟支撐做自己喜歡的科研??偠灾?,這些錯誤認知為創(chuàng)新型高效英語教育埋下了隱患[2]。
科研是提升我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渠道??蒲惺菍Ξ斚聡鴥韧饬餍械挠⒄Z行業(yè)相關的現象進行研究,促進中國理論緊跟時代潮流。只有這樣,我們培養(yǎng)出的學生才能與時俱進,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因此,英語教師要努力滿足學生的科研要求。
1.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要想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師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很多教師擁有博士學歷,甚至有海外訪學經驗,能夠教好學生。然而,社會發(fā)展瞬息萬變,每年都有新的行業(yè)現象出現,國內外都有最新的研究理論在更新。教師如果不去學習、不去研究,那就會讓自己的知識變得陳舊,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教出的學生在短期內也很難適應工作。因此,教師要定期閱讀國內外行業(yè)頂級的期刊與專著,汲取最新的理論,并重視理論與社會現狀的結合,永遠站在學術的最前沿[3]。
2.重視完成科研項目
高校英語教師應當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現有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理論或者是分享實踐經驗,為英語教育教學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申請科研項目先要找到創(chuàng)新點。這在國內外尚有研究的空白以及提升的空間。這樣也才能保證自己學術成果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而非盲目重復別人的工作。一個人做科研是無法取得快速進展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建立自己的課題小組,與志同道合的同行以及同事保持友好合作,還要重視吸納學生加入其中。這樣不僅能夠推進教師自己的研究速度,提升科研效率,而且還能提供給學生鍛煉的機會。不管是碩士、博士還是本科生,都應當在讀書期間在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方面得到培養(yǎng)[4]。
3.重視教學工作
高校英語教師在做科研時要時刻記得自己是學校的教師,應深入到一線教學工作中,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一些教師是頗有影響力的學者型教師,深受學生的尊敬。學生若無法在課堂上聽自己喜歡的教師講課,他們便會感到失望。因此,教師應當兼顧科研與教學,并重視將前沿的理論與社會現象教給學生,因為教材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很多時候無法跟上社會的發(fā)展,而人卻是活水的來源。
對于高校科研而言,教師應當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這是高校英語教師學術觀的重要前提。如果脫離教學,那么便完全違背了創(chuàng)新型高校英語學科建設的初衷。一個教師即使再博學多識,如果無法將自己的知識閱歷與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相結合,那都只是紙上談兵,理論會變成灰色的文字,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這樣的學術研究也是不具有意義的。教師若能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同行交流,并予以實踐,這樣的科研成果便是成功的、有價值的。英語教師做學術研究要端正學術態(tài)度,不要急功近利,為了職稱而做出學術不端的行為。這樣不僅妨礙了科研公平,而且也污染了學術圈。教師要保證學術成果的原創(chuàng)性,而非通過抄襲以及剽竊的方式來占用其他人的辛苦成果。這樣會全面拉低學術水準,并會給學校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樹立創(chuàng)新、嚴謹、公平的學術觀,對國內外英語新語言現象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提升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能力,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5]。
我國高校存在嚴重的教育與科研割裂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科研觀與學術觀,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學術研究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高水準的科研實力是培養(yǎng)出優(yōu)質英語行業(yè)人才的重要前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高校英語教師是促進我國英語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渠道。教師要懷抱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理論,并找到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點作為自己的科研課題。教師要重視回歸課堂,將自己的學識分享給學生,完成自己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要積極尋找科研與教學的平衡,讓自己不僅善于研究,而且也善于教學,真正成為讓學生獲益匪淺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