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淵
編者按:楚雄州文化璀璨多姿、底蘊深厚,蘊藏著豐富的“四大走廊”文化:一是以記述這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如祿豐恐龍、元謀猿人、三葉蟲化石等;二是記述地球滄桑巨變的奇山異水走廊,如己衣大裂谷、元謀土林等;三是記述中原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邊陲文化相互激蕩、交相輝映的古鎮(zhèn)文化走廊;四是記述彝族古老神奇歷史的優(yōu)秀彝族文化走廊、服飾文化等。
為深入全面挖掘、闡釋楚雄州“四大走廊”內(nèi)涵,助推楚雄州文化旅游發(fā)展,誠望廣大作家向我們提供彰顯楚雄州“四大走廊”文化內(nèi)涵的文學作品。本期刊發(fā)《太陽·火·彝族》《黑井古鎮(zhèn)的咸淡歲月》,以饗讀者。
祖國大西南,山的源頭是山,鬼斧神工的山,視死如歸的山,清新秀麗的山,含情脈脈的山,除了山還是山,連綿起伏。
祖國大西南,江的發(fā)源地,義無反顧的江,一意孤行的江,隱忍不屈的江,奔騰歡笑的江,過了江還有江,日夜奔流。
在這片美麗、神奇、迷人的山川大地上,滔滔金沙江,磅礴烏蒙山。山水相依,母子情深。山是大地母親的脊梁,水是大地母親的乳汁。
磅礴烏蒙山,凝固不動,永遠矗立在金沙江畔,仿佛要為170萬前元謀猿人誕生作證,要為一個民族的世世代代生存、繁衍作證。
滔滔金沙江,日日夜夜?jié)L滾奔流不息,仿佛在尋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生命通道。
而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在滔滔金沙江南北側的彝族,自稱是“火的民族,太陽的子孫”,他們豪邁地唱道:
我們是太陽子孫,太陽永不落;
我們是火的民族,火生生不息;
我們燒的是朝上長的潔凈木,
我們飲的是往下淌的山泉水,
我們走的是彎彎曲曲的通天路。
彝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雖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但人口已達1040萬人,跨境而居,不僅有自己古老的文字、自己獨特的文化,更有自己獨創(chuàng)的天文歷法……彝人有登天的智慧和勇氣。屹立于金沙江南岸的武定獅子山,早期叫“通天山”。相傳,這里是彝族先民唯一能與天神對話的窗口。當玉皇大帝得知彝族先民登上通天山到天庭與天神對話的事后,令雷公將這條通天路劈斷。雷公得令,來到通天山上空,揮動錘楔,用力一擊,只聽一聲霹靂,通天山便攔腰劈斷。山頂上形成一個大平臺,平臺邊緣萬丈懸崖。從此,天上人間,相隔一方。
彝族向往光明,追求幸福。對光明的信奉,在天引申為對太陽的崇拜;在地引申為對火的崇拜。天上有個太陽,地上有一個長年不熄熊熊燃燒的火塘,是彝族人民心中兩個永不落的太陽。
彝族崇拜太陽,尋找光明。從走上歷史舞臺的那天起,就一直跟著太陽走。在跟著太陽走,在求尋光明的漫長日子里,尋找到了太陽與太陽飛升中間,有一個時間上的差距。于是,彝族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思維記錄下了他們對太陽飛升之間時間上存在差距的觀測與理解,發(fā)明了把一年劃分為十八個月或十個月的太陽歷法。
武定彝族古歌《火歌》里記載:
火從石頭里跳出來,火從草叢里跳出來。
人們圍著火舞,人們圍著火跳。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豺狼不敢來,老虎不敢挨;
野豬、豹子,聞著煙
看見火,向山箐狂逃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追麂子來燒,追馬鹿來燒,
黃生生,撲鼻香,你撕一塊,
我撕一塊,笑著吃,吃著跳。
火就是太陽。在彝族神話里,創(chuàng)造宇宙的天神賜予人類光明與熱土,也留下了漫漫黑暗的長夜。為了沖破漫漫長夜、驅(qū)散黑暗,彝族英雄阿魯舉熱高擎參天松樹,踏著磅礴烏蒙高原大山的脊梁,來到天邊,接過太陽神賜予的神圣火種。從此,人間擁有了第一把火,彝族漫漫黑暗的長夜有了光明有了溫暖,人間有了幸福的歡聲笑語。
天上有一個太陽,彝家有一個火塘。
火塘是家的象征。彝族人的火塘長年不熄,熊熊燃燒。它象征著家的興旺發(fā)達、人類的綿綿延續(xù)。
彝族嬰兒呱呱落地,彝族畢摩就抱著孩子繞火塘三匝,然后起名、拜堂,延續(xù)一個家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火。
彝族姑娘出嫁,繞火塘三轉(zhuǎn),然后告別父母,告別鄉(xiāng)親,告別故土,走進夫家,踏上人生新征程,另筑一個溫馨、幸福的新家。
彝族人死后,離不開火?;鹪崾且妥宓膫鹘y(tǒng)。彝族認為,火源于天,燃于地,是溝通天地的靈物。死者只有火化,才能回到天國,才能還原為自己的原始圖騰──太陽。
火把節(jié)是彝族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規(guī)模和內(nèi)容比彝族年隆重而豐富,真正的來源是彝族先民對火的圖騰崇拜,更是對太陽的崇拜。
太陽就是火?;鹗侨祟愇镔|(zhì)生活中的一個偉大要素,更是人類戰(zhàn)爭中一個慣用的偉大要素。
千百年來,居住金沙江兩岸的彝族人民高擎火炬,心懷火熱,一直跟著太陽走,向往光明,追求幸福。
回想當年,彝族阻擋石達開軍隊渡過大渡河南撤,由于昔日的“造反者”背叛了當年的“替天行道”,腐化墮落,以致石達開走上了全軍覆沒。1935年5月,當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紅一方面軍來到波濤洶涌的金沙江南岸,國民黨反動派企圖把毛澤東當作第二個石達開,覓渡,覓渡,何處是渡?在彝族人民心中,毛澤東和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彝族人民心中的紅太陽,代表著光明,代表著希望。因而彝族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熱情支援紅軍渡江:“三十五年,屬豬年。紅軍長征到江邊,快把親人紅軍劃過去,白軍趕到也枉然。”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彝族船工張朝壽等37名船工的幫助下,從5月1日至9日,夜里兩岸松樹火把照明,經(jīng)過九天九夜,三萬紅軍僅憑7只小船,不失一兵一卒,神奇地渡過了金沙江天險,打開了一條北上的生命通道,跳出了國民黨數(shù)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保存了抗日有生力量。
火就是太陽。彝族崇尚火,跟著太陽走,是因為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太陽,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農(nóng)業(yè)的豐收離不開太陽。正如印度古老經(jīng)典《梨俱吠陀》所贊美的那樣:
太陽在哪里,哪里就有永恒的光;
我要去的地方有明亮的太陽,
那里使我長生不死,
在那里實現(xiàn)了我們的要求和欲望!
彝族有多少憧憬、多少夢想、多少渴望!因為他們崇尚火,跟著太陽走,每天與火紅的太陽同在。
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火沒有熄滅,火在熊熊燃燒,散發(fā)出越來越巨大的正能量,在推動著世界向前發(fā)展。
太陽就是火。彝族崇尚火,跟著太陽走,向往光明,追求幸福。共產(chǎn)黨、毛主席領導人民翻身得解放,彝族人民的命運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彝族地區(qū)更是一次次得以重大突破。今日彝區(qū)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宏業(yè)振興,經(jīng)濟繁榮,社會發(fā)展;高速公路,車如流水,立體交叉;公路村村通,長虹臥波,地鐵飛馳,幸福指數(shù)逐年攀升;路漫漫勇立朝天,風浩浩直掛云帆;撫今追昔,春秋已入史詩;仰天浩歌前程似丹陽!有力促進了現(xiàn)代化進程,彝族人民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全面建成小康……
每天的太陽里都蘊含著無限的溫暖,每一縷陽光都承載著民族虔誠的希望。一個民族,開始于火而古老悠久,崇尚太陽而輝煌燦爛。
歷史告訴我們,只要有無往不勝的精神,只要有理想信念,肯苦干實干,沒有翻不過的山越不了的嶺,更沒有圓不了的夢。
火就是太陽。彝族崇尚火,跟著太陽走,作為太陽的子孫、火的民族為榮,更以是中華兒女為榮!
太陽就是火。金燦燦,光芒萬丈,多么溫暖!陽光下,萬物生長,所有的生命生生不息。新時代,新希望。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中華民族正在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大道上砥礪奮進,太陽的子孫、火的民族正笑語盈盈地唱著金色歌∶
我們是火的民族,火生生不息;
我們是太陽的女兒,太陽永不落!
我們歌唱太陽
也被太陽歌唱著
陽光溫暖著每一寸大地
我們與萬物一起生存、生長
太陽給了我們燦爛的金黃;
我們散發(fā)著陽光的芳香,
我們熱烈,我們快樂,
我們唱著金色的歌!
責任編輯:李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