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捧軍,吳蓓,蔣琳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61)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學生宿舍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下,宿舍全體成員依據(jù)宿舍的客觀條件,在從事各種可能的活動中所形成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它包括宿舍的室內(nèi)設施、整體布局、衛(wèi)生狀況、規(guī)章制度、宿舍成員的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1]。
其大體可分為3 層:第一層表層宿舍文化,是指宿舍的內(nèi)部設施和布局結(jié)構(gòu)等。 第二層中層宿舍文化,主要是指為更好地共同生活在一間屋檐下,宿舍成員制定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第三層深層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員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成員在生活中相互影響, 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該宿舍特有的文化特質(zhì),如學霸宿舍、實習宿舍等。 表層和中層宿舍文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如值日表、標語、美飾圖畫、文明用語等,也是許多高校和輔導員在做管理和服務時所注重的方面, 而深層宿舍文化則處于價值觀的范疇,容易被忽略,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該課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主要對深層宿舍文化進行探討[2]。
(1)融合性:宿舍文化的融合性使同一宿舍成員潛移默化地受他人心理感染形成相似的思維方式、理想追求、價值取向。(2)自主性:宿舍的每位成員都是獨立的、自主的,因此性格各有不同,從而使每個宿舍氛圍大相徑庭, 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宿舍氛圍如友善和諧型,疏遠冷淡型,爭執(zhí)型等。 (3)約束性:不同的觀念形成了特有的宿舍文化的同時又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約束單個個體的發(fā)展,因此宿舍文化具有一定的約束性。
目前在校大學生基本以 “2000年前后出生”為主,他們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 家庭經(jīng)濟條件、教育背景各不相同, 造就了學生特有的處事風格和人際處理方式,如有的學生在家過度依賴家長,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垃圾隨便丟,打游戲不關聲音,說話高門大嗓,弄得同宿舍同學怨聲載道。
部分學生從中學就開始了住宿生活, 相對獨立性較高。但部分學生沒有在學校住宿的經(jīng)歷,相對的他們生活的獨立能力較差。 在進入大學后,部分“00年前后出生” 學生不能適應集體宿舍的這種新環(huán)境生活,與宿舍同學關系處理不好。如有的宿舍某學生神經(jīng)衰弱,經(jīng)常失眠,舍友打電話、玩游戲等影響他/她,盡管舍友一再注意,他/她還是不能忍受,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與舍友的關系一度陷入僵局,筆者所帶班級每學期都會有這樣的宿舍出現(xiàn)[3]。
性格差異是影響大學生宿舍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因。 “00年前后出生”學生標榜個性、并存在利己主義,凡事只希望滿足自己的愿望,要求人人為己,置別人的需求于不顧,表現(xiàn)為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恨不得地球都要圍著自己轉(zhuǎn), 如有的學生無視他人存在,說話直接,缺乏換位思考,容易沖動,有時以自我為中心,當與舍友意見不合時,容易產(chǎn)生矛盾。
在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學生中存在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這樣的地域差異使得學生在宿舍生活中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出現(xiàn)不和的現(xiàn)象[4],如高溫難耐的夏季,某大二宿舍,有的學生體寒怕冷,就不讓同宿舍同學開電扇,其實在無法忍耐的他們執(zhí)意要開電扇,一個要開,一個就是不讓開,情急之下幾個人動手打了起來,雖經(jīng)宿舍長調(diào)解,但幾個人還是陷入冷戰(zhàn)。
他們有著孩子般的語言和神情, 心理年齡還不具備成人的心理,但是他們卻有著成人的算計,重視個人利益。 這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復雜和多樣。 在面對矛盾時因為自制力差而發(fā)生沖突。 比如,打架矛盾,損害別人財物;詆毀、排斥對方;采用“冷戰(zhàn)形式”孤立宿舍同學,不說話、不接觸,甚至在公共場合也形同陌路人。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形成時期,即習近平同志所講“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解決好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方向性、 障礙性問題尤為重要,解決上述差異可以用規(guī)章制度進行約束,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應統(tǒng)一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 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 建立起深層次的大學生宿舍文化[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文24 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6],這24 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它適用于全國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和個體,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約數(shù),具體到大學生宿舍這個微小群體, 不一定建立所有的價值觀,可以建立并遵守其中部分的價值觀念。
3.1.1 引導宿舍成員對宿舍文化的美好預期
一個班級由若干宿舍組成, 良好的班風與優(yōu)秀的宿舍文化息息相關, 考入大學的學子們最先認識熟悉的就是宿舍成員,一個班級建立之初,輔導員就要召開主題班會, 如“相親相愛一家人”、 我愛我“家”,宿舍同學形同姐妹、兄弟,就像是我們的家人,宿舍矛盾變?yōu)榧彝ッ埽瑔栴}就容易解決。引導宿舍成員思考一個問題: 我們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宿舍文化?文明宿舍的標準有哪些?可以采用充分討論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期待,最后形成宿舍的特定文化即學生們認同的核心價值觀: 如地面床鋪干凈、衛(wèi)生、物品擺放有序、講究個人衛(wèi)生(文明和諧)、勤奮好學(敬業(yè))、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友善)、尊重他人、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等,這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和諧、敬業(yè)、誠信、友善等的具體體現(xiàn)。
這樣的活動場面可以專人錄成視頻資料, 發(fā)布到班級微信平臺、易班網(wǎng)、QQ 群等網(wǎng)絡媒介,目的是讓每一個宿舍成員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認知,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家的溫暖、和諧氛圍,為未來留下美好回憶。
3.1.2 以宿舍成員認同的核心價值觀為宿舍長選舉標準
宿舍長是一個宿舍的靈魂和核心人物, 宿舍的大事小情諸如公共衛(wèi)生是否有人搞、 成員之間有矛盾能否化解、 是否有人打游戲打電話不顧及他人感受、成員失戀安慰、作息時間的達成一致等,要有一定的權(quán)威和話語權(quán),而支撐其權(quán)威的,除了能力,還有其人格魅力, 就是宿舍成員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和個人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如尊重他人,真誠待人、關愛他人,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做事公平公正、胸懷高遠的人。
宿舍長不應指定或者按年齡大小, 而應該按宿舍認同的核心價值觀標準(如友善、公平、真誠等)選舉產(chǎn)生。這樣宿舍長除了受到宿舍成員的愛戴,還可以成為輔導員的信息員,上傳下達,發(fā)揮紐帶作用,宿舍中發(fā)生的任何事情, 特別是因宿舍中人際關系而引發(fā)的一些矛盾, 宿舍長要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及時報告給輔導員,以便及時化解杜絕隱患。
3.1.3 依據(jù)核心價值觀制定宿舍文明公約
公約是大家約定俗成并對成員有一定約束力的約定。如尊重大家的作息時間;保持宿舍安靜;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用語文明、面帶微笑,關心他人等,這些文明、和諧、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為行為規(guī)范,一旦制定則需要貼到醒目位置大家共同遵守。而如晚上高聲打電話、打游戲、不講究個人衛(wèi)生等影響他人的行為,都會違反宿舍文明公約。
落實宿舍文明公約要加強引導,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以促進宿舍學風建設。 如宿舍成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宿舍學習計劃時間表,組成科研小組、讀書小組、競賽小組等,到期末大家“比一比”“賽一賽”。
3.1.4 核心價值觀要落實到個人成長計劃
青年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夠成熟,不論思考問題還是處理問題都會有所欠缺。 而宿舍成員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是一個很好的克服自身缺欠的方式, 宿舍成員可以每人制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把文明、和諧、友善、敬業(yè)的核心價值觀可以體現(xiàn)到自己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思想覺悟、道德品質(zhì)等方方面面,每到學期末、學年末,對照個人計劃, 可以交流總結(jié), 自己有哪些進步和成就,還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需要時時反思,否則計劃會落空。
盡管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引導學生完成了核心價值觀的預期并用制度固化下來, 但在實際處理宿舍矛盾問題時,需要輔導員的耐心和愛心,高度的責任心,不是一月兩月,一兩個學期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復,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厭其煩,對特殊學生群體如部分性格孤僻學生、 單親家庭子女等要倍加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廣大青年一定要錘煉高尚品格, 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
3.2.1 從輔導員工作的角度可以教育學生
(1)學會關愛他人,友善待人:愛因斯坦說: 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 宿舍成員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人無完人,但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何況普通人呢,要認識和包容別人的不完美;作為舍友要尊重差別,包容多樣,學會寬容,學會妥協(xié)便學會了人生,在分歧面前,友誼和諒解比什么都重要,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由于開電扇而動手打架的宿舍,經(jīng)過筆者的調(diào)解,其中一個學生一聲對不起,矛盾立刻緩和下來。
(2)學會尊重他人,提高人際適應能力:現(xiàn)在大學基本是全國招生,學生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新生進入大學后,希望有豐富的人際交往,擁有令人感到友善、溫暖、和諧的人際關系,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經(jīng)過幾個月的集體生活,有的學生人際關系和諧,精神振奮,而有的學生人際關系糟糕,心情非常郁悶,影響學習和生活。 在人際交往方面學習一些技巧就很有必要。 如愉快的笑聲不但有益健康,還能增進友誼;如用積極、建設性的眼光,看待周圍的舍友,善于發(fā)現(xiàn)并贊美舍友的優(yōu)點,愉快接受舍友的批評和建議,與舍友交流時專注對方學會傾聽等。
(3)重視溝通藝術,及時化解矛盾: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矛盾、隔閡、誤會、失望、絕望、仇恨甚至鋌而走險都和溝通不暢、信息閉塞有關;一種觀點認為,一個人的成功,85%決定于人際溝通,只有15%決定于專業(yè)知識;溝通是要講藝術的,比如,溝通時情緒要平和主動,態(tài)度要誠懇,情緒一旦失控,就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曾經(jīng)有個男學生,因為舍友玩游戲聲音大,而用拉力器打人后背,連電腦都砸壞了,不得不賠償同學醫(yī)藥費、電腦維修費用。
(4)錘煉高尚品德,提高人生修養(yǎng);宿舍成員發(fā)生矛盾沖突,表面看是人際關系障礙,實際上是人性的弱點,人生修養(yǎng)不高,人生觀、價值觀不成熟造成的,也是成長成才的必經(jīng)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廣大青年一定要錘煉高尚品格,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加強道德修養(yǎng), 注重道德實踐。 “德者,本也。 ”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 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yǎng)大德者方可成大業(yè)。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5)胸懷理想,著眼遠方,有大格局。 伏尼契說過,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純潔;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即做人的格局決定你在待人處事方面你的眼光關注的是什么、胸懷容量有多大。青年人要胸懷崇高的人生理想, 并主動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奮斗大潮中, 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就不會糾纏于一些如宿舍衛(wèi)生、誰占據(jù)了更多的空間等細枝末節(jié)。
3.2.2 從高校層面對宿舍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營造良好有序的宿舍環(huán)境:學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宿舍建設,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內(nèi)外部環(huán)境進行改造,要從細微處入手,在宿舍基礎設施方面要做到深入細致,著實改善學生的居住環(huán)境。 比如,部分高校在學生宿舍樓內(nèi)配有報刊閱覽室,信息窗、服務窗等,真正為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做出了努力。
(2)重視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宣傳建設:網(wǎng)絡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著重要的影響, 正確的輿論引導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一些高校宿舍創(chuàng)辦了以宿舍生活為主題的報紙雜志發(fā)放到學生中去,從而建立了相互交流的信息平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感情。因此,擴大宿舍文化建設的影響, 對住宿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可以有效達到網(wǎng)絡育人、提高學生思想的作用。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學生宿舍管理部門可以結(jié)合節(jié)假日、 圍繞特定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還可以通過社會調(diào)研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社會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還可以利用周末開展以宿舍為單位的娛樂活動, 體育活動, 增強宿舍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從而增加宿舍活力,形成健康的宿舍氛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下構(gòu)建大學生宿舍文化,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以提高學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為目標,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輔導員的育人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