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 象不少家長常常贊揚孩子:“你真聰明!”“你真棒……”甚至有些夸贊的話都成了口頭禪。一開始,孩子聽到家長夸自己可能會很高興,但久而久之,孩子對這樣的表揚越來越沒有“感覺”,因為這些贊揚對孩子成長的激勵作用不大。
評析:大多數家長喜歡聽別人夸自己的孩子長得好看、個子高、聰明等,可是,這些外在的因素或者先天的智力因素,在孩子面前過多強化不一定是好事,孩子會因此不求上進,愛慕虛榮。
真正的贊揚是欣賞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比如,鼓勵孩子用功,稱贊孩子為人善良、做事細致、有責任心、守規(guī)矩等。欣賞孩子主觀、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性格、情感等,可以讓孩子更務實、更自信,品質優(yōu)秀。那么,家長到底該怎樣贊揚孩子呢?
一是不能只關注結果,多表揚孩子的細小行為,激勵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有時,不是孩子沒有好習慣,而是家長沒有及時發(fā)現。比如,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后,家長馬上就贊許,久而久之,就成好習慣了。再如,家長看到孩子回家看書,就可以夸贊孩子愛讀書,孩子閱讀的習慣就有了。還有,當孩子關心問候家長,家長就可以贊賞孩子有孝心、有愛心,這樣,孩子就慢慢知道什么是愛了。家長有意的贊許可以強化孩子的行為,并幫助其形成人格的優(yōu)點。
二是少表揚成績好,多表揚努力付出,激勵孩子形成良好品德。家長不要過多表揚孩子聰明,要欣賞孩子的用功和付出,比如,孩子背單詞表現不錯,不要簡單表揚孩子記得快,要贊揚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另外,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更要看重孩子的人品,如果孩子考了59分,但從不作弊,這樣的誠信值得贊賞;如果孩子被老師誤解了,沒有推卸責任,這種擔當就值得贊賞;孩子在運動會比賽中把鞋借給別人,自己沒跑出好成績,這種真誠和義氣家長要贊賞。其實,孩子的品德比分數重要。比起學習成績與考試分數,孩子誠實、懂事、明理、上進、心善,更能使其立足未來。
三是不與別人攀比,鼓勵孩子做好自己,在關愛中激勵孩子成長。每個孩子的身體條件、智力因素各不相同,很多與遺傳有關。孩子最忌諱家長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越比越讓孩子沒信心,孩子最不喜歡父母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孩子渴望家長尊重自己,家長應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智慧的家長對孩子講話時,總是充滿了關愛,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也會覺得幸福。
總而言之,家長贊揚孩子有門道,少表揚外在的,多激勵內在的;少表揚先天的優(yōu)勢,多激勵后天的付出;少表揚智力因素,多激勵非智力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