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東辰國際學校 趙夏添
目前我國大力提倡全面素質教育,而音樂課程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優(yōu)秀課程,因此音樂課程也逐漸受到各個教學階段重視。初中相較于小學來說,增加了科目,甚至增加了很多課外輔導,內容難度上也有所增加,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了很大壓力,而跟其他學科相比,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使學生在面臨繁重的課業(yè)壓力時,能從心理上獲得更多慰藉,從而改善學生心態(tài),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意識,由此可見,初中音樂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極其重要。
現(xiàn)在雖然處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階段,要求教師摒棄應試教育模式,但在實際教學中,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沒有轉變,在思想意識上始終將成績至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并不十分認可,在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認為音樂課程并不重要,在課堂上單純地傳授音樂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方面獲取不了樂趣,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還有教師本身對音樂沒有足夠重視,經(jīng)常把音樂課堂時間讓給其他學科教師,甚至讓學生自習。以上陳舊的教學理念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主性,不利于音樂教學。
教學方法的使用,會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往往教師主講,通過大量語言解說、傳授知識,很少講解音樂語言和感情藝術,激發(fā)不了學生興趣,從根本上降低了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教唱或簡單重復模仿的方式來教學。首先,這種填鴨式的形式很難讓學生和教師產(chǎn)生興趣上的互動甚至共鳴。其次,固定模式往往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無法針對性教學,導致教和學之間不能有效銜接,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最后,比較枯燥,讓學生無法集中精神,不利于教學。
學校和教師要抓住素質教學改革機遇,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給予重視,確立其在學校發(fā)展和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根據(jù)音樂特性和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要轉變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態(tài)度,給學生更好的音樂學習體驗。另一方面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初中音樂教學實施考核制度,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為依據(jù),制定考核制度,讓教學更具目標性和系統(tǒng)性,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教師應該推陳出新,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式,從學生心理出發(fā),以學生為主。在教學中,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實踐,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該多開展戶外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自己組織學習,多動手、勤動腦,從而解放學生天性,讓學生不再局限于被動學習。其次,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減少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偏差性。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固有教材中的音樂曲目已經(jīng)得不到學生的廣泛認可,所以教師應該改進教材內容,適當開發(fā)更多音樂資源。比如學生喜歡的一些流行或網(wǎng)絡歌曲,可以選取符合學生心理又積極的歌曲下載,運用到教學中。將課上課外資源有效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當前的教學模式還不完善,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共同努力,針對問題,找到更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