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我受《老年教育》雜志原總編輯劉俊奇邀請,擔任該刊大樣校改工作,轉瞬間已過去近16個春秋了。本人也從年逾古稀進入了耄耋行列。今天,在完成第234期大樣校改任務后,在辭舊迎新之際,簡單作一小結,以抒情懷。
開始時,每月校改《長者家園》《老年大學》兩本大樣,后來改為只校改《老年大學》版。我經(jīng)常在月末收到次月的大樣,收到后,不論周末或節(jié)假日,都是抓緊時間校改。白天雜亂事多,只好在晚上加班完成。發(fā)現(xiàn)一處錯不容易,改一處錯更是慎之又慎,唯恐走馬觀花,遺漏錯誤,又恐改錯了造成不良后果。雖然每次都盡力而為,雖然我還不是最后一關,校改起來還是如履薄冰,十分謹慎。
截至2019年12月,累計校改234期。以每期平均9萬字計算,累計校改2100余萬字。除用紅筆直接改正外,還寫出“校改文字綜合說明”,以便于總編、主編復核審定。
1.為提高刊物質量助一臂之力。本人曾長期擔任雜志編輯和主編,之所以承擔《老年教育》大樣的校改工作,主要緣于編雜志的實踐和鍛煉。通過編雜志,奠定了政治理論基礎,提高了文字水平。當然也與我的身體健康有關,一般老年人是承擔不了這樣的重任的,也很難堅持16年??偹銢]有辜負劉俊奇總編的期盼和熱望,現(xiàn)在他已退休,而我還在堅持從事大樣的校改工作,電話中他向我祝賀,我則感謝他給我一個“終身職業(yè)”。
2.互利雙贏,促進個人進步提高。從完成校改任務的角度講,我的工作是對《老年教育》雜志作出的點滴貢獻。但就個人而言,則是上了十幾年不交學費的“老年大學”。16年來,自己閱讀了2100萬字的鴻篇巨著,而且是通過一種“特殊的閱讀方式”,收獲的好處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白x書使人進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此,我體會得格外真切。
3.對我主編的《校友通訊》起著良好的輔助作用。在校改《老年大學》版的同時,也借鑒其編排優(yōu)點,改進我主編的《校友通訊》。另外,也選擇一些適合校友閱讀的文章、詩詞,轉載到《校友通訊》,供大家品讀欣賞。同時,也向《老年大學》版推薦《校友通訊》上的文章、詩詞。《校友通訊》創(chuàng)刊20周年時,《老年教育》編輯部還發(fā)來熱情洋溢的賀信,對校友們鼓勵很大,我個人也感到莫大安慰。
4.把積極老齡觀落實到黨支部黨員和廣大校友心中。多年來,《老年大學》版不遺余力地宣傳積極老齡觀,并介紹了很多先進模范人物。我現(xiàn)在擔任原單位離退休黨總支委員兼本支部書記,黨員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不少已進入耄耋高齡。我在組織黨員學習時,向大家講解積極老齡觀,和大家一起樹立“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的積極老齡觀,為創(chuàng)建優(yōu)秀黨支部攜手同心,共同奮斗。另外,我還把雜志中報道的模范人物事跡介紹給校友,激勵大家從自身做起,弘揚母校精神,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弊鳛橐幻h員,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