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程橋中心小學 石向娣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兩者之間也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教師要實現(xiàn)兩者的融合教學。本文從讀后感寫作、文章續(xù)寫以及模仿與創(chuàng)新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開展讀寫融合教學,以期給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其語言文字的應用、寫作結構與布局都是學生應當學習的。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教材課文展開研讀與分析,不但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奠定了小學生的寫作基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朗讀、背誦教材中的優(yōu)美文章,在一遍遍閱讀中領略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并激發(fā)寫作靈感,然后書寫讀后感。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文時,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與掌握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了解這些字詞的含義,保證閱讀無障礙。其次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展開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細細品味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尤其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最后,分析完文章,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課外讀物,例如《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揮淚斬馬謖、借東風等章節(jié)。讓學生對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更加深刻,并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可以寫對這一事件的感悟,可以寫對諸葛亮的看法??傊寣W生通過閱讀有所收獲,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視野,課文中的精彩內容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而這些都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材料不僅僅是閱讀文本,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提供了寫作的素材,教師要靈活地應用課文。例如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改寫、續(xù)寫、擴寫以及縮寫等等,可以解決學生無事可敘的問題,還能加深對課文知識的掌握。尤其是續(xù)寫,學生首先要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在續(xù)寫的過程中還要契合人物的性格,通過對原本文的升華,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續(xù)寫是閱讀與寫作的融合,用閱讀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用寫作實現(xiàn)對文章的二次解讀,實現(xiàn)了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同時培養(yǎng)的目標。
以《自相矛盾》的教學為例,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人在銷售自己的產(chǎn)品——矛、盾時,為了突出產(chǎn)品的質量而采用了不當?shù)难赞o。這兩種產(chǎn)品,一個功能在于防御、一個功能在于進攻,兩者在功能上是對立的,賣者的宣傳導致這兩個產(chǎn)品的功能互相抵觸,賣者不能自圓其說,十分尷尬,也無法再繼續(xù)推銷自己的商品。這則成語故事告訴人們,說話、辦事要講求實際,不能違背事物之間的客觀規(guī)律,否則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在學生理解了文章的真正含義之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展開續(xù)寫,站在銷售者的角度對自己的銷售語進行反思與優(yōu)化,然后設計出新的銷售計劃,作為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就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學生要以課文為線索,結合文章的寓意談談自己的認識與理解,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展開了寫作訓練,一舉兩得。
在深入閱讀與探討之后,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被激發(fā)起來,同時趣味化續(xù)寫也增強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但是并非所有學生都可以做到文思泉涌,續(xù)寫的過程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注意點撥與引導,促使學生在讀寫結合中獲得進步。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大量的語文知識,這些文章也是學生寫作的范文,模仿文中的遣詞造句、寫作布局、修辭手法,是小學語文學習的方式,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在成功模仿的基礎上,也就是在語言知識等達到靈活應用的基礎上,學生就可以創(chuàng)新寫作,讓語文能力跨上新的臺階。
例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模式,在備課時就要結合學情設置預習任務。第一步,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并結合課文內容完成預習任務,在正式開講時,教師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測。第二步,課堂講解并與學生一起探討、分析相關問題,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滲透文章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第三步,展開仿寫,學生可以模仿課文寫一寫身邊的親人或朋友,例如我的媽媽、親愛的小伙伴或我的老師等。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模仿作者的寫作思路,可以利用一些文章中出現(xiàn)的精彩句式,但一定要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抄襲??梢赃x擇一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事件,或選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保證文章的真實性。
在小學讀寫融合學習中,模仿很有必要,這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并將其內化的必經(jīng)過程。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例如在自己的文章中運用新的詞語、新的修辭手法、新的寫作框架等。這些新元素不斷地在文章中出現(xiàn),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在逐漸上升,既實現(xiàn)了讀寫融合的教學目標,又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沒有廣泛且深度的閱讀,寫作則如“無米之炊”,單純地閱讀,則無異于“走馬觀花”。閱讀是知識的積累與寫作素材的準備,是知識的內化吸收,寫作則是將內化的知識進行整合處理,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展示出來。將兩者融合,相互促進,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