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教育教學發(fā)展迅速的同時也一直處于改革之中,初中語文作為初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學科,也處于不斷的改革之中,有了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授課不再完全依靠課本受其限制,而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課本中的文章去理解更深層次的意思。初中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會有較大的變化,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應積極地加強引導和注重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
初中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適應新課改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模式。思維能力作為一種高級的心理活動,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能力,先要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信息在他們之間得到共享和交流。然后再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課本的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興趣以及思維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具有開放性、獨特性的思維方式,可以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并可以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這對語文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初中生在這一階段身心都快速地成長,對社會和事物的理解也不斷地增長,想要形成對事物的全面認識,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掌握知識深層次的內涵,對學習到的知識理解全面并會舉一反三。
二、初中語文教學對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究的策略
1.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基礎,興趣可以保持高度活躍的教學情緒和學習熱情,能夠督促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有學習的興趣才能盡可能地擁有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都傾注于課堂,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十分重的初中階段,老師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和鼓勵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教學氛圍,將課堂的氛圍調動起來,利用一些創(chuàng)新的方法引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學生在課堂上的高度參與性,易于學生理解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集體之間的合作,相互聆聽以及相互分享可以讓學生身處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2.注重學生學習自主性
作為一名教師,要明白學生具有什么樣的能力,需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能力。自主的學習能力可以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促進作用。首先,在一個集體中,會有部分學生因為缺乏自信心怯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其實,問題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尤其是在語文這門學科之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思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在引導的同時也應適當地提出表揚。在學習語文課文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分析思路,鼓勵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對文中的字句進行推敲,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
3.重視課堂的互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語文的授課在實際中經常是單方面的,表達較為僵硬,這會影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沒有辦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課堂的互動在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和學生的興趣進行備課,設計相應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思維碰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注意到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人的意志、情緒、性格等,以此來實現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4.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重要地位。設計好一堂語文課,教師要重視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輕松地對基礎知識進行記憶。將基礎知識的學習落實到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能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進而明白每一節(jié)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在我國的課改和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思維能力是一直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老師的備課要求提高,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師生之間要有默契的互動。
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主體地位,這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有積極去探索知識的興趣,這對于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同時,教師也要更加了解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情況不斷總結經驗,嘗試更科學高效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有一個更加嚴謹的學習習慣,這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目的最終促進教育的發(fā)展。總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老師要主動了解學生并鼓勵學生,學生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善于思考,這是需要學生、老師甚至是家長的長期相互配合。
參考文獻:
[1]鄧四兵.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11):232.
[2]王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5):280.
作者簡介:盧德海(1971.06.18—),男,漢,陜西岐山,大專,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