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自古以來交往密切,在文學方面呈現(xiàn)出許多相似之處?!短圃娙偈住放c《古今和歌集》是同屬于東亞漢字文化圈的中國詩人和日本歌人為人類奉獻的經(jīng)典,因而廣為流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各自文學理念的影響,均帶有自身的風格和特點,為人們展現(xiàn)不同風情的雨世界。通過雨意象的對比,我們可以感受到二者不同的心境、情感、意趣下的愛恨情仇及東亞漢字文化圈各自特有的文人氣質(zhì)。
《古今和歌集》中的雨意象
(1)季節(jié)象征,敘景為主。日本四面環(huán)海,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所以在日語中有大量關(guān)于雨的詞匯。而日本的文人在創(chuàng)作和歌和俳句時,也會因季節(jié)和降雨方式等不同而用到不同的詞語。
《古今和歌集》中春、夏、秋、冬四個題材的和歌中,以寫景為主,結(jié)合季語,如:春——櫻、夏——杜鵑鳥、秋——紅葉、冬——雪等,從而描繪出了一幅雨水過后的清涼爽快、生機盎然的圖畫。這一點,我們從下述和歌中便可窺見一斑?!斗蠲鞲钑r作》(第25首):
外子有青衣,洗時如降雨。
雨淋草上春,草綠添嬌嫵。
青柳如絲線,應縫春日衣。
春衣縫不就,卻是亂花飛。
(2)傳情達意,愛恨情愁?!豆沤窈透杓饭?0卷,其中戀歌部分占了5卷。由統(tǒng)計可知,《古今和歌集》中含有雨的和歌共36首,其中戀歌中含有雨的和歌有11首。因此,和歌中的雨,不僅僅是一種純自然的物理現(xiàn)象,也是一種用以傳達主觀情感的符號。如:《無題》(第587首):
淀澤水澄澄,真菰割后生。
雨來加倍漲,我戀亦同增。
這首和歌非常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下雨時漲水一般,下雨天自己的思念會越加強烈。
作者非常隱晦婉約地表達出了一種煎熬般眺望、期盼的感情。日語中的“長雨”是“眺望”一詞的雙關(guān)語。因此,綿綿春雨又表現(xiàn)出了一種眺望等待的郁郁之情?!豆沤窈透杓返?05首:
思我真誠否,難猜竟奈何。
知心唯有雨,所以淚滂沱。
這首和歌寫出了一種憂愁,戀人以下雨為借口,不來赴約,“憂”對方是否真的在思念自己,“愁”雨一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也遲遲等不來戀人。這里的雨是一個答案,戀人沒有想念自己的答案。這首和歌中雨是表現(xiàn)出了在愛情中的幽怨的意象。
(3)離情別緒,哀從中來。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文人總會將離別時的不舍與悲痛寫入詩歌當中。下雨時陰暗的天空,更能引起詩人的離愁別緒,所以雨這一自然景物能很好地表達詩人感情?!豆沤窈透杓分械碾x別歌和哀傷歌是歌人在送別朋友或者與親人生死離別時所寫的歌,這兩個題材含有雨的和歌共6首。雨在這些和歌中表達了歌人離別時的不舍與哀傷?!端寄笗r詠》(第840首):
十月降時雨,水淋紅葉寒。
傷心人落淚,衣袖似楓丹。
這首歌中雨的意象是非常悲哀的,通過這一意象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
《唐詩三百首》中雨意象的表現(xiàn)特征
(1)詠景自況,渲染悲情?!短圃娙偈住分泻杏甑脑娋鋷缀醵际峭ㄟ^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其中通過雨來寫自身的境遇并且渲染一種凄清悲涼氛圍的詩歌共7首。李商隱的《風雨》: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這一首詩是作者對自己的處境自傷,慨嘆羈旅漂泊、懷才不遇的苦悶。頷聯(lián)承上文之典故進一步抒寫羈泊異鄉(xiāng)期間風雨凄涼的人生感受。詩中用風雨中飄零滿地的黃葉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與后句實寫青樓管弦形成一喧一寂的鮮明對比。用“黃葉”以自喻,“風雨”一詞,語義雙關(guān),既指自然界風雨,更喻人世間風雨。
(2)山水田園,向往歸隱?!短圃娙偈住分泻杏甑脑娋淅锉磉_了對隱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喜愛的詩歌共8首,通過對雨后自然景物的描寫,從而表達出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閑適、恬淡的歸隱之心。例如邱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guān)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一聯(lián)描畫了這里空氣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優(yōu)美環(huán)境,頓時便讓讀者從詩人所渲染出因懷才不遇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中脫離出來。同時表達出來作者對這幽絕景致的歆羨,對隱士生活的向往,也寫出來因?qū)る[不遇卻興盡而返之事。
(3)詠史懷古,感時嘆物。詠史懷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詩人常用的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題材,主要是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借古諷今,批判現(xiàn)實。《唐詩三百首》中含雨的詩歌里,雨表達詠史懷古意象的詩歌共3首。韋莊的《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詩歌中“江雨霏霏”正是寫其多雨而細密如絲的氣候特征。“江” “雨”“草”三者交襯相融,構(gòu)筑出一派迷蒙清幽、如煙似霧的境界。六朝的興衰巨變加之江南春雨朦朧、細草凄迷的氣氛環(huán)境所形成的景調(diào),是臺城所特有的景貌。撫今追昔,自然人事對照,充滿了惆悵迷惘。
(4)思鄉(xiāng)懷人。古人由于交通工具落后,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常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對遠方親友的思念。所以,表達游子濃郁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情、相思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主題。《唐詩三百首》中以雨的意象來表達思念親人的詩歌也不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虛實結(jié)合,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將異鄉(xiāng)游子思家、思親、思友的情緒全方位烘托出來。
(5)惜別贈別。與朋友分別時,雨中陰暗的天色,難免會引起文人的離愁別緒。在《唐詩三百首》中,通過雨來表達惜別的詩歌共4首。有表達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也有情深意長的勉勵,更有坦陳心志的告白等多種感情。王維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詩歌寫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俺辍毕此⒊隽吮§F籠罩的柳色,構(gòu)成了一幅色調(diào)清新明朗的圖景。離別之哀被景物所沖淡,反倒透露的是離人的遠大前程值得祝禱。
《唐詩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雨意象異同點的分析
雨是中日詩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是季節(jié)的象征,滋潤著萬物。通過上述分類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日詩歌中雨的意象既有相同的一面,又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1)雨意象的相同點。相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借景抒情、惜別贈別、表達思念和愛意等方面。主要原因是7世紀左右,隨著遣隋、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中國的佛教文化、儒家思想、文學理念等都在日本得到推廣。在文學方面,和歌效仿唐詩,唐代詩人的高雅藝術(shù)手法和唐詩的高雅意境都是日本歌人仿效、借鑒的對象。因而,在意境塑造及表現(xiàn)手法上展現(xiàn)出許多相似之處。另外,雨這一意象所渲染的氛圍也會根據(jù)人的心境而變化。心情舒暢,看到眼前的雨會覺得充滿生機,周圍的景物也是活力盎然的。心情低落,充滿哀傷時,下雨時灰暗的天空也會使人心情壓抑,渲染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所以在雨的意境中,中日詩人具有某些相同的感受。
(2)雨意象的不同點。通過上述比較,《唐詩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的雨又被賦予了一些獨特的寓意?!短圃娙偈住分械挠赀€有譏諷時弊、借古諷今的意象。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就會以某種意象或直白或婉約地對黑暗的政治進行無情的批判和揭露,表現(xiàn)對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的擔憂。例如李頎的《古從軍行》和韋莊的《金陵圖》中的雨都具有這一意象。另外,《唐詩三百首》中詩人會通過雨這一意象來表達自己的處境,從而抒發(fā)內(nèi)心的憤懣不平之氣。例如李商隱的《風雨》通過雨表達出來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心理。借古諷今、憂國憂民這些在和歌中極為少見,在《古今和歌集》中更是蹤影皆無?!豆沤窈透杓返暮透韪嗟氖顷P(guān)注個人體驗和情感,意象也相對單一,所詠的關(guān)于雨的和歌除了四季歌之外,主要集中在戀歌和離別歌等表達個人情感的和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