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從國
學習寫作文,閱讀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對于生活體驗的積累,則更需要父母予以開明的幫助。開明的意思是,這個幫助不是強制孩子去上輔導班,而是讓他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
一個朋友來找我,請我?guī)兔匆黄⒆訉懙淖魑摹?/p>
作文題目是這樣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時是一種擁有,有時是一種等待,有時是一種感動。收獲是一種幸福,付出也是一種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寧靜也是幸?!鋵嵭腋>驮谖覀兩磉?,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腳印里。
請以“這就是幸?!睘轭}寫一篇作文,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滿分60分,這個孩子的作文得了38分,不高。
他在文中先寫道第一次語文測試考了93分,爸爸很高興,讓他玩了半天電腦游戲。之后的一次語文測試,只考了79分,爸爸就禁止他玩電腦游戲,并把他訓了一通。在介紹自己的情況后,他又介紹其他同學的類似經(jīng)歷。最后寫道:“所以說嘛,幸福不幸福,全看成績好不好??峙卢F(xiàn)在所有同學都同意我的觀點了吧?,F(xiàn)在的我們,考得好,分數(shù)高,這就是幸福呀?!?/p>
這個孩子寫的是自己的生活,很真實,所寫的情況也帶有普遍性。但是這樣的文章是不容易得高分的。因為整篇文章選材平凡,沒有什么思想性,而且缺乏完整的中心事件。
這篇文章分數(shù)不高的深層原因,在于孩子的生活閱歷簡單,以及對于幸福的感悟不深。
孩子平日在學校里,周末又要上輔導班,生活難免單調(diào);孩子疲憊地應(yīng)付著學習的壓力,思想受限制,對事物的認識自然難提高。
整日被考試分數(shù)壓著的孩子,不僅沒有在比較自由的時間和空間里享受玩耍的快樂,并且由于脫離自然和社會缺乏作文素材,這真的與父母的心愿南轅北轍。
人的學習、工作、休息是有周期的。到了周末如果孩子愿意,可以一家人去爬山、劃船,參觀博物館……父母得擠出這樣的時間來。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可以放手由孩子自己安排。他可以跟同學出去吃飯、唱歌,只要保證安全,父母還是不阻攔為好。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應(yīng)該快樂、陽光、健康地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學習。
有的父母說,我家孩子在外面玩得不少,不僅去過西雙版納、冰城哈爾濱,還去過美國呢。只不過都是走馬觀花,孩子收獲不大。當我問這些父母有沒有帶孩子去過國防園、瞻園、梅園新村以及石頭城等南京本地景點時,他們居然說沒去過。
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對自然的領(lǐng)略應(yīng)該是在平時。偶爾的“暴飲暴食”代替不了平時的一日三餐。
出游不一定要去遠地方。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或者周邊不遠的地方,就可以從中領(lǐng)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中華文化。中考試卷是由地級市統(tǒng)一命題的,為了從地區(qū)考生的實際出發(fā),許多考試內(nèi)容都跟本地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有關(guān)。
像南京這樣一個歷史感濃厚的城市,有許多值得去玩的地方。不必走馬觀花,可以帶上午餐,在一個地方玩?zhèn)€大半天,靜靜地領(lǐng)略、體驗,從容地交流、享受,不僅有知識的吸收,更有情感的溝通……
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接觸自然和社會,豐富生活,廣泛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問題要問我們,而且似乎總問不完。有時候我們也答不上來,就可以和孩子討論。孩子的智慧就這樣隨著身高增加了,情感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細膩。
父母要創(chuàng)造能夠讓孩子豐富生活的機會,并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跟孩子交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幸福觀等等。也許當時孩子不以為然,但到了一定的情境,孩子就會回味思考,就會有自己的體驗和認識。這就是所謂的耳濡目染。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幾乎人人有高像素手機,我們在出游過程中拍下來的照片就是孩子的一筆財富。當他翻看這些照片時,腦海里便會浮現(xiàn)當時的情景,會上演一個又一個情節(jié)。每次看以前的照片,他的情感都會有新變化,而且那種美好的感覺會綿延下去。
有這種豐富生活體驗和感受的孩子,哪里還缺乏寫作文的好素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