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澤
摘 要:柯橋區(qū)2019年開展了常規(guī)早稻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中早39產量穩(wěn)定,熟期適中,仍可作為主推品種;甬秈409熟期早,產量較甬秈15稍高,或可替代甬秈15;舜達95作為新品種,各方面均表現(xiàn)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廣潛力。
關鍵詞:常規(guī)早稻;品比試驗;柯橋區(qū);2019年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23-0091-02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建設,優(yōu)化農作物品種結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效益,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2019年柯橋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開展了常規(guī)早稻品種比較試驗。從浙江省內引進新品種10個,通過品比試驗,尋找出適合本地區(qū)種植的早稻品種[1],為當?shù)貎?yōu)良品種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地點與材料 試驗安排在柯橋區(qū)生產水平高、種植技術好、交通方便的平水街道種糧大戶祝建寧處進行。試驗田田面平整,肥力中等。參試的常規(guī)早稻品種共10個,分別是舜達95、甬秈69、中早39、中組143、金早47、甬秈15、甬秈409、舜達135、中嘉早17、中冷23。
1.2 試驗設計 每個品種設為1個處理,其中,中早39作為中遲熟品種對照(CK1),甬秈15作為早熟品種對照(CK2)。試驗田總面積1000m2,每個品種100m2,隨機排列;試驗田周邊設立保護行[2]。
1.3 試驗方法 參試組合于4月8日直播,播種量75kg·hm-2。通過定期觀察,記載生育期、抗倒伏能力等性狀,收割前考種獲得理論產量。
2 品種評價
參試的10個品種的生育期、穗粒結構與產量詳見表1。
2.1 舜達95 浙審稻2019003,由紹興市舜達種業(yè)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稻研究所聯(lián)合選育,第1次加入柯橋區(qū)早稻品比試驗。植株較高,莖稈較粗,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淡綠,葉下禾,穗大粒多,結實率受揚花期連續(xù)陰雨天氣影響,相對較低僅為74%。每穗粒數(shù)121.5粒,為10個品種最高。有效穗321萬/hm2,株高87.4cm,實粒數(shù)89.8粒,千粒重27.8g。具有高產潛力,有待進一步試驗觀察。
2.2 舜達135 浙審稻2019002,由紹興市舜達種業(yè)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稻研究所聯(lián)合選育,第1次加入柯橋區(qū)早稻品比試驗。株高適中,莖稈粗壯,分蘗力中等偏弱,劍葉挺直,葉色淡綠,葉下禾,穗較大粒數(shù)較多,熟期比舜達95略早1d左右,同在揚花期遇到了陰雨天氣,結實率較低。有效穗285萬/hm2,株高85.4cm,每穗粒數(shù)110.6粒,實粒數(shù)78.8粒,結實率71.3%,千粒重28.8g。
2.3 甬秈69 浙審稻2007026,多年參試品種。株型緊湊,劍葉挺篤,葉色較綠,穗型較大,穗彎,葉下禾,谷粒短圓。往年同比中早39(CK1)生育期相近,2019年由于苗期積溫低,整體生育期較往年延長近7d,較中早39(CK1)長3d。揚花期避過部分大雨天,受影響較小,結實率適中。每穗粒數(shù)119粒,有效穗351萬/hm2,株高89cm,實粒數(shù)96.6粒,結實率81.2%,千粒重28.4g。生育期易受天氣影響,產量較高。
2.4 中組143 浙審稻2018003。株高適中,莖稈堅韌,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淡綠,葉下禾。有效穗336萬/hm2,株高84cm,每穗粒數(shù)97粒,實粒數(shù)81.4粒,結實率83.9%,千粒重28.6g。生育期同甬秈69相近,易受天氣影響。
2.5 甬秈15 浙審稻2008024,為多年主推品種,株型緊湊,屬半矮生型,葉片較挺,葉色淡綠,灌漿快,穗型適中。歷年結實率較高平均為90%,2019年由于揚花期天氣影響,結實率較低僅為77.8%。有效穗321萬/hm2,株高80.3cm,每穗粒數(shù)96粒,實粒數(shù)74.7粒,千粒重26.3g。全生育期僅為103d,為早熟穩(wěn)產品種。
2.6 甬秈409 浙審稻2018002。長勢繁茂,株高適中,分蘗力中等偏弱,劍葉挺,葉色濃綠,葉下禾,穗型適中。結實率受揚花期天氣影響僅為73.7%,有效穗303萬/hm2,株高85.8cm,每穗粒數(shù)100.8粒,實粒數(shù)74.3粒,千粒重28.3g。生育期較短,也屬于早熟品種,產量潛力比甬秈15稍大。
2.7 金早47 浙品審字第227號。多年主打品種,株型緊湊,葉色較深,莖稈粗壯,株型矮,抗倒伏,分蘗力中等,生育期較短,屬于早熟穩(wěn)產品種。結實率受揚花期天氣影響為77.3%,有效穗324萬/hm2,株高80.6cm,每穗粒數(shù)104.7粒,實粒數(shù)77.3粒,千粒重27.3g。
2.8 中嘉早17 國審稻2009008,鄂審稻2012001。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葉片寬挺,株型較高,生育期長,容易遇到揚花期多雨天氣,產量穩(wěn)定性差。2019年氣溫低,雨水多,表現(xiàn)較差。有效穗315萬/hm2,株高90.6cm,每穗粒數(shù)96粒,實粒數(shù)75.3粒,結實率78.5%,千粒重27.6g。
2.9 中冷23 浙審稻2014003。株型適中,生長勢旺,莖稈粗壯,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多。2019年苗期積溫低,揚花期雨水較多,表現(xiàn)較差。有效穗306萬/hm2,株高85.6cm,每穗粒數(shù)115.4粒,實粒數(shù)82.3粒,結實率71.3%,千粒重28.8g。生育期長,容易對后作生產造成影響,天氣適宜時產量高,適合作為高產公關品種種植。
2.10 中早39 國審稻2012015,浙審稻2009039??聵騾^(qū)主要早稻品種,多年表現(xiàn)良好,穗層整齊,株高適中,莖稈粗壯,葉片挺,著粒較密。揚花期避過部分大雨天,產量影響較小。有效穗345萬/hm2,株高80.2cm,每穗粒數(shù)102.3粒,實粒數(shù)90.3粒,結實率88.2%,千粒重29.3g。
3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中早39仍然是柯橋區(qū)表現(xiàn)較好的早稻品種,適合廣大平原地區(qū)種植。但近幾年來因自留種較多,惡苗病發(fā)生率略有上升,今后要加強藥劑浸種。甬秈69在2019年表現(xiàn)良好,但歷年綜合來看不夠穩(wěn)定。舜達95是第1次參試的品種,除結實率因天氣影響較低外,其余性狀表現(xiàn)良好,有待作進一步觀察。甬秈409的生育期短、豐產性較好,或可替代甬秈15。2019年早稻苗期遇持續(xù)低溫,揚花期遇連續(xù)陰雨天,對產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中熟品種正好避開了雨水高峰,結實率尚可,而其余品種結實率受影響較大。因此,建議大戶可以合理搭配早熟品種錯開農忙高峰期,利用中熟品種穩(wěn)產保收,晚熟品種攻高產。
參考文獻
[1]黃冰煌,陳明章.2014年常規(guī)早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5(10):16-19.
[2]李德貴.青陽縣早稻新品種(組合)比較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0):82-8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