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珍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六中,浙江義烏 322000)
意大利、希臘文藝復興,為何那些文化大家扎堆出現(xiàn)?看似這種現(xiàn)象和民族有關,和當時的科學緊密關聯(lián),不過筆者認為,每個文化大家的個性才是決定因素。個性也就是所謂的個體精神。這是一個個體和歷史的問題,在文藝復興時期,個人的力量得到彰顯,讓這片歷史天空異常絢爛。現(xiàn)今,我們回眸那段歷史,不由得想問在當時人文主義之下,個體精神有什么樣的體現(xiàn)?這種精神成為各種藝術誕生的源泉,之外它還給我們什么啟示?在研究文藝復興歷史中,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以下筆者在文藝復興研究奠基人布克哈特的一些觀點,展開具體的論述。
十七世紀,啟蒙運動興起,首現(xiàn)于英國,18世紀在法國達到高潮,隨后向歐洲其他國家擴展。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康德等大批啟蒙思想家吹響了理性主義的號角,這種聲音震蕩了當時的天空,教條主義、專制主義在這聲音中顫抖。人們看到了那偉大的帶著神圣光輝的自由主義、人權主義、民權主義,整個歐洲沉入了啟蒙運動的熱潮中。
那時候的思想家們覺醒了,認為人天合一,自由、人權以及理想,是原本屬于所有人的,這些帶著神圣光輝的詞匯本該屬于人民。正因為如此,盧梭高呼回歸自然,自然才是我們的歸宿。一旦自燃被破壞,我們的幸福也就即將終止。在具體教學當中,有兩個問題非常關鍵。第一,啟蒙思想家為什么主張人權天授,而天是自然?這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傳統(tǒng)神授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愚民政策,自然才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源泉,認識到這一層,可以將人從迷心中拯救出來,實現(xiàn)社會進步。所以,他們主張去認識自然就等于拋棄了神學迷信,這是為了反對封建思想。第二,如何實現(xiàn)人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思想家們認為,要讓人認識自然,走進自然,認識自我。因為自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通過我來認識這個無邊無沿的自然,認識自然和我的關系,掌握自然的規(guī)律,按照它的規(guī)律去生活,如此達到天人合一。
在過去動了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是要被處以極刑,而??抡J為這種極刑是一種殘暴的體現(xiàn),是違反了啟蒙運動的尊重人與自然的思想的。思想家們認為,懲罰權利要考慮人性尊重人性,人性才是懲罰權利的最高容忍。因此,傳統(tǒng)懲罰開始迎來了普遍的質(zhì)疑。思想家們都希望改革傳統(tǒng)刑法制度。開列被告的權利、寬容猶太人、改造殘酷的刑法,保護兒童的權利,為被判錯的人平反,這是來自于孟德斯鳩、萊辛、邊沁、盧梭、伏爾泰的一聲聲吶喊。而且這些思想家還會出現(xiàn)思想上交叉,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一起反對蓄奴??梢哉f十九世紀以來我們曾經(jīng)聽聞或者正在感受到的人道改革,就是源于這些思想家的思想。他們的思想看似激進,仿佛過分理想,實則上只因為照比之前顯得人性化,而被一些人所質(zhì)疑而已。在這種理想狀態(tài)下,思想家們將自己的理想和情感主意注入到了政治原則當中,想要實現(xiàn)所謂的平等和博愛。
啟蒙思想家強調(diào)要使人們獲得思想自由,但當時人們的思想被天主教神學禁錮著,而宗教又是西方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為了讓人們擺脫宗教的束縛,他們提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觀點。在具體教學當中,要重點說明兩個主張:針對天主教發(fā)出了攻擊,交給人們用理性的視角來看待天主教,從而將其人為賦予的光環(huán)予以打碎,讓天主教從神壇上走下來,失去以往神圣地位,使得其形成的宗教專制不復存在。第二,提倡宗教自由。這一點和第一點有些沖突,其來自于盧梭的思想,因為他認為宗教是讓人學會仁慈友愛,讓人遠離自私自利,人們甚至可以因為宗教的緣故,遠離政治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故此對宗教要寬容,人們應該有權利選擇信仰與不信仰。
個性放縱以及個性意志在希臘的神話中,或者荷馬史詩一樣的作品中,體現(xiàn)最多的就是人的愛欲。在古希臘神話中,神也都有不可控制的愛欲,英雄們更是如此,他們通過愛欲的滿足,來讓自己原欲得到充實。希臘人認為孩童的天性和生命力背后則是強大的情欲和放縱,宙斯是萬神之神,高高在上的他雖有七個妻子,但是仍然對其他女神還有凡俗女子產(chǎn)生情欲,甚至于為了歐羅巴變身公牛。當赫拉發(fā)現(xiàn)他追求依娥時,宙斯為了掩飾自己的行為,將依娥變成一頭牛。伊阿宋率領自己隊伍去爭奪金羊毛,途徑女兒國時,因為情欲之故,和女兒國國王春宵一度。赫拉克勒斯,是對情欲控制最好的人,可是在征服俄利卡斯以后,還是將自己熱愛的女子接到了自己身邊。從中可以看到古希臘人是比較放縱情欲的,這是人本思想的體現(xiàn)。
人類社會在幼年時期顯得那樣的完美,而古希臘文學正是描寫了彼時社會狀態(tài),那些作品中無一不有熱烈的幻想以及那種撲面而來的原始氣息。到如今,古希臘的一些思想還在發(fā)揮作用,對我們現(xiàn)今的文明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古希臘文學仿佛高高在上,游離世間之外,于那高空俯瞰眾生,看著眾生往來而怡然自樂。他的快樂不是來自于那眾生的表現(xiàn),而是源自于他的本心。其實,這就是希臘文化體現(xiàn)出來的人文關懷,看到了古希臘人希望生命被人尊重,希望在實現(xiàn)彼此相愛的基礎上,追求那更高層次的理想。
啟蒙運動是一種革命,需要強大的支持者,而那些處在社會底層,飽經(jīng)統(tǒng)治階層毒害的人才是他們要爭取的力量。思想家們需要這些人為自己吶喊,那么他們就必須站在他們的立場去吶喊,這樣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呼應。啟蒙時代是需要個人主義的,是需要個人英雄的,在不斷呼喊中,思想家們便將自己打造成了個人英雄,猶如卡里斯馬那樣的革命者。在啟蒙思想對傳統(tǒng)信仰的征伐當中,理想主義是如此的大張旗鼓,不過深究背后,會發(fā)現(xiàn)其存在著價值合理性,更有人為感性的內(nèi)容存在當中。思想家們將人作為神的對立面,這種大膽的觀點的根源就是價值理性。啟蒙精神之所以讓人振奮,就是因為他肯定了人的因素,賦予人自己的價值,給予人們果敢以及勇氣,讓他們正面人生和自然。啟蒙者認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這雖然夸張,但也是他們真性情的表達,正因為如此,個性化因素越來越明顯,文藝復興中也自然允許了個人主義的存在。而且對人性的尊重,對個體的張揚,到了啟蒙思想活動的高潮期,已經(jīng)成為了最璀璨光明的一點,釋放著強大的能量。
人作為思想主體,作為革命的發(fā)起者,其具有自己的獨到意識、自由觀念以及主體精神,這些落實在古希臘人的心中,其實就成為了對原始欲望追求的合理性,使得人們敢于否定神,敢于反抗壓迫,主宰自己的命運。
神是人造的,是人賦予了神的光環(huán)以及神通,那么神具有的欲望自然也是創(chuàng)造者人的欲望,神和英雄極端自利,放縱自己的行為甚至于殺戮,這也體現(xiàn)出了古希臘人骨子里的一種欲望,想要征服一切,破壞一切阻擋。這也是個人主體思想產(chǎn)生的共性,形成了古希臘顯著的個體文化特色。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神不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和人一樣有著很多缺點,他們和人一樣,擁有人的形象乃至于人性弱點,這些神其實是很多個體集中塑造的結果,也說明了古希臘人個性思想具有一致性。安邦那作為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研究人,曾經(jīng)表示:希臘文明的出發(fā)點是人,文明所服務的對象也是人,這種文化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產(chǎn)生,文化和人的利益高度一致,一同進步,古希臘人通過探索人來探索世界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英雄和神,其實原版就是他們自己。普羅米修斯,作為火神,其實就是人們向往光明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偉大而叛逆的天神。天神所具有的特色,正是古希臘人個人情懷的體現(xiàn):通過叛逆來獲得自由。
在古希臘的文學中,個體反抗最終都是悲劇收場,不管是神還是人都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是血淚史,歌頌了個人的叛逆精神,鼓吹了人性。作品雖如此,但不說明古希臘人認命,他們在這種文化中成長,個人不屈精神卻越發(fā)強大,就好比寒冰萃鐵。在偉大作家??吕账沟钠弑咀髌防铮畛錾漠攲佟抖淼灼账雇酢?,這部作品悲劇色彩濃烈,主人公對悲劇命運予以抵抗,正說明古希臘人骨子里的具有的反抗精神。
以上是對西方人文主義基本內(nèi)涵的概括表述,從中可以看出,西方人文主義產(chǎn)生于古希臘時期,為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是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礎,是對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強有力的沖擊。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是新教改革的中堅,是啟蒙運動的先驅(qū)。西方人文主義高揚人性和個人價值,以人性反抗神權,強調(diào)人的自由、平等、權力,追求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多元民主。人文主義自產(chǎn)生以來,在西方思想領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進入近代社會以后,人文主義精神成為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武器,鼓舞著人們沖破宗教神學的束縛,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西方人文主義雖然從宗教文明的背景中走出,使人部分地獲得了自由,然而,以工業(yè)文明為背景的技術理性又以更為強大的力量限制人的來自文化傳統(tǒng)中的信仰、道德和理想。人文主義的品質(zhì)面臨著嚴峻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