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韞
英國現(xiàn)代作家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在200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島》是本描寫女性真實生活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小說。小說以強烈的悲劇色彩描繪了佩特基斯家族幾代女性的不平凡生活,通過生活的挫折和病痛的折磨來凸顯女性堅強的品格,完美地詮釋了近現(xiàn)代女性的人物形象,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切的女性生活。
在《島》這部作品中,女性的苦難生活得到了重點描寫。這部作品最大的情節(jié)特點就是眾多苦難摻雜少許希望,作者在文中給佩特基斯家族設置了一個終生敵人,那就是麻風病。伊蓮妮在患有麻風病的同時被送往斯皮納龍格,本是悲劇,卻意外與迪米特里產(chǎn)生情愫,建立家庭,這是全文給女性人物的第一個希望。而第二代瑪麗婭在將要與馬諾里結婚時被拋棄,是又一個悲劇,卻在治療病情時與醫(yī)生相愛,又在苦難生活中尋到了一絲希望。而索菲亞不滿自己的身世做了許多錯事,但在晚年得到了阿麗克西斯的原諒,也為全章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不難看出,小說中為女性設置的坎坷與打擊是眾多的,但這是作者更好地描寫女性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梢哉f,在怎樣利用故事情節(jié)細致描寫女性人物特點方面,《島》這部小說無愧于經(jīng)典之稱,也代表了英美文學作品中對女性人物描寫的寫作特點[1]。
在《島》這部作品中,希斯洛普對幾位女性人物的刻畫同樣精妙。文中的第一人稱是阿麗克西斯,也是佩特基斯家族的年輕一代,卻通過她來引出她的曾外婆伊蓮妮和曾外公吉奧吉斯以及外婆瑪麗婭一家三口的感人生活。伊蓮妮是一位和藹可親、端莊賢惠的女性,卻無奈染上了麻風病,只能被送到遠方與家人隔離,這一走大概一生都不會回來,這是多么痛的分離,但她為了家人的健康別無選擇,毅然離開。在島上,伊蓮妮不僅充滿希望,還安慰其他的病人,卻在病魔的折磨下漸漸面目全非。作者通過這一系列的悲慘境遇來描寫女性人物,展現(xiàn)出一個不卑不亢、無比堅強、充滿希望的女性人物形象,縱使生活再多磨難也掩蓋不住伊蓮妮的人性光輝,這怎能讓讀者不愛?這樣一個悲壯的人物形象也是《島》在文學領域大獲成功的原因。
人物形象的設定需要配備合適的人物情感,人物的情感變化也就決定了全文的情感變化,怎樣利用人物的情緒變化渲染全文的氣氛需要作者仔細考量。
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在她的《島》中就很明確地展示了人物的情感形象。整篇小說的情感基調是褒克制、貶放蕩,我們可以在文中發(fā)現(xiàn)伊蓮妮對麻風病的隱忍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發(fā)現(xiàn)瑪麗婭因家庭原因產(chǎn)生的委屈和憤怒,更可以看到安娜和馬諾里因自私和不守信用而做出的卑劣行徑。在伊蓮妮被迫與家人分離時,希斯洛普重點刻畫了她的內心糾結,既不愿與家人分離,也不愿讓家人染上病痛,在艱難的抉擇之后她開始了孤獨而苦痛的生活,而瑪麗婭則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放棄愛情,期間的痛苦不言而喻。這一系列的人物情感的描寫會給讀者很大的情感沖擊,讓讀者感同身受。所以說,情感的設定是決定全文感情基調的必要條件,只有把人物的情感變化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使整篇作品活起來,才能夠令讀者感受更深刻。
上文說道,人物的情感設定是影響全文感情基調的關鍵步驟,起到盤活整部作品的作用。而在描寫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中,女性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才是文章的靈魂。換句話說,一部作品到底要表達什么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它的靈魂。英美文學作品中每一部描寫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都有其想表達的精神,作者只通過人物特點設定和情感設定來引導文章的走向,通過各種故事情節(jié)來表現(xiàn)出人物的不平凡遭遇,但是靈魂層面的東西必須要經(jīng)過整個故事的渲染才能展現(xiàn)出來。女性在苦難生活的磨煉下散發(fā)的人性光輝就是作者想要的震撼效果,女性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就是作者想傳遞的作品靈魂[2]。
我們同樣拿經(jīng)典作品《島》來解讀,希斯洛普通過制造磨難將女性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伊蓮妮在斯皮納龍格島上不僅沒有聽天由命,放棄生活,反而意志堅定地與病魔斗爭,渴望正常的生活?,旣悑I在失去了完整的家庭與愛情之后,同樣沒有放棄,樂觀地選擇了相信希望,堅強地活了下去,阿麗克西斯在不知道自己身世的情況下毅然決然選擇探索真相。三位女性的經(jīng)歷堪稱災難,但她們選擇相信自己,獨立承擔生活的苦,這應該給讀者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書中作者所表現(xiàn)的女性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令我們震撼,也證明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難免彷徨失措,但當想起作品中女性同胞的遭遇和處理辦法時,我們就沒有理由退縮。作者在小說中詮釋的不僅是女性的人格魅力,也是整個人類應有的人性光輝。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利用語言魅力將女性人物形象完美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也為英美人物描寫的文學作品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她將女人的魅力和應有的地位傳遞給我們,呼吁女性同胞崛起,是文學領域的一次大風暴。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時代環(huán)境和特點,女性人物形象隨著時代的進步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封建落后時期的“三從四德”和男人的附屬品變?yōu)閾碛泄綑嗬纳鐣黧w,這其中文學領域為女性主權的伸張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大多數(shù)詮釋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中的女性群體都意志堅定且不理世俗,向往理想與光芒,這些人物特點為新時代的女性們做足了表率,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權的發(fā)展,值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