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柱,李雪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浙江義烏 322000)
習總書記指出: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志愿服務活動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目前,大學生志愿服務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如何?現(xiàn)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好的途徑和方式?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該項目成員通過對大學生志愿服務培育和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狀進行調研,了解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思想動態(tài)和價值取向,摸準志愿服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之間的連接點,尋找存在的問題,探索改進的方法,為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益的借鑒。
該研究采取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形式,2016—2018年間多次組織展會、義教、“三下鄉(xiāng)”等志愿服務活動,在活動中與學生志愿者進行溝通交流,掌握第一手資料。并在2018年10—11月期間選取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1 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56份。其中,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共有688人,占樣本總量80.4%,未參加志愿服務的學生168人,占19.6%。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并結合前期實地走訪、個別訪談的材料,調研結論如下。
價值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呈現(xiàn),需要找準大學生思想的共鳴點和利益的交匯點,結合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志愿服務作為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能價值理論付諸實踐。學生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奉獻愛心、服務社會,體驗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公民層面的內涵。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學生們更愿意以哪種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有72.5%的學生選擇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大學生在“自主參與、自愿體驗、自我教育”過程中,更能深刻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筆者在深入展會志愿服務現(xiàn)場調研時,有學生談道:“以前在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解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學們都覺得很空洞,也沒有太大的興趣,現(xiàn)在我們結合志愿服務,大家在這個過程中互幫互助,真誠友善,在贊揚和激勵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同學們的體驗更加深刻,也就容易記住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比未參加過的學生比例高出12.6%。在問到參加志愿服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認知的提升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時,72.6%的學生認為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感受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具體體現(xiàn);有70.4%的學生認為志愿服務能夠提升學生對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認知;有81.7%的學生認為參加志愿服務有利于培養(yǎng)愛國情懷、責任意識、誠信友愛的道德品質。其原因也在于志愿服務能夠讓學生更加近距離了解國情、社情和民情,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念內涵、價值意義等的認知和理解。
大學生在開展志愿服務時,具有自身獨特的資源和優(yōu)勢,更加時尚,緊跟時代,也更加“接地氣”,如在“五水共治”志愿服務宣傳時,學生們采取了主題文藝演出、文化創(chuàng)意展出等形式,生動形象,吸引力強,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自1999年獨立辦學以來,志愿者工作就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學校充分發(fā)揮實踐的育人作用,以志愿“六進”服務為主要內容,以大型展會服務和“校園啄木鳥”行動為主要載體,鼓勵青年學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成效顯著,對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作用。
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該校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加強學雷鋒志愿服務管理,實施志愿服務項目化管理,建立健全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進一步推進立德樹人,強化實踐育人,推動“志愿者之校”建設,學校2017年出臺了《義烏工商學院學雷鋒志愿服務管理辦法》,為該校志愿者事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志愿者工作被寫入學校黨委下發(fā)的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以黨帶團,以師帶生,以老帶新”的志愿者文化培育機制,以及“學?!獙W院—班級—宿舍”四級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已初步形成。
學校通過對全年承擔的大型展會、賽事等服務項目的系統(tǒng)性梳理,目前已實現(xiàn)學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學實踐與志愿服務的緊密銜接。例如,文博會與創(chuàng)意設計、旅博會與人文旅游、進口展會與外語外貿、電博會與電商專業(yè)等相互結合,在培育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同時,提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為將學生志愿服務表現(xiàn)進行嚴格的考核評價,學校制定了志愿服務表現(xiàn)與專業(yè)實踐成績的轉化辦法,并將志愿成績與德育實踐課程學分考核掛鉤,積極推動志愿成績與專業(yè)實踐成績及德育學分間的有效轉化,僅2017年,全年共完成近1 500余名學生的志愿成績考核和德育學分轉化。這一舉措極大地激發(fā)了志愿者的參與熱情。
目前已形成了一套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志愿者培訓課程系列,包括禮儀培訓、英語口語培訓、急救知識培訓、辦公軟件培訓等內容,同時也形成了一支專業(yè)知識扎實,又具備較強責任心和公益心的志愿者培訓導師團隊。
以志愿 “六進”服務為主要內容,每年開展各類專項志愿服務60余批次。僅大型展會(賽事)服務項目,累計每年上崗2 000多人次,服務時數(shù)6萬多小時,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