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耐園
親愛的習小編:
你好!
你見過銀河嗎?我見過!
暑假的某一天,晴空萬里,驕陽似火,然而一到晚上,天上看不見一絲云彩,滿天的繁星在我眼前,猶如一條璀璨迷人的銀河。我仿佛就是一個宇航員,在銀河里漫步,恨不得用雙手去摘下一顆星星。
抬頭仰望星空,我陷入了思考。我知道我們的地球看似很大,其實體積只有太陽的一百三十萬分之一。在銀河系里,地球就更渺小了,猶如大海里的一粒沙子,小到微不足道。
那么我看見的銀河就是銀河系的全貌了嗎?我們在銀河系的哪里?銀河系到底有多大?
親愛的習小編,你能告訴我答案嗎?
此致
敬禮!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香檳湖小學四(1)班 芮成堯
2019年9月1日
收到芮成堯同學的來信,習小編真是羨慕、嫉妒啊,真希望也能親眼看一看銀河的壯闊景象。對于芮成堯同學的問題,習小編特意請來了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蕭爺爺,請他為我們說一說銀河的故事……
夏末秋初時節(jié),夜幕剛剛降臨,白天的溽暑尚未散盡,這時候仰望星空,最壯麗的景象莫過于貫穿南北的銀河,以及分列于銀河兩旁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每每欣賞初秋之夜的天空美景,唐朝詩人杜牧的《秋夕》便浮現(xiàn)眼前: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牛郎星和織女星,恰恰像是被這條天河永遠相隔。
銀河,是壯麗的天空景象。那一襲明亮的光帶高高懸掛,真像流淌在天空的大河。尤其在夏秋兩季的夜晚,這襲高懸天空的光帶顯得特別燦爛。它從北邊的地平線向上延伸,在頭頂上激蕩澎湃,向著南方奔流而下,在南方地平線上的人馬座處顯得既寬又亮,接著便浩浩蕩蕩地注入地平線以下。
它與地平線之下的另外一半(其中大部分能在冬春兩季看到)形成了環(huán)繞著天空的一圈光帶。不過,銀河在冬春兩季看到的另一半顯得比較暗淡而狹窄。
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知道,銀河不是什么天空之河,而是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tǒng),是帶有旋臂的旋渦星系—它就像是一個伸出觸手、不停旋轉(zhuǎn)的巨大旋渦。
天文學家根據(jù)觀測資料估計,銀河系內(nèi)有2000億~3000億顆恒星。我們熟悉的太陽只是銀河系內(nèi)一顆極其普通的恒星。銀河系內(nèi)可見物質(zhì)的質(zhì)量約為太陽質(zhì)量的2000億倍,而不可見的暗物質(zhì)占據(jù)著銀河系內(nèi)更大部分的質(zhì)量。
銀河系大體上分為三大部分,即銀盤、核球和銀暈。
銀盤
銀盤是銀河系的主體。從外形看,銀盤是一個中間厚,邊緣薄的扁盤,直徑約8.2萬光年,厚度約4200光年。銀盤由多條旋臂構成。銀盤內(nèi)的氣體、塵埃和恒星都集中分布在旋臂上,我們的太陽就位于其中一條旋臂上。
核球
銀盤中心是一個隆起的近似于橢球形的核球,半徑約1.2萬光年。核球內(nèi)的恒星分布十分密集。核球上有一個向兩端延伸的棒狀結(jié)構,各條旋臂就是從這根“棒槌”的兩端發(fā)出,圍繞著核球向外盤旋的。
核球的中央稱為銀核,也就是銀河系的核心。在銀核中心有一個質(zhì)量為400萬太陽質(zhì)量的黑洞。它的引力維系著整個銀河系的“團結(jié)”,如果沒有它,也許銀河系就“土崩瓦解”了。
銀暈
在銀盤外邊包圍著一個由少量恒星和星際物質(zhì)組成的銀暈,銀暈本身呈現(xiàn)為一個巨大的球形,直徑約25~40萬光年。銀暈內(nèi)可見的天體并不多,看上去空空蕩蕩,但它的質(zhì)量比銀盤、核球大得多。實際上它質(zhì)量的大部分來源于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
太陽系位于銀盤里離中心? 半徑的地方。夏秋季我們能看到包含核球的那大半個銀盤,而銀河系中心正位于人馬座方向,因此此處我們看到的銀河特別寬廣。在冬春季,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小半的銀盤邊緣,銀河就顯得暗淡又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