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白雀學校 馬丹丹
一次10分鐘隊會上,我隨機提了一個問題:“大家知道是誰發(fā)現了青蒿素嗎?”沒想到,舉手的隊員寥寥無幾。經調查,我發(fā)現隊員們大多不喜歡看新聞,對時事政治、國內外熱點事件缺乏興趣與關注。
古語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辈涣私鈬鴥韧獯笫?,隊員們的眼界難以開闊。怎么引導隊員們喜歡看新聞呢?
我思考了一段時間后,給隊員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每天回家通過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瀏覽網頁等方式,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新聞記錄下來。每天我會用10分鐘,組織隊員們分享其中一條新聞,并鼓勵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記得講到高鐵“霸座”事件時,隊員們非常氣憤,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隊員說,應該抵制不文明行為,維護乘客的乘車權益,捍衛(wèi)出行規(guī)則;有的隊員認為,社會經濟在不斷進步,公民的規(guī)則意識和文明素養(yǎng)也應與時俱進……這一熱點事件給隊員們上了一堂公民自覺遵守公共規(guī)則的教育課。
平日里,我常用“閑聊”的方式與隊員們討論新聞,引導他們思考:是什么導致這一現象?如何看待?每次討論,我都把它當作一次求知活動,引導隊員們討論新聞的成因,探尋新聞背后的真相,并在辯論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隨著隊員們看的新聞越來越多,帶著問題去閱讀的習慣也逐步養(yǎng)成,他們積累的知識在不斷增加。
當然,面對多樣的時事新聞,我還注重給予隊員們正確、恰當的引導,幫助他們學會辯證地看待新聞,認知社會現象的善、惡、美、丑。隊員們在看新聞、思新聞的過程中,對世界的認知變得從容而理性,更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世界的欲望。
就這樣,隊員們由開始的無話可說,到后來的侃侃而談,漸漸地喜歡上了看新聞,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隊員的閱讀能力,鼓勵隊員每天看新聞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因為新聞意味著快速、簡潔的思維方式和觀點提煉,行文也字斟句酌。新聞看多了,隊員們會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既有獨立思考能力,又不被干巴巴的文字束縛手腳的寫作能手和“閱讀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