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Vision M Next Concept
在未來,駕駛者將可以選擇他們是想親自駕駛,還是自動駕駛。這輛車所針對的是想要親自駕駛、看重駕駛樂趣的人,隨著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他們得到的協(xié)助將更全面,也更有針對性,他們更可能成為一個“終極駕駛者”。寶馬Vision iNEXT 和寶馬 Vision M NEXT分別對應的是寶馬的兩大體驗概念,即"EASE"和"BOOST"。EASE 主要針對的是自動駕駛車輛,側重的是“輪上的客廳”以及安全、舒適的乘坐體驗,而BOOST 則針對的是主動駕駛車輛,強調(diào)的是以駕駛者為中心、動感的駕駛體驗。駕駛者選擇BOOST+模式后,車輛能釋放更大的馬力,關于何時啟動BOOST+模式更為合適,汽車也會提供建議。
Vision M Next概念車的外觀從寶馬經(jīng)典和現(xiàn)代的運動車型中借鑒了風格要素,如寶馬Turbo以及寶馬i8插電混動車,還采用了一些未來元素,如低車身、楔形曲線、鷗翼車門以及具有沖擊力的配色。它的前臉和車尾都用到了啞光熒光色調(diào)的橙色,與其他地方的啞光銀色構成鮮明反差。這種配色增加了現(xiàn)代感,凸顯了內(nèi)在的動感。
這輛車可在全輪驅(qū)動和后輪驅(qū)動兩種模式之間切換,或由全電動系統(tǒng)提供動力,或由渦輪增壓的四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動力。它的最大功率為600馬力,極速為300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時間不到3秒。以全電動模式駕駛,它的最大續(xù)航里程為100公里,大部分市中心的行程這些公里數(shù)已是足夠。
雙腎型格柵加入了三角元素,并以橙色燈光勾邊,格柵上還覆有一塊帶有激光蝕刻花紋的透明層。與之搭配的是下方的刀片狀進氣口,營造出賽車的既視感。上下而非左右布置、采用Laser Wire技術的極細車燈,加強了整車的未來屬性。車身線條從前到后往上揚,再加上尾部的橙色,賦予了整車俯沖感。由可回收碳纖維制成的側裙板讓車身看起來更貼近地面。側窗尾部采用了內(nèi)嵌式設計,凸出來的面板上可以開孔,以便更好地引導氣流。
NEED TO KNOW
寶馬設計高級副總裁阿德里安·范·霍伊頓克(Adrian van Hooydonk)表示: “寶馬Vision M NEXT 概念車讓人見識到了運動駕駛的未來,而寶馬 Vision iNEXT 則是展示了自動駕駛如何改變我們在車上的生活。寶馬Vision M NEXT 概念車還呈現(xiàn)了先進技術可以讓親自駕駛的體驗更為純粹、更為沉浸。兩輛車的焦點都在于觸動人們的內(nèi)在。設計和技術讓'EASE' 和 'BOOST' 的體驗更加的自然,也更加的強烈?!?/p>
當駕駛者靠近車輛時,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車門將自動解鎖打開。鷗翼車門上有觸摸感應器,按下后,車門也可打開。內(nèi)飾盡可能減少了皮革的使用,駕乘者手部直接接觸到的地方,像是方向盤和門把手,用的是皮革,其他地方大多用的是午夜藍色的超纖材料。內(nèi)飾為極簡風格,功能元素大多從視線中隱去,駕駛者得以專注于駕駛體驗,避免發(fā)生分心。在方向盤后方設有透明屏,風擋玻璃上也可以顯示內(nèi)容,這些全都處在駕駛者視野的正中位置。當車速加快時,顯示的內(nèi)容將更往中間聚攏,而且更多顯示與駕駛相關的內(nèi)容。內(nèi)飾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從駕駛者座椅延伸至方向盤的一條紅線,標出了關注路面的理想視線。
Lamborghini Huracán Sterrato Concept
NEED TO KNOW
蘭博基尼20世紀70年代的車款Jarama和Urraco 已經(jīng)探索過將蘭博基尼的高性能和越野能力結合的潛力。蘭博基尼的測試車手鮑勃·華萊士(Bob Wallace)還曾將兩輛車改裝成可以勝任沙地的高性能運動型車,它們是1973年的Jarama Rally和1974年的Urraco Rally。
近期蘭博基尼以Huracán Sterrato 概念車嘗試突破界限、拓寬領域。它基于運動超跑V10 Huracán而建,從Urus身上汲取了越野的專業(yè)經(jīng)驗,將超跑的技術應用在了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之中,打造出一種有趣的越野駕駛新境界。
Huracán Sterrato概念車搭載了Huracán EVO上的最大功率為640馬力的5.2 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應用了Huracán EVO上的車輛動態(tài)中央控制系統(tǒng) (LDVI, Lamborghini Dinamica Veicolo Integrata) 。LDVI 控制著四輪驅(qū)動、四輪轉(zhuǎn)向系統(tǒng),還負責調(diào)節(jié)懸架和分配扭力,能預測駕駛者接下來的操作,以保證最佳的駕駛動態(tài)。由于在越野環(huán)境中包括了附著力低的路面,需要盡可能加大加速力和牽引力,為此Huracán Sterrato所采用的LDVI系統(tǒng)加強了后輪驅(qū)動的性能,當轉(zhuǎn)向過度時能提供更多的扭力以及更大的穩(wěn)定性。
Huracán Sterrato是為嚴苛的環(huán)境而打造,從外觀即可看出一輛超跑里蘊藏著的越野野心。它的離地間隙抬高了47毫米,接近角增加了1% ,離去角加大了6.5%。它的輪距進行了加長,車體進行了加寬,輪拱內(nèi)整合了進氣口,讓整車看起來氣勢洶洶、自信滿滿,彰顯出它的不凡性能。特別開發(fā)的大尺寸輪胎以及加厚的胎壁,提高了抓地力,有助于應對崎嶇難行、坑洼遍布的路面。更寬大、更堅固的胎肩花紋,能夠提升牽引力、制動力、附著力,并且擁有絕佳的耐磨性。
Huracán Sterrato加裝了鋁制的車底防護板,車架前端和側裙板使用鋁材加以強化,尾部的滑動保護板還能兼作擴散器。特殊的防護措施包括在發(fā)動機周圍、進氣口、擋泥板等處加裝由碳纖維和彈性樹脂合成材料制成的防護板。專為滿足越野需求的LED燈組包括了車頂上的LED燈條以及LED保險杠燈。
Huracán Sterrato的涂裝是定制款,以橙色為底色,加上黑白兩色的裝飾條紋、意大利國旗的三色條紋,還有數(shù)字“63”。Huracán Sterrato的內(nèi)飾也為特別設計,體現(xiàn)了Huracán Sterrato的越野運動風范,采用了全新輕質(zhì)鈦防滾籠、四點式安全帶、雙殼碳(Carbon Bi-shell)運動座椅以及鋁制地板。這輛車不只是一個風格實驗,也是一種跨界探索,不過在如今雜糅扎堆的汽車界里,一輛會越野的超跑似乎還算不上瘋狂之作。
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Number 1 Edition by Mulliner
7月9日,賓利迎來了它們的百年誕辰。為了慶祝品牌百年華誕,賓利汽車個性化定制部門 Mulliner打造了多款特別版車型,如3月推出的歐陸 GT 9號 Mulliner 特別版、4月在上海國際車展上亮相的賓利慕尚創(chuàng)造人典藏版。6月,Mulliner發(fā)布了又一款力作歐陸GT 敞篷版1號Mulliner 特別版。它是向1929年賓利 Blower 賽車1號車致敬的特別版車型,限量100輛,也是賓利百年紀念款車型系列的最后一款。
歐陸 GT 9號 Mulliner 特別版的靈感來自賓利 Blower 賽車9號車,這輛車曾由“賓利小子”最重要的成員蒂姆·伯金(Tim Birkin)爵士駕駛競逐勒芒24小時耐力賽。而歐陸GT 敞篷版1號Mulliner 特別版的靈感則來自賓利 Blower 賽車1號車,這輛車曾于1932年在布魯克蘭(Brooklands)賽道上創(chuàng)下過紀錄,同樣由蒂姆·伯金爵士駕駛,平均速度達到了約220公里/小時,該記錄保持了兩年,是賓利賽車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賓利 Blower 賽車1號車是那個年代的典范之作,是技能超群的蒂姆·伯金以及財力雄厚的賽車愛好者多蘿西·佩吉特(Dorothy Paget)兩人合作之下的結晶。當時賓利停止了對蒂姆·伯金計劃的資助,而多蘿西?佩吉特看到了這輛車的潛力,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蒂姆·伯金對賓利車進行了改裝,使用機械增壓器給進入發(fā)動機的空氣加壓,從而提高馬力。這就好比將空氣“錘進”(blow)發(fā)動機,為此蒂姆·伯金改裝的賓利車被稱作了“賓利Blower”。
歐陸GT 敞篷版1號Mulliner 特別版基于賓利歐陸GT敞篷版打造。它搭載了賓利享有盛譽的6升雙渦輪增壓W12 TSI發(fā)動機,搭配雙離合8速變速箱,換擋更快速、高效。
NEED TO KNOW
20世紀20年代,一戰(zhàn)期間航空發(fā)動機上的機械增壓器,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在汽車上。大多實驗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但英國工程師和設計師阿默斯特·維利爾斯(Amherst Villiers)找到了解決方案。他與“賓利小子”蒂姆·伯金合作開發(fā)了一款裝在發(fā)動機前部的機械增壓器,提升了動力和速度。盡管搭載機械增壓器的4 1/2升的賓利賽車在賽事中并沒有奪冠,但在法國和英國的賽道上,數(shù)次打破紀錄,創(chuàng)造了最快圈速。
歐陸GT敞篷版1號Mulliner特別版上的諸多特征體現(xiàn)了黃金時代的賽事精神。專屬的設計包括了側身上的18K鍍金標徽、帶有“1”號字樣的前格柵以及三面翻轉(zhuǎn)中控面板上源自Blower 賽車1號車的一枚活塞飾件。
歐陸GT敞篷版1號Mulliner 特別版是賓利為百年華誕打造的第三款限量版車型。跟此前的歐陸 GT 9號 Mulliner 特別版、賓利慕尚創(chuàng)造人典藏版一樣,它們都珍藏了賓利的一段獨一無二的歷史回憶。歐陸 GT 革新性的賓利三面翻轉(zhuǎn)中控面板中央的特色飾件令其更具典藏價值。12.3英寸觸摸屏安裝在可三面翻轉(zhuǎn)的裝置中,該裝置可通過按下按鈕進行翻轉(zhuǎn),分別呈現(xiàn)出精致飾面、先進的觸摸屏以及三個優(yōu)雅的模擬表盤。在歐陸 GT 9號中心表盤中央是一塊取自賓利 Blower 賽車座椅的木料,而在歐陸 GT 1號上是由賓利 Blower 賽車發(fā)動機的活塞鑄造而來的旋轉(zhuǎn)飾件。
歐陸GT敞篷版1號Mulliner 特別版的車身有兩種顏色可選,分別是祥龍紅II(Dragon Red II)、鯨魚黑(Beluga),與之搭配的是皇室紅(Claret)或鯨魚黑敞篷車頂。其他裝備包括了百年禮贊專屬套件、賓利黑色系列套件、碳纖維車身套件等。座艙主要采用了板球紅(Cricket Ball)或鯨魚黑色的真皮,輔以純黑木飾面板、18K鍍金風琴音栓式控制鍵以及Alcantara材質(zhì)的方向盤和擋桿。中控臺表面有車削花紋(Engine Spin)裝點,這種表面可以抑制反光,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頗受賽車界和航空業(yè)的青睞。中控臺還嵌入了采用與賽車表盤相同制造工藝的Jaeger 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