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茵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鄙n山麓,洱海畔,大理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詩畫般的自然風(fēng)景、四季如春的氣候孕育出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燦爛的民族風(fēng)情?!跋玛P(guān)風(fēng)、上關(guān)花、蒼山雪、洱海月”,多少人來大理只為這里的風(fēng)花雪月。
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中旬,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已入冬,多數(shù)木本植物也進(jìn)入休眠期,大理卻別有天地。此時,冬櫻花競相怒放,燦若云霞,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點蒼山等知名景點均被冬櫻花所裝扮,落櫻與蒼山、洱海相爭艷。
其中,冬櫻花開得最為明媚的地方在無量山的櫻花谷中,櫻花有神,讓這片土地流溢出爛漫與艷麗,春天從這里起步,順著無量山脈的走勢鋪展開,春光灑滿了每一寸土地。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是坐落于大理、普洱和臨滄三地交界處的山脈,以“高聳入云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為云南氣候、土壤、植物、動物南北過渡與東西交匯的地帶,保留著滇中南地區(qū)僅存的一塊原始森林。山中擁有以黑冠長臂猿、黑頸長尾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物和以長蕊木蘭、鐘萼木、紅豆杉為首的珍稀野生植物,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物種分化非常明顯的地區(qū)。2000年4月,它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為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
大多數(shù)人對無量山的直觀印象來自于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在金庸筆下,無量山山清水秀,風(fēng)光旖旎,物產(chǎn)豐富且頗具靈性,飛禽、走獸、草藥、毒蟲應(yīng)有盡有,怒放的各色山茶在月下?lián)u曳生姿,山崖上如玉龍懸空的大瀑布,注入一池清澈異常的大湖中。江湖人士云集于此,或是明爭暗斗,或是潛心修煉。段譽(yù)也是在此處初遇“神仙姐姐”。
無量山櫻花谷中所種植的其實并不全是櫻花,更多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樹,這里為普洱茶八大產(chǎn)區(qū)之一。2000年,當(dāng)?shù)夭鑸@將原來的大葉種茶替換成小葉種茶,并在茶壟上種植冬櫻花樹為茶樹遮陽。到了冬天,那些散落在墨綠色茶田里的粉色櫻花樹裊裊婷婷,煞是好看。于是,茶園管理者又從附近山上移植了更多櫻花樹栽在茶田里;同時,不斷培育櫻花苗,種在茶園的各個角落里。幾年以后,逐漸長大的櫻花樹不僅為夏日的茶樹帶來了陰涼,更為平淡的冬日帶來了別樣的景致。久而久之,雖然這里是茶園,但大家習(xí)慣稱其為“櫻花谷”。
據(jù)介紹,櫻花谷的櫻花樹超過了1萬棵。每年11月底到12月初,是“櫻花谷”的櫻花開得最好的時節(jié)。此時的無量山以碧綠的茶樹為底色,點綴紅色的櫻花,綻放出一種不同凡間煙火的美感,吸引來無數(shù)游人,茶園的旅游收入反而超過了其主業(yè)收入。
無量山的櫻花就是本地品種,只在冬季開放,因此也被稱為冬櫻花。從時間上看,櫻花的生命非常短暫。所謂“櫻花7日”,說的就是一朵櫻花最美的時間只有7天,整株櫻花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由此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櫻花谷的櫻花從11月底開到12月,花期不過25天左右。至于具體的開花時間,還得依據(jù)地理環(huán)境特點而定。在無量山中,最先開放的是位于最高海拔的那些櫻花,在當(dāng)?shù)厝诵哪恐校瑱鸦ň褪谴禾斓男攀?,櫻花谷也是“春天最早到達(dá)的地方”。
一入櫻花谷,游人就會被綠野中五彩繽紛的櫻花所吸引?!靶@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dāng)游?!?2月的無量山滿園茶香,櫻花爛漫,一株株怒放的冬櫻花點綴于千畝茶園中,翠綠的茶葉映襯著如霞似火的粉色櫻花,宛若色彩濃郁的風(fēng)景油畫。
由于無量山地處紅河流域,緯度相對偏南,充足的水汽遇上陽光,造就了晨起多霧的景象。這一狀況在冬季尤其明顯,所以櫻花盛開的時候,最容易遇到晨霧。站在高處望去,云霧繚繞的茶園里,粉紅與新綠交織,若隱若現(xiàn),滿樹云櫻猶如在茶園層層梯田造就的五線譜上輕輕躍動,譜寫著綠茶和紅櫻相守的浪漫樂章。
徜徉在櫻花樹下,一枝枝櫻紅嫵媚地伸展著腰肢,一抹抹嫣紅流韻橫生。那櫻花,一樹樹,一枝枝,一串串,全開的,半開的,含苞的,綻放在枝頭,盡情張揚著生命的活力。
無量山是個多民族聚居區(qū),當(dāng)?shù)厝四芨枭莆瑁勄檎f愛時要對山歌,婚喪嫁娶時要打歌,宴請賓朋上跳菜,不管用什么方式,總是能把歌舞、飲食、娛樂與文化融為一體,以此表達(dá)感情,抒發(fā)情懷。其中,跳菜是當(dāng)?shù)刈罹咛厣囊豁椈顒?。在冬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如果有幸欣賞到南澗跳菜的風(fēng)采,可謂錦上添花。
隨著牛角聲響起,跳菜隊、打歌隊從茶園里走來。牛角聲剛落,彝族民間樂器依次響起,回蕩在山里。不過,這些都是引子,只為引出跳菜。跳菜也叫抬菜,它是彝族民間獨特的上菜方式和最高的宴客禮儀,即跳著上菜,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舞蹈、音樂、雜技與飲食完美結(jié)合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
據(jù)傳,跳菜源于母系氏族社會,興盛于唐,是古彝民敬奉帝王時在宮中跳的一種舞蹈,后來演化出舞臺跳菜和實地跳菜。顧名思義,舞臺跳菜就是在舞臺上以表演為主的跳菜,又叫表演跳菜;實地跳菜則用于實際生活,又叫宴席跳菜,在重大活動和慶典中,為了表示喜慶和增加歡樂氣氛。
看過茶園中的舞臺跳菜其實還不過癮,真正好看的是實地跳菜。這是因為舞臺跳菜用的只是道具,而宴席跳菜用的是“真槍實彈”,稍不小心或者技術(shù)不佳,摔跤、掉盤、出洋相,都有可能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