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元 張小艷
【摘要】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有了極大的提升,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模式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課堂互動的質量有待提升;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選擇和整合能力不足,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升。若不及時反思這些問題并采取措施,那么大學英語課堂將很快失去其吸引力,進而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在教育信息化技術的助力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關注,并且在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得到了試行且初見成效,那么,如何有效地運用混合式教學來為今后的英語教學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呢?這一問題值得思考和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堂互動
【作者簡介】趙元元(1983.11-),女,漢族,河南西華人,信息工程大學外語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漢互譯;張小艷(1982.08-),女,漢族,河南魯山人,信息工程大學外語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及外國語言學。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被應用到高校的教育教學之中,是教育事業(yè)歷史性的進步和發(fā)展。龐雜而多樣的學習資源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感到迷失;形式單一而缺乏靈活性的課堂互動,也很難再提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學生的多元化、移動化和個性化英語學習需求卻日漸凸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點,在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中經過試行,已初見成效。那么,如何利用這一模式帶來的利好,來有效推動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呢?這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現存問題
盡管近年來,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在教學中也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重視,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的課堂參與和互動質量不高,英語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提升有限;一些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相對固定,缺乏變化;部分教師無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對教材和線上資源的整合能力不足,或者是在教學設計方面存在短板。1.課堂上知識傳授比重較大,對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不足。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仍然有不少教師花費很大的精力來進行知識講授,壓縮了對學生進行英語技能訓練和能力素養(yǎng)提升的時間;有一定的課堂互動,但是始終無法深入。2.教學模式和形式相對固定,缺乏多元性和靈活性。部分老師傾向于沿用現有的教學模式,在探索新模式方面的積極性不高??释麑W習新的教育技術和嘗試搭建教學平臺,但了解不夠充分,無法嫻熟地使用。3.教師在甄選和整合教材和線上資源方面能力有待提升。教學資源的匱乏會限制教學內容,但是教學資源太過豐富,選擇太多,也會讓人無所適從。所以,如何從龐雜的資源中篩選、整合和利用這些資源,服務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也是教師們面臨的一個難題。
二、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中現有問題的思考
在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技術融合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銜接線上和線下教學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值得深思。先了解國內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的最新的動向,以及社會發(fā)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變化,借鑒走在改革前列的其他高校的教學模式改革,對本校的大學英語課程進行總體規(guī)劃。
1.改變知識傳授的形式和場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知識學習十分重要,是學生技能培養(yǎng)和能力提升的基礎,但是傳授知識的形式和場合卻可以改變。利用教育技術和平臺,可以把課堂上的知識講授調整到課前,以微課或校園慕課的形式加以呈現,讓學生進行線上自主學習,從而把課堂留給技能訓練和能力提升。2.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注重提升師生、生生互動的質量。積極學習和掌握新的教育信息技術,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學習心理和需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更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消除學生的恐懼和焦慮心理,鼓勵學生從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同時關注學生個體的學習過程和心理變化,并予以引導和幫助,確保其知識、能力和情感得到全面發(fā)展。3.提升教師對教學資源的甄選、整合和設計能力,優(yōu)化教學內容。課程內容也要隨課堂模式的變化而進行調整,要求教師要對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借助多媒體技術搭建現代化的學習平臺,合理規(guī)劃線上學習和線下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幫助學生設計學習路徑,并且根據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
三、改進現有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一些想法
1.校內外師資融合,壯大教學團隊。根據教學需要,可以聘請某一領域或行業(yè)的外來專家教授,利用教學平臺進行直播、錄播和現場講座等形式進行教學;鼓勵教學團隊參加師資培訓班以及教學研討會等活動,不斷吸收和借鑒業(yè)界的先進理念和成果,確保團隊的持續(xù)發(fā)展和壯大。2.提供豐富多元化的英語學習和使用場所??梢蕴峁嶓w的英語教學場所,也可以推薦和提供網絡虛擬的學習平臺。鼓勵學生參加英語俱樂部、社團、國內外的重大英語賽事、重大涉外活動等,也可以引導學員積極探索和使用現有的網絡學習平臺和移動終端,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多元化需要和訴求,幫助學生更快更主動地融入人機協同的生態(tài)學習環(huán)境中,適應已經到來的智慧教育、智慧學習的新時代。
四、結語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尤其是智慧教育和智慧學習已經逐步成為現實的今天,探索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那么,高校要開展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所需的硬件設施、技術保障、師資準備是否已經成熟到位了呢?面對先進技術賦能教育背景下的新型生態(tài)學習環(huán)境,大學生們是否已經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做好了準備呢?這些問題留待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吳瓊.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2):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