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
【摘 要】高職學生儀容儀表的現(xiàn)狀及成因;制定規(guī)范,約束行為,開設課程,引導正確審美觀;開展活動,加強教育,著重剛柔并濟,家校合力,培養(yǎng)青春、陽光、自信的高職生。
【關鍵詞】儀容儀表;剛柔并濟;管理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講“禮”重“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禮儀素質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儀容儀表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禮儀素養(yǎng),是人們交往中的“第一形象”。作為一名高職生,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能展現(xiàn)青春朝氣。
一、高職學生著裝儀表的現(xiàn)狀及成因
如今高職學生出現(xiàn)了染發(fā),燙發(fā),濃妝艷抹,穿奇裝異服等現(xiàn)象,給學校德育工作和校風建設帶來了挑戰(zhàn),針對這些現(xiàn)象,各校都推出了儀容儀表的禁令,對學生的著裝、儀表明令禁止,“一禁了之”是最容易的管理方式,但效果甚微。其現(xiàn)狀成因,主要為以下幾方面:
1、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大影響。有的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生活保障,而忽略了禮儀教育,有的家長忙于事業(yè),疏于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溝通,長此以往容易使孩子沾染社會不良習氣。還有的家長,自己的儀容儀表、行為舉止也不得體,家長具有很大的的示范作用,家庭教育不當,往往是孩子不守規(guī)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學校原因
由于教育體制所局限,我們目前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弊端。禮儀教育應是從小接受的教育,而現(xiàn)在的家長從小關注的更多的是學習,忽略了最重要的禮儀規(guī)范。同時教育大道理講得多,實踐訓練少,德育過大、過空、過泛,難以入耳、入腦、入心。
3、社會原因
如今的社會處于變革和各種矛盾交融在一起的社會,信息量大,社會化和多元化趨勢明顯,真善美和假惡丑充溢著網(wǎng)絡,使人眼花繚亂,分辨不出真?zhèn)?,因而會使入世淺薄的學生上當受騙,把錯誤的儀容儀表作為時尚。
4、個人原因
高職學生每天都會吸收很多信息,他們的儀容儀表也在追求個性,學生會效仿流行的美,但缺乏正確的審美能力,一味追求個性,而沒有真正思考過是否得體。同時這些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較明顯,對校園禁令很抵觸。
二、對策探索
我們正確認識問題的成因,努力尋找對策,讓學生在清新、陽光的校園中學習和成長。
1、制定禮儀規(guī)范,約束學生行為
在著裝儀表的管理中,我覺得制定相關的規(guī)定是很有必要的,對學生起到約束作用??梢灾贫ā岸Y儀規(guī)范細則”來代替“校園禁令”,并且在措辭上,可使用“請”來代替“禁止”。要真正改善現(xiàn)狀,光靠制度的“剛性”,治標不治本,還需要“柔性”管理,以“教育為先,育人為本”為出發(fā)點,剛柔并濟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形象。
2、開設禮儀課程,引導正確審美觀
我國古代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中寫道:“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笨梢妼W校開設禮儀課是很有必要的。我校在勞動禮儀時也會傳授一些禮儀知識,作為每學年必修課程,其課程以“禮儀規(guī)范細則”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大綱和校本教材,每學年的課程不同,逐步提高要求。
禮儀課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問題,加強自身及學生對各類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文學、藝術方面的興趣愛好,如文學、戲劇、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旅游等。在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丑惡現(xiàn)象,在生活中多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傳播美,不但自身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還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對美的感受,從而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禮儀,形成正確的審美觀。考核著重考查學生的儀容儀表、禮儀規(guī)范??傇u包括學生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50%。平時成績由任課老師、班主任、全班同學及家長依據(jù)考核評分表共同打分,以此強化學生的禮儀意識。
3、開展系列活動,加強禮儀教育
除了開設課程,課外還需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禮儀活動,把課程教育轉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如禮儀知識競賽、演講、辯論賽、美容知識講座和著裝藝術講座等。班主任可充分利用每周的班會活動,針對禮儀開展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各班還可開展“禮儀形象大使”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評出5人,負責檢查班級同學在禮儀方面的情況,學校每學期評比“禮儀標兵”和“禮儀班級”,通過評比,嚴格要求學生的儀容儀表、一言一行。通過常態(tài)化,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4、家校聯(lián)合,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管理還需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召開家長會、網(wǎng)絡、電話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新生入學時召開新生家長會,可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讓他們了解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儀容儀表的要求,希望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同時家長和老師做好著裝儀表的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與家長聯(lián)系,告知學校的具體要求和學生動態(tài),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與學校形成合力,達到規(guī)范孩子禮儀的目的。
通過剛柔并濟、家校合力的管理,而非單一的“校園禁令”,讓學生真正愿意去做,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名青春、陽光、自信的高職生。
參考文獻
[1]龐榮.高職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徑[J].成功(教育),2008(6):246-247.
[2]周與秀.教師禮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文學教育(中),2010(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