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巧玲 魏旭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和辦學設施逐步發(fā)展,各項資金流向高校迅速提升,高等教育辦學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日顯突出。然而,與此同時,我國高等院校預算績效評價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資金的投入與產(chǎn)出不相符,學生培養(yǎng)成本膨脹,負債率偏高,資金使用率不高等等。在這種狀況下,既要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又要完成特定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目標,有必要對我國高等學校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仍需要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資金的使用率。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un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chool-running facilities, the flow of fund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rapidly increased,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budget perform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For example,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funds are not consistent, the cost of student training is expanding, the debt ratio is high,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unds is not high.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various tasks and achieve specific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budg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use rate of funds.
關鍵詞:高等院校;預算評價機制;預算績效管理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budget evaluation mechanism;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812.45?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4-0003-03
0? 引言
高等教育在各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等方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國家創(chuàng)新的主要來源。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體,其預算績效評估貫穿整個預算分配、使用和決算的過程,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預算績效不單是預算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還是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大革命。如美國的《政府績效與成果法》、澳大利亞的《計劃管理與預算》和新西蘭的《公共財政法》等,這些法案都強烈要求公共部門轉(zhuǎn)變預算模式,也就是從傳統(tǒng)的“基數(shù)+增長”的增量績效預算轉(zhuǎn)向更加注重績效、注重結(jié)果的預算績效。我國歷來重視公共部門預算績效管理,自2003年中央提出“建立績效預算評價體系”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政府部門機構(gòu)均開展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性工作,為了加強對預算績效考評工作的規(guī)范化指導,財政部先后出臺了《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財預[2005]86號)、《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財預[2011]416號),要求進一步推進財政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并強化預算支出的效率。
國外對高等教育績效預算評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2004年,David Draper &Mark Gittoes(2004)從實證或統(tǒng)計的角度分析了績效指標設計在英國大學預算績效中的作用和功能,并針對重大問題提出了建議,認為擴大高等教育機構(gòu)的自主權(quán)應促進高等教育資金來源的多樣化,促進高校財務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此同時,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gòu)之間的聯(lián)系需要進行重組,以確保高等教育機構(gòu)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能力,以滿足公共利益的需求。該報告還表明政府與高等院校之間的關系中,政府應扮演的關鍵角色,主要有:撥款人、策劃人、資產(chǎn)所有人、合作伙伴等。而我國對高校預算績效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績效理論、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及預算績效評價方法(夏丹,杜國良,2019)。
1? 預算績效評價機制在高校預算管理中作用
預算績效評估機制在高校預算管理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有針對性的目標系統(tǒng)評估預算的執(zhí)行和完成情況,通過合理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評估,并檢查高等教育和內(nèi)部事務機構(gòu),可發(fā)現(xiàn)各部門的績效目標是否得到滿足,獎懲是否公正,是否發(fā)揮獎勵作用??冃гu價是加強高等院校預算管理的需要,使高等院校實現(xiàn)有效的激勵機制,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績效評價指標和方法,才能更好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發(fā)展,保證高等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