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思思
(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在我國小學教學過程中,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當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通過建立自主課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夠更加積極的發(fā)揮出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選擇開設自主課堂時應當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斷發(fā)揮自身潛力,利用更深層次思維對于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學生也能在興趣驅動下繼續(xù)學習語文內容。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當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困難時,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與交流,不斷鼓勵學生能夠勇敢說出自己想法。在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下,學生能更加積極學習、大膽探索,在收獲知識同時也樹立自身對學習信心,同時還能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意愿,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
語文教學中想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忱,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利用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思維而更加活躍,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時積極思考。在提高自身語文學習水平同時,還能提高對學習的探索能力。在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多媒體軟件能夠將視頻、圖像、聲音融為一體,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軟件,可以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都能保證高度注意力,并且主動、積極思考多媒體所提供給學生的內容[2]。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學習內容,幫助他們突破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使他們能夠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繼續(xù)學習。比如在學習《觀潮》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觀潮有關視頻,視頻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刺激,讓學生更加近距離體會來潮時的壯觀景象,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教學情境,學生可以主動去閱讀學習內容,對潮來之前、來之時、潮過后等多個景象進行分析,體會到潮來潮去、奔騰西去整個過程,使學生對錢塘觀大潮的壯觀景象有更深刻的體驗[3]。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需要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出對應的表演情境,使學生能夠從行為到思維進行統(tǒng)一,也對課文理解更加深刻。學生可以通過表演方式將角色特點表現出來,所以通過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掌握課文內容。比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古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學、自讀故事內容,鼓勵他們不斷開設想象力,通過自己的理解表演出古詩的情境,并且設計出符合孟浩然與作者對話內容。通過表演,學生能夠將古詩的情感與內容直接賦予到人物中,學生可以大膽發(fā)揮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利用表演,學生能夠對古詩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學生也能從中體會到朋友之間惜別之情,最終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與感悟。
在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還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最終更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多種問題。對于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實現不同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fā)學生學習靈感,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入的分析課文內容,最終獲得更好體會。在開展小組成員活動時,他們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共同突破學習中的困難[4]。比如在學習《蝙蝠與雷達》這篇課程時,教師想讓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蝙蝠在飛行過程中利用超聲波導飛、飛機雷達導航工作原理等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課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學生們可以根據所學內容深入討論,深刻的了解到蝙蝠在夜間飛行過程中會巧妙躲避障礙物的實際原因,從而明白雷達與蝙蝠在夜間探路原理,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需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之外,在課下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計豐富課外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全面展示自身特長,并且從中切身體會到語文知識強大力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可以安排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編、自演劇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表演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語文學習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友情、親情、家庭、學校有關的主題作文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其中,并且選出優(yōu)秀作文展示在學校的展示欄中。通過豐富多彩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加勇敢的表現自我,通過比賽逐漸提高自身語言表達、作文寫作等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綜合實力[5]。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放在教育的首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確定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身的看法,加強學生之間交流與活動,并且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通過這些方法,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最終在興趣的驅動下使他們更加愿意主動學習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