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林,張曉明,李 寧,朱 可,張鯤鵬,齊清會
上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臨床常表現(xiàn)為腰痛、尿頻、尿痛、絞痛,排尿困難甚至血尿或尿潴留等,診斷方法主要有X線、B超、CT等[1-2]。當結石直徑小于2.0 cm時,臨床優(yōu)先考慮選擇體外沖擊波碎石[3-4]。但臨床研究也發(fā)現(xiàn),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并發(fā)癥較多,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疼痛、尿血等,有時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減緩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近年來,我國學者在中醫(yī)藥治療泌尿系結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5]。本研究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與傳統(tǒng)中醫(yī)藥相結合,探究兩者結合是否能夠提高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 889例患者,按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共857例被納入。按治療方式回顧性分為單純體外沖擊波碎石(對照組)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治療組),對照組366例,治療組491例。對照組366例,其中男229例,女137例;年齡17~65歲,平均(53.82±6.23)歲,結石直徑0.5~2.0 cm,平均(1.33±0.15) cm。治療組491例,其中男282例,女209例;年齡15~65歲,平均(52.78±6.45)歲,結石直徑0.5~2.0 cm,平均(1.26±0.17) cm。兩組性別、年齡、結石大小等無顯著差異(P>0.05)。
1.2 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6]及《泌尿系結石》中相關診斷標準制定。(1)有典型的病史和癥狀;(2)有典型的結石體征;(3)經(jīng)X線、超聲、尿液檢查等符合診斷;(4)排除嚴重心、腎等其他疾病。
納入標準:(1)年齡15~70歲;(2)結石直徑>0.5 cm ,<2.0 cm。
排除標準:(1)結石以下尿路梗阻;(2)孕婦;(3)高危病人及合并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糖尿病未控制(12例);(4)合并遠端的腔道梗阻或尿路畸形;(5)感染嚴重或急性感染(5例);(6)肥胖定位困難(13例);(7)合并有惡性腫瘤;(8)巨大結石;同一部位輸尿管結石;嚴重腎積水1 年以上無變化;(9)帶有心臟起搏器(2例)。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術前常規(guī)檢查肝腎功能、血凝、血常規(guī)等。囑患者精神放松,適量增加飲水量,并給予抗感染、止痛、解痙攣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采用多尼爾“小王子”體外碎石機(Dornier Compact Delta),治療能量設置Ⅰ-Ⅴ級。按照患者的體質、胖瘦程度以及結石質地、大小等,對體外沖擊波的次數(shù)加以設置,一般2000~3000次左右,治療時間30~40 min。對結石粉碎的具體情況及位置進行仔細觀察,給予必要的位置調整。對血壓以及脈搏進行全過程監(jiān)測,必要時給予止痛、補液等治療。術后適當臥床休息,適度增加飲水量、多排尿,并收集排出的結石標本。術后3~7天復查。若同一部位結石7天后X線、超聲檢查未有變化,或仍有較大結石,需間隔1~2 周行第2次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同一部位最多3次,3次治療后無效,推薦行微創(chuàng)手術。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排石湯口服。組成:金錢草30 g,海金沙15 g,雞內金15 g,白茅根20 g,瞿麥10 g,滑石15 g,通草10 g,石韋10 g,穿山甲10 g,虎杖10 g,王不留行15 g,牛膝12 g,青皮10 g,沉香10 g。辨證加減,每日1劑,分早晚2次,每次100 mL。14 d為一療程。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一個療程后判定療效。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完全排出,經(jīng)X線檢查或超聲檢查顯示結石陰影消失;有效: 臨床癥狀消失,部分結石排出,經(jīng)X線檢查或者超聲檢查顯示結石陰影縮小,位置下移;無效:臨床癥狀未消失,經(jīng)X線檢查或者超聲檢查顯示結石陰影無明顯變化??傆行?(治愈+有效)。(2)住院天數(shù);需要體外沖擊波治療次數(shù);腹痛減輕時間;肉眼血尿消失時間。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連續(xù)性資料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愈、有效人數(shù)明顯增加,總有效率明顯提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及總有效率比較
2.2 觀察指標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住院天數(shù)有縮短,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腹痛時間明顯縮短,肉眼血尿消失時間明顯縮短,平均碎石治療次數(shù)明顯減少(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觀察指標比較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因安全、有效、創(chuàng)傷少,病人痛苦小,恢復快,可短期內重復治療,不良反應較少,在治療泌尿系結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7-8]。體外沖擊波導致組織損傷,產(chǎn)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常表現(xiàn)為腰痛、腰酸、感染等[9]。上尿路結石因結石部位不同,結石的大小、質地各異,且形態(tài)不規(guī)則,體外碎石后會形成很多細小的結石顆粒,大部分結石會沿尿路排出。對于一些相對較大的結石顆粒,在排出過程中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對腎臟、輸尿管都會造成損傷。對于這些結石,即使再次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也難以排出[10-11]。而中藥在治療泌尿系結石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體外沖擊波碎石的不足。
泌尿系結石屬祖國醫(yī)學“石淋”“血淋”“腰痛”范疇。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癥,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絞痛難忍。《諸病源候論·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其病之狀,小便則莖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從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悶絕”。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由嗜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濕熱,下注膀胱;或下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濕熱蘊積,尿液受其煎熬,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砂石,則為石淋。本研究采用中藥方劑排石湯,方劑中金錢草利水瀉熱,海金沙通淋化石,通草清濕利水,石葦瀉熱通淋,王不留行利尿活血,滑石清熱祛濕,瞿麥破血通經(jīng),雞內金軟堅化石,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穿山甲、虎杖、牛膝活血軟堅,青皮、沉香理氣導滯。諸藥合用,可共奏通淋、祛濕及益氣之功效[12-13]。現(xiàn)代中藥研究發(fā)現(xiàn),海金沙可溶解含鈣成分泌尿系結石,通草可保護腎臟腎小管功能,金錢草可促進輸尿管蠕動,雞內金可降低尿液中鈣含量[14]。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上尿路結石較單純體外沖擊波碎石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增加。平均碎石次數(shù)明顯減少,腹痛時間明顯縮短,肉眼血尿消失時間明顯縮短。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上尿路結石能顯著提高治療上尿路結石的療效,減少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次數(shù),減輕體外碎石術后并發(fā)癥,具有臨床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