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娛
(江西省宜豐縣澄塘中心小學,江西 宜春 336303)
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進程較為迅速,英語的普遍性和實用性已經日益的占據了大家的教育視野,但結合實際學習情況來看,在課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學的很多方面仍值得我們去思考與開發(fā),讓不斷優(yōu)化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教育發(fā)展,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悟與思考,從本質上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教學絕非單純的單詞、句型或者語法教學,雖然其在整體語言學習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但卻不能一味的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與手段。因為如果這樣容易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偏差,前些年“應試英語”和“啞巴英語”的情況屢見不鮮,基于如此舉步維艱的境地,英語教育閱讀教學模式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作為重點,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1]。
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應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英語語感為主,不能僅局限于逐字、逐詞、逐句的教學和繁瑣的語法學習上,應結合新穎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告別以往教學中的機械化知識導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全面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具有多維度、科學性、趣味性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讓興趣成為學生們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營造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材中的閱讀課文多為圖文并茂,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來捕捉來自課文配圖中所傳遞表達出的語言信息,從而自主嘗試概況課文大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輔以教師有效的指導與講解,讓學生知道所學內容的中心思想,讓學生跟隨著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進行自主預習。并能通過借助教學輔助材料的幫助,讓學生做足課前準備,從本質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充分的課前準備,更有助于學生良好的運用已掌握的英語學習技巧和知識儲備,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初步理解,帶著自己預習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課堂學習,更加有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讓英語課堂不再乏味,反而更具有靈活性和生動性[2]。
在高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文章的形式多為小短文來呈現(xiàn)。主題都是圍繞一個小話題而展開,并且都配有生動精致的圖片。所以,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可以將課堂導入的設計層次放寬,以生活實際情境作為基石,讓“情景劇、快問快答、說唱”等充滿開放性和戲劇性的導入方式在最短時間內抓住學生的眼球,使用簡單易懂的英語詞句來構設出較好的語境,突出閱讀文章中的重點、難點,為進一步進行閱讀學習做好準備。同時,無論是生動有趣的課件、動態(tài)視頻,還是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都是在集中訓練學生根據文中關鍵詞理解文意的能力。在不斷的學習中,實踐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注意并挖掘各個句子中的深層寓意,體驗各句子與文章主旨間所存在的聯(lián)系。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滲透。讓每一個來自英語知識體系中的信息點,都能在教師的深入指導中轉變成更加貼近于生活的學習關注點。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對國外文化知識的了解,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多多鼓勵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多查相關資料,增進學生對使用英語的國家的氣候、地理、文化背景及歷史等諸多方面的了解。因為除語感語法和學習技巧外,建立完善的英語學習認知策略十分重要,通過猜詞義、理解分析、推理歸納等閱讀方式與策略來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3]。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在英語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基本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和能力目標。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仍可以為學生的下一步發(fā)展提出新的拓展練習。如,引導學生自行復述文章,通過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對于課文的復述,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英語語言的表達和組織能力;再如,學生可以透過總結文意,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藏于文中的點題閃光點,選取對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的主要內容作為話題,引導學生探索思考,并展開討論,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習印象。良好的拓展延伸練習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內容,更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分析、探討并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面能力[4]。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是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英語閱讀能力,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與方法的關鍵途徑。所以,在小學英語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并發(fā)現(xiàn)總結,建立成熟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強英語閱讀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提升英語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