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梅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朱公小學,四川 巴中 635600)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英語的情緒,教師要學會引導小學生對英語學科產(chǎn)生興趣,畢竟還是那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小學生沒有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無論教師強制要求他們背多少單詞,記多少英語文章,都是無濟于事,反而還會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抵觸心理。因此,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反應得到反饋,由此探討出適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教學方法。
本篇中多次提及“興趣”二字,不可否認,興趣的確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這個群體容易對新事物產(chǎn)生好奇感,英語學科相較于語文數(shù)學是比較晚接觸的,他們對于英語學科的感覺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興趣很容易培養(yǎng)出來。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興趣呢?小學生還是一個稚嫩的階段,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喜歡看電視,尤其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段,他們更偏向動畫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動畫片這一點,再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每周選出一兩節(jié)課給學生們播放英文動畫片,一般來說,學生都會十分感興趣。這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聽力,而且一些愛好英語的學生還會去學習動畫片里的口語,這還有利于學生提高口語能力。
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是考試得分,更是為了能夠與外國人流利地進行對話交流,這就需要教師上課時教會學生如何聽懂外國人說話以及如何與外國人對話。教師上課時中英文混合使用,最初是大部分使用中文教學,時間久一點就可以使用英文多一些,而且在使用英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好搭配肢體語言,比如講到運動會時,教師可以做出跑步、跳躍的動作,給學生一個適應期,逐漸地,學生開始從中文學習英語變成英文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學生聽力和肢體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城市里,許多小學生就開始與外國人接觸,通過這種日常滲透法,可以是學生與外國人之間的溝通變得順暢許多。雖然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但是啟蒙十分重要,學習英語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對學生將來學習英語也是很有意義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地方都會看到英語,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安全出口有“exit”,大多數(shù)景區(qū)里都是中英文一起介紹景點,大城市里路標隨處可見英文……英語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們尋找身邊有哪些含有英文的地方,哪些地方的英文最多,并且記錄下來。如果教師向學生提出第二天上英語課要聽寫單詞的強制要求,學生們大多內心都是不情愿的,這就容易造成死讀書、讀死書的局面。觀察生活中的英語也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真正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在今后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著重向學生講解日常需要用到的詞匯,使學生學習英語能夠用到實處。
學習英語不只是掌握詞匯這么簡單,首先,詞匯是點,是基礎,是泥土,是營養(yǎng);語法是線,是枝干;句子是枝葉;文章是面,是大樹。要想將小樹苗培養(yǎng)成一棵大樹,基礎必須扎實。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入門,人們講話最初都是用一個詞來形容事物的,后來才開始用句子。詞匯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其次是語法,語法簡直是太重要了,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語法是將基礎的詞匯連接在一起的橋梁,只要跨過這座橋,學生就能突破局限停留在詞匯的程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詞匯加上語法基本上就構成了句子,而在學英語、用英語的過程中,溝通交流正是一句一句的語言,不斷熟悉語法和句子,就能很好地將英語用于人際交往中。另外,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由點到面的方法無非就是在慢慢深入,循序漸進,是學生在一個基礎上掌握新的東西后再逐漸加以學習新的東西,逐漸使學生成長為大樹。
許多學生不喜歡英語課是因為他們覺得英語課乏味枯燥,教師講的英語聽不懂,干脆就選擇自我放棄。教師平時要觀察學生學習英語的情緒,一旦出現(xiàn)學生對英語喪失信心的情況,就應該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負面情緒在學習英語中千萬不能持續(xù)太久,教師可以采取活躍課堂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活躍度與熱情。上課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做一些小游戲,例如英語詞語接龍、組織英文歌對唱、利用英文進行辯論賽等等。小學生喜歡這些小游戲,在課前的準備就會比做課后作業(yè)積極許多,課堂氣氛也會隨著學生做游戲活躍起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又會重拾信心,從而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更多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發(fā)一些小獎品給游戲獲勝的學生,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也給予失敗的學生鼓勵,讓他們依舊保持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般來說,班級中總有幾個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與這些成績好的學生一起帶領英語較差的學生,最終實現(xiàn)大部分甚至全部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教師可以依據(jù)成績高低,在成績較差的學生附近安排一兩個成績較好的學生,這樣使大家相互進步,相互學習。教師不僅是安排位置這一任務,還要協(xié)助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更是要著重注意成績較差的學生,時刻關注他們的成績變化,同時還要保證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成績不要下滑,這是三方面同時進行的方法,也是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這是教學方法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的教學方法是依據(jù)學生對英語的感興趣程度改變的,當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明顯興趣時,教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繼續(xù)保持這種興趣;當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時,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恢復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在給學生做思想工作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小學生自尊心比較重,教師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學生排斥教師的現(xiàn)象。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與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掌握多種方法,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