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容
(重慶市黔江區(qū)城南小學,重慶 409000)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個方面都還沒有發(fā)育完全,思想性格也只是才剛剛有了雛形。這就意味著,如果在這個時候改正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思想,還是很容易的。孩子的教育主要靠兩部分:一是家長,二是學校。留守兒童就證明了家長缺乏了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就需要學校特別是班主任,在這方面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這些留守兒童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留守兒童現在已經是一個社會焦點問題。首先是留守兒童的數量龐大。在農村學生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或者曾經是留守兒童。其次是留守兒童造成的社會影響,留守兒童數量過多,一定程度上或造成社會的恐慌和躁動,影響安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雖然農村在飛速的發(fā)展,但是同城市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農村的人們?yōu)榱双@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大多人都選擇外出務工。一般都是父母外出務工,留下孩子在農村生活,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之類的。雖然還是有祖輩的關愛,但畢竟孩子最需要的還是來自父母的關愛。有些時候,父母幾個月、幾年才回來一次,還有的家長偶爾打一次電話,在成長階段,留守兒童極度的缺愛。
雖然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但畢竟年齡的界限在那里。很多時候,祖輩并不能了解孩子們想要的是什么,不能直接關心到他們心靈的深處。再加上農村的老人知識程度有限,有些時候,不太能照顧到孩子的感受。大部分的爺爺奶奶對留守兒童都采取一種溺愛的態(tài)度,讓其自由發(fā)展。正是由于這樣的不加約束,沒有從小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有一個正確的教導,告訴他們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才不會在以后走上不法的道路。在那些留守兒童犯罪的案例中,通過對他們的詢問會發(fā)現,大部分的孩子連基本的常識和法律意識都沒有,因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而將自己的人生葬送。
由于留守兒童問題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有些家長就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遠離留守兒童,長期灌輸這樣的觀念,導致留守兒童身邊的同學對他們都是一種疏離、漠視的態(tài)度,有的還會直接做一些歧視的行為,比如語言或者是行為攻擊,對這些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影響他們以后的成長。
1.對每個留守兒童心里有數。小學的時候,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核心。一個班級能否有良好的班風,關鍵都在班主任的建設和管理。對于留守兒童,班主任首先就應該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對每一個孩子都采取平等公正的態(tài)度,無論他是否是留守兒童。其次,作為班主任,在對留守兒童管理之前,應該先對留守兒童的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特別是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性格特征以及相關的原因之類的。對每一個留守兒童在心里都應該有數,在以后管理的時候,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聯系父母對孩子關心問候。對留守兒童最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就是直接聯系父母對孩子關心問候。父母外出務工成為兒童缺愛的原因,從父母這一邊沒有辦法及時的了解到孩子的情況,那么作為另一方的學校就應該主動地讓父母去了解。小學階段,班主任的工作中心是在學生身上,以人為本。所以班主任應該擔當起這個重任,主動聯系他們的父母,告知他們孩子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希望父母能夠經常對自己的孩子關心和問候。既然無法陪在身邊,口頭上的叮嚀就是必不可少的。由班主任做主動的角色,成為父母和留守兒童溝通的橋梁。
3.班主任恰當表現關愛。如果班主任在聯系留守兒童父母后發(fā)現,父母依舊不能保證對孩子的關心和問候的話,班主任就可以做半個“監(jiān)護人”的角色。因為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就是班級的大家長,要對所有的事情負責,對所有的孩子進行照顧。所以在這種時候,班主任的家長職能就可以發(fā)揮作用。從語言、行為上表現出對這些孩子們的關心,從精神上進行關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兒童的心理比較敏感和脆弱,關愛要適當,不要傷害到留守兒童的自尊。
1.不時進行談心、問話。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家長,在空閑的時候,可以主動地向這些留守兒童邀請談話溝通。談話的內容可以是對他們學習情況的了解,對現在生活狀況的問候,最近天氣變化需要他們多加注意的噓寒問暖之類的話。越是平凡的話越是能打動人。經常地跟這些孩子多交流,注意自身的面部和肢體表情,多給予鼓勵性和沒有攻擊性的信息給他們,讓他們在談心的過程中,放下心里的防備,融入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中來。
2.同隔代監(jiān)護人聯系交流、家訪。父母不在身旁,爺爺奶奶就擔起了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的身份。雖然平常的生活基本不用擔心,但是始終年齡差距還是帶來了巨大的思想和語言代溝。班主任可以從家訪入手,直接同隔代監(jiān)護人交流,同他們溝通教育孩子的方法,勸誡他們不可過度地溺愛,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狀況?;獯鷾?,讓他們監(jiān)護孩子的時候考慮周全,讓這些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1.開展班級教育活動。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和管理者,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對于留守兒童,從小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樹立正確的理念。所以,在班級里可以多開展教育活動、情感交流活動,讓那些留守兒童可以上來傾訴自己的想法,讓周圍同學改觀對他們的印象。班主任也應該多給學生講述正確對待留守兒童的觀念,及時糾正那些不好的念頭。
2.構建和諧互助友愛的班級。好的班風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當加強對班風的建設。友好的班級群體能夠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周圍人的溫暖,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可以在平常的時候,多開展班級活動、游戲、或者是公益活動、郊游野炊這類的群體活動,主動讓留守兒童融入進班集體,同社會漸漸接軌,正常生活。
在小學階段,留守兒童的問題值得每一個人的重視,不論是父母還是學校的責任和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學校方的班主任,應該承擔起教育留守兒童的核心角色,讓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