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
(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qū)湯池鎮(zhèn)中心小學,遼寧 丹東 118303)
小學是學生進入學習生涯最基礎的階段,為了培養(yǎng)素質好、懂文明、講禮貌,適合社會發(fā)展潮流的優(yōu)質人才,可以從小抓起,在小學階段開設思想品德課程,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進小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有較強的責任感,而一切優(yōu)秀表現都應建立在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上。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思想品德課程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需要將課程教學意義落實到具體教學中,回歸生活化。
我國很多地區(qū)的小學對思想品德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思想品德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具體表現在課程教學過于形式化,再加上部分學校思想品德任課教師并非專業(yè)出身,而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認為思想品德教學不需要過高教學水平,導致非專業(yè)的思想品德教師無法針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深入分析,更加不會結合生活實際對課本上教學內容進行展開教學。有的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只針對課本上的書面知識講授給學生,甚至會出現單純的讀教材情況,教學過程沒有切實結合實際生活,教師教學手段過于落后、缺乏新意,致使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積極性不高。
小學生比較貪玩,對身邊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的考核不同于其它主科受到高度重視,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難免出現消極懈怠的心態(tài),從而導致課堂參與性較低,再加上思想品德教師沒有生動性的對課本知識展開教學,致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力較差,無法充分投入在思想品德知識的學習中,從而使其思想品德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對于思想品德課程來說,其課本內容更多是來源于生活,因此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想要更好的開展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即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本知識為基礎,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使小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學習到思想品德知識[1]。除此之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增設與學生互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可以根據學生反饋不斷調整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致使更好的完善思想品德教學過程。
例如,在講解《我的角色與責任》這節(jié)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人物關系圖譜,鼓勵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畫在關系圖譜中,并將圖譜中每個角色需要承擔的責任一一展示出來。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從實例生活中找到思想品德知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化學習氛圍。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強調生活化教學,但毋庸置疑的是,開展教學工作依舊離不開教材輔助,對于小學思想品德教師來說,重點是如何將課本知識進行有效利用,而不是單純按照課本上內容向學生講述[2]。因此,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借助教材,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和創(chuàng)新。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可以借助諸多優(yōu)良品質實例開展教學,因為思想品德輔助教材內容有限,所以,教師通過以教材為跳板,更多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并持續(xù)輸出新的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效果。
例如,小學生在學習《生產與生活》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借助電視機演變過程,向學生展開生產與生活的教學,目前市面上能夠看到的都是液晶電視,對于早期的黑白電視同學們都沒有見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制定電視演變的ppt,從早期的黑白電視,到現在的網絡數字電視,通過ppt形式的展示,學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到電視機演變過程,感受到科技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同時教師可以在展示過程中加入其他電子設備的演變過程[3]。
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通常都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還需要參考平時完成作業(yè)的情況,但這都側重于應試教育評價過程,過多關注學生學習結果,而忽視學生學習過程,這是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最突出的缺陷,致使學生無法養(yǎng)成正確的道德思想觀念。因此,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對原有教學評價方法進行革新,使其更加符合現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可以通過觀察小學生在生活中的表現,比如文明禮貌的行為、尊師愛幼等等,對小學生展開評價式教學,不再將對學生學習評價局限于教學課堂,而更多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多了解學生的切實想法,以便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而優(yōu)秀的人才不僅需要高學歷、高技術和高智商,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為發(fā)展基礎。小學階段思想品德作為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人格完善最基礎的課程,必須發(fā)揮教學現實意義,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革新,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將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