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然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天津 300222)
隨著國家大力支持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職業(yè)教育體系。但職業(yè)教育在認識上仍有很大的差距,質量有待提高。
通過職業(yè)教育教學研究,以中職學生心理偏差為導向,平面廣告課程為例,構建課程理念和教育理論轉化為教學行為的橋梁,培養(yǎng)職業(yè)技術類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高職業(yè)技術教育水平。
本文以中等職業(yè)學校14-19歲青少年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生理、心理進行分析,著重研究心理偏差產(chǎn)生的原因,希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心理疏導,針對性地進行疏通與引導,從而緩解以焦慮、厭學為主的心理偏差。
青少年時期在生理形態(tài)機能上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內部機能日趨健全,工作能力提高;性的成熟,標志著全部器官接近成人。但因年齡階段不同又各有差異。
青少年心理變化表現(xiàn)在情緒、態(tài)度、行為、人際關系、自我評價,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意識高漲:自我懷疑和自我信任的危機,熱情、容易激動
2.充滿幻想
3.興趣、性格趨于穩(wěn)定,能力提高
4.自我表達的需要:發(fā)展同一性
5.高度發(fā)展的概括化觀察力
6.充滿哲學抽象、理論和理想
7.對性感興趣
8.享樂主義和禁欲主義
9.從眾與特立獨行的矛盾性
10.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水平提高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中,自我表達意愿強、充滿幻想和特立獨行為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青少年辦事積極、富于熱情,靈感易被激發(fā),行動迅速,表現(xiàn)為奔放、果斷。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青少年的情緒、情感容易過于激動。
目前,以學??謶职Y為主導的心理疾病日趨增多。中職學生初中時期多為班級中的“問題生”,由于學習能力不足或過于特立獨行,不受教師管控,成為班級中的老大難。教師為尋求班級升學率,通常情況下要么直接放棄,要么不斷督促學習:加重學習任務。導致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增大,做作業(yè)時間過長,縮短休息和娛樂時間。青少年逆反心理較其他時期相比相對嚴重,家長的期望過高,且多數(shù)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極易產(chǎn)生心理偏差,如自我否定、厭學等,其比例普遍大于普通高中學生,給學校和家庭帶來嚴重困擾。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部分中職學生家庭存在著家暴、單親、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對于學生產(chǎn)生無形的負面影響。
心理疏導客體主要包括思想認識、行為表現(xiàn)存在問題的人;思想認識和行為表現(xiàn)正常,但是有可能受某種環(huán)境和群體不良思想感染的人;處于發(fā)展時期的青少年;經(jīng)歷危機的人群以及邊緣客體。心理疏導目標主要有促進個體的全面發(fā)展、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與健康發(fā)展以及促進個體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相統(tǒng)一等三個方面。
心理疏導的內容主要有認知疏導、情感疏導、思想疏導、社會適應的疏導、社會環(huán)境的宏觀疏導等。心理疏導情境包括實際情境、虛擬情境、想象情境。心理疏導的這些基本要素之間相互影響和聯(lián)系的不同方式,使心理疏導表現(xiàn)出不同的結構面貌。
心理疏導在心理學、醫(yī)學領域一直在廣泛應用,主要為心理咨詢。心理學中心理疏導的主要結構為:
1.咨詢——指導結構
2.說理——開導結構
3.對話——分享結構
4.啟發(fā)——引導結構等。
其中,啟發(fā)——引導結構是較為正確與合理的結構。通過情緒宣泄,心理修通,認知促進,價值導向與行為調適等機制來消除個體的心理積淤,暢通個體情緒阻塞,解決個體的思想困惑;從社會層面來看,心理疏導主要是通過匯集和反映社會輿情、社會情緒的宣泄與預警以及社會心態(tài)的調適與平衡等作用機制,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心理疏導氛圍,促進社會心態(tài)的健康發(fā)展。
在常規(gu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常是通過擺事實、講道
理來進行說理教育,它不同于普通的灌輸,是黨在長期革命和斗爭中形成的有效方法,具有長足的優(yōu)勢。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相對高中生來說,個性鮮明,逆反心理較重。因此除了輔導員進行思政教育、課下家長進行關心,課堂中教師也應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用美學思想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平等的全面發(fā)展。
強行制止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多次批評會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因此,疏導型教育成為首選。
1.授課前
授課應先與班主任或相關教師了解班級情況,重點了解有心理偏差傾向的學生,對其家庭背景、課堂表現(xiàn)及課下表現(xiàn)進行全面了解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前準備。
2.授課中
(1)初期課堂中不應直接對于具有心理偏差傾向的學生進行詢問,或對其進行過分關注。
(2)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地啟發(fā)誘導。在初期授課過程中,運用咨詢指導性心理疏導,鼓勵學生吐露自身真情,啟發(fā)他們精確地表達自身所要表達的思想,能否準確了解教育對象所要表達的全部心理活動和思想內容,是咨詢指導性心理疏導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
3.課下
(1)說理分析性心理疏導。在運用說理進行疏導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說理要透徹,事實要充分。第二,要對教育對象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對癥下藥。第三,要根據(jù)不同教育對象各自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基礎,進行針對性的說理分析。第四,說理分析性心理疏導不要怕反復。
(2)生活對話式心理疏導。運用生活對話式心理疏導有助于教育雙方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對象的心理與思想實際,在對話中順利理順教育對象的思想障礙,糾正錯誤思想,并使其端正態(tài)度,提高思想覺悟。
4.以某校平面廣告課程為例
某校17級A班男生,上課睡覺,從不聽講,甚至長期曠課,對于家人極其厭惡反感,以至于希望自己從未來到這個世界。對于未下課、未請假私自離校的學生,盡量不要直接進行批評,應該先對其家庭背景進行了解。如此生家中父親長期在外打工,母親脾氣不好且長期臥病在床,不能操持家務,家有頑皮幼妹,每天他需要操持家務,接送幼妹上下學,如有一點沒有做好,母親就對其破口大罵。
因此,應對其在課上課下進行誘導教育,從美學思想對其進行教育,平面廣告設計課程中的教學案例可以播放一些父母之愛、工作辛苦、尊老愛幼的海報。通過對平面廣告的講解,讓此學生了解父母的不容易,漸漸體諒父母,自主的幫父母分擔家務。
課上有節(jié)奏的漸漸增加關注度,提高其回答問題的幾率,適當進行鼓勵,減少批評。對其家中事物表示理解。
課下與此男生主動溝通,對其思想進行分析,以實例對其進行感化。
48課時結束時,能夠基本達到班中中上水平,對所學知識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對父母的逆反心理也均有所降低。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
教育對象的情感越積極、意志越堅韌,正確的認識越能順利地轉化為行動。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關注與期待,不斷進步,鼓勵學生揚其所長,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長。
1.鼓勵性原則
在心理疏導過程中要鼓勵和啟發(fā)教育對象吐露真情,傾訴個人的全部心理活動和思想內容。這要求教育者對于教育對象要熱情接待,主動開口,主動創(chuàng)造談話的和諧氣氛,以平等的態(tài)度來進行討論,把心理疏導的過程變成朋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力戒以冷漠的教育者自居,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xiàn)。
2.科學性原則
在心理疏導過程中,要從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出發(fā),用科學的力量化解教育對象的困惑。對于教育對象的各種問題,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耐心的說服和疏導。此外,科學性的原則要求教育者不能無原則地隨便附和教育對象錯誤的觀點和思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應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明辨是非,幫助他們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改變看問題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維方式,對于原則問題決不能含糊。
溝通與分享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通過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有心理偏差傾向學生的心理分析,從課前、課中、課下三個階段分別對咨詢指導性心理疏導、說理分析性心理疏導和生活對話式心理疏導進行說明。力求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以及自主學習興趣,以減輕心理偏差。
建議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結合具體課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心理疏導:
1.溝通與分享
2.溫柔而堅定
3.鼓勵、疏導而非禁止,減少青春期逆反心理
4.減少頻繁批評,避免習得性無助
5.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關注與期待,從而不斷進步
6.美育:學習“美”、感受“美”、運用“美”
在今后的研究中,將會繼續(xù)針對有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多樣化路徑,力求尋找通過課堂教學能夠減輕心理偏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