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順軍
(貴陽市第二十三中學,貴州 貴陽 550004)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電視等多媒體發(fā)展迅速,從七八十年代的黑白小匣子電視,到今天五花八門的各種帶網絡的平板電視,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或許到不久的將來,全息影像技術就會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教育也在跟隨著現(xiàn)代化的進程飛速的發(fā)展,教育的各個方面都有著更高的標準。教師的耕耘,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共同譜寫著共和國的教育歷程。課堂錄制作為一種最直接的歷程見證方式,也在慢慢的被我們所重視。從學校的內部教研課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yōu)質課等等,無一不要求課堂的拍攝。這就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體提升我們相關從業(yè)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是大勢所趨。
從目前各種錄像課的要求來看,所需要的視頻質量高,再到現(xiàn)成的拍攝效果來看,拍攝水平參差不齊,拍攝技術有待提高。老師們在課堂實錄中有用手機拍攝的,有用DV拍的,有用錄播系統(tǒng)錄制的,也有請專業(yè)影視公司錄制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攝像機也在以較快的頻率更新?lián)Q代,一般學校都從老式錄像帶攝像機開始,發(fā)展到了數碼DV,畫質也從最開始的水平清晰度超過200線(VCD),到后來的超過400線(DVD),而今天,高清攝像機等拍攝設備已經普及到了教育部門,分辨率達到了1080P,甚至有的地方還用起了4K級別的攝像機或影像設備。用不同的設備,錄制出來的效果大不一樣,所以盡量選擇分辨率高的錄制設備。
學校里或教育行政部門相關從事拍攝工作的人員,大多都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學習和訓練,差不多都是自學成才,更有甚者有的人只學會了開關機和按錄制按鈕,沒有學過構圖,沒有學過用光線,就開始為老師進行課堂拍攝,最后的視頻效果可想而知。我見過最不靠譜的錄課,就是手握手機進行拍攝,在整個過程中,拍攝畫面隨著自己的呼吸而晃動,最后錄制的成品真的可以把人給看暈。
課堂的老師是充滿激情的,學生們又是朝氣蓬勃,但如果是只有一臺攝像機,即便是精通攝像的推、拉、搖、移等技術,也無法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記錄拍攝。一臺攝像機最吃力的就是在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要么只能拍一面,多點拍攝就必須快速移動鏡頭,這樣勢必會影響到老師的正常上課。
現(xiàn)在中小學里,從事攝像的老師大多是信息技術和電教專業(yè)的,沒有專門學過攝影攝像,差不多都是半路出家,一般的攝制要求還可以,要求稍微高一點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始終達不到要求。
如果是攝像機錄制課的話,最簡單讓拍攝畫面穩(wěn)定的辦法就是用個三角架,盡量不讓攝像機晃動,也不要快速的搖鏡頭。但如果是室外課,特別攝像機需要跟拍的時候,就得注意了,人在走動的時候,手中的攝像機拍攝到的圖像也會相應的晃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三角架下面安上一個腳輪,可以在平整地面上使用,但如果地面不平整,那可就要用上攝像穩(wěn)定器了,最大程度的讓攝像機畫面保持穩(wěn)定。
攝影攝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就是構圖,因為好的構圖可以在二維平面圖像上表現(xiàn)出真實世界三維空間的事物,做到主題鮮明、主體突出、畫面簡潔和形象生動。在課堂錄制過程中,主體是拍攝者用來表達自己思想情緒的主要形象,是整個畫面的結構中心,一般是老師或學生,也可以是活動畫面的某一個部分。根據實際情況確立的主體要能傳達出拍攝者的表現(xiàn)意圖,必須做到突出主體,主體的確立,不是單純的把老師或學生“裝”到取景框中就完了,而是要讓主體充滿整個畫面,或是在畫面上處于突出位置。在攝影攝像構圖中,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九宮格構圖法,也被叫做三分法、井字法等。我們拍攝時,盡量的讓主體即老師或學生的頭部根據需要放到九宮格四個關鍵點中的任何一個,另外,這四個點也有不同的視覺感應,上方兩點動感就比下方的強,左面比右強。在具體拍攝時,當然用哪個點可以根據現(xiàn)場情況而定。除了這些以外,還有黃金比例構圖等等,都可以用到拍攝中,目的就是一個,突出主體和主題。
攝像測光對于課堂來說沒有高的要求,課堂里的光線變化也相對簡單,一般用自動快門就可以,但如果遇到光線有所變化的場景,只需要固定好光線適度的快門速度,保證畫面的畫質就可以了。
一臺攝像機在課堂里所能呈現(xiàn)的內容太少,如果在課堂里穿梭移動又會干擾課堂,所以解決辦法就是增加攝像機機位,多角度同時拍攝,多角度呈現(xiàn)各自主體,用切換臺或用后期非編來整合成片,但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個畫面中盡可能的不要出現(xiàn)其它攝像機,從而影響畫面。
課堂錄制不管是哪種方法,什么器材,都是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課堂的主題,即學生和老師。畫面穩(wěn)定了,才會有人會愿意看,構圖和光線確定好了,才能夠讓人繼續(xù)看。除了這些,適當的加點字幕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選擇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或單獨采集聲音,都能讓中小學的課堂錄制趨于完美,我們會不斷的學習進步,提升自己,通過鏡頭技術升華成鏡頭藝術,最大程度的呈現(xiàn)老師和學生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