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泰
(仁懷市九倉小學,貴州 遵義 564509)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強化學生體質,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的身心活動都在體育課堂中得到健康發(fā)展。意志力對學生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而同樣的,體育活動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效果也是極為顯著的。
體育教師為加強小學生對祖國的榮譽感應當在課堂活動中為學生講述體育運動員在不同比賽中為國爭光的故事[1]。不同的比賽成績不僅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當前的體育實力,還為祖國人民贏得了榮譽感與尊重。這些榮耀的背后凝聚著體育運動員的汗水與眼淚。體育教師應當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的遠大志向與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適當組織學生觀看重要體育比賽,在中國隊員獲得優(yōu)異成績時,感受運動員登上領獎臺與身披國旗的榮耀時刻。有意識的培養(yǎng)小學生為國爭光的想法,通過這樣積極的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與高尚節(jié)操,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
小學生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因年齡或性別的原因對于體育活動總是感到懼怕,怕從高處往下跳、怕體育活動危險,導致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不高。還有的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的課程,沒有語文數學課重要,在體育學習中過于放松,不能保持認知態(tài)度。而這些問題作為意志品質薄弱的基礎表現,體育教師應當予以重視并改變教學手段。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思想教育,深化體育精神與體育思想,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認識體育學習的重要性。
如,在小學體育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跳山羊、接力跑等體育活動,很多學生因為怕摔或恐高的原因不敢練習。體育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開展小組活動,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勝負欲。在集體榮譽面前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都不愿意做拖后腿的那個人,在比賽中學生之間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取得良好的成績,增強集體榮譽感。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認識耐力作為意志品質的主要部分作用,在體育課堂中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耐力,比如:長跑、競走[2]。在實際的跑步練習中,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堅持意義的滲透,促使學生養(yǎng)成在練習中克服困難,突破自己的好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長跑的耐力延長”內容時,應當先對學生進行正確跑步姿勢及呼吸方式的教導,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技巧。當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逐步講解后,規(guī)劃好跑步路線,帶領學生進行正確方法的耐力跑步訓練。在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貼合自身實際感受,尋找適合自己的呼吸方式,有節(jié)奏的完成耐力跑練習。在整個跑步過程中,鼓勵想要放棄的學生,為學生加油打氣。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耐力訓練時,應當注意男生與女生的差別,部分女生體質較弱,統(tǒng)一的訓練量對于她們來說過于艱難,體育教師在此種情況下,應當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及時調整訓練計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練習以此提高身體素質。
小學生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體育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可以加入趣味游戲帶領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練習“100米接力賽”中,教師放棄使用接力棒而采用扔紙飛機的方式,每組學生每個位置的紙飛機扔多遠就拍多遠,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而在趣味十足、活力四射的游戲中進行練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在游戲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體育課程多數是在室外進行,教師在遇到惡劣天氣問題時也要加強學生訓練,在課外活動中適當安排訓練內容,注意聯系強度,保護學生安全。在惡劣的天氣中安排學生課外活動,進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加強學生直面困難的決心,磨煉學生心性。體育教師根據不同情況作出針對性教學,天氣惡劣時不放松對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天氣好時加強對學生的意志品質鍛煉。小組合作形式是教學活動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其在體育課堂中能夠促進學生團體意識的提升,協調學生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不同小組間的競爭關系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為其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增強學生之間互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體育高效課堂的建設。如,以小組合作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跳山羊”時,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進行跳躍練習,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指出問題所在,同學之間進行動作糾正,幫助學生不斷進行嘗試直到掌握練習技巧。可見,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設計形式多樣的趣味性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究其人的一生能否取得較大的成就離不開其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其意志品質是極為重要的。堅強自信的意志能夠幫助學生在面對挫折時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幫助學生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