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前人們由不重視教育到越來越重視教育,對于自身和孩子的教育傾注了更多的鮮血。而對于職業(yè)人員高等教育的也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職業(yè)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技能以順應時代的變化。尤其是對我國實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就需要轉變教育方式,改變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入情景式法律教學,促進我國職業(yè)人員更好的學習,加強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情景式教學;法律教學;高職教育;應用研究
高等教育在我國教育范疇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才大部分集中由高等教育產生,是我國保證人才的源頭和動力。學生、在職人員都有機會參與到高等教育中,學生是通過自身努力考試達到高等教育的要求,進而進行學習,而在職人員也可以通過高等教育進行進修,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諸如崗位培訓、繼續(xù)教育等等,因此,提高教學效率是對于整個社會向前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今的法治社會,法律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增強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優(yōu)勢,引入新的情景式辦學模式,是法學教學在高等教育過程中的重大應用。
一、高職法律情景教育的方向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下的一個特殊的存在,對我國的社會進步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由于高職教育針對在職人員或者社會人員為主,因此,教學的目的要有針對性,針對這一類人員的教育,應更加關注教育未來的實際操作可行性和實用性,對未來在職人員走上崗位具有實際的知道意義。
(一)提升情景教學的目的性
情景教學是一個新的理念,是脫離傳統(tǒng)的教科書式的教學一種模式,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加強調學習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教學。尤其是在法律教學中,可以通現實中出現的法律事務案例,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學習如何分析實際的案例,并得出相應的結論,教師在教學著重引導學員自我思考、自我評價等內容的學習。
(二)抓好情景教學的關鍵點
一堂情景式教學的課程,首先,教師在授課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對于情景教學過程,需要教師更加具有邏輯性與統(tǒng)籌性。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應仔細認真的備課,從講解的知識、課堂互動、學生自主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的控制與進行。教師備課應重點強調法律教學引入情景式教學模式的特殊性,充分發(fā)揮學員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調動學員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起引導的作用。
(三)深化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是需要不斷進步的,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教育發(fā)展的力量源泉,推進法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夠提升學員的學習的效率。以往高職教育比較多的,如函授教育、夜大教育,如今都被取消,因此教師應由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轉變。第二在授課內容上,應該根據現實要求創(chuàng)新法律教學內容,更新一些現實案例。三是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新法律的情景教學模式,讓學員學習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員具體負責的崗位進行學習。
二、提升高職法律教學
(一)強化實踐教學
增強以實踐為導向的實踐教學,與學員多溝通交流,達到相互信任的狀態(tài),加強學員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約束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向情景教學法,講法律知識貫穿進問題當中,讓學員通過解答問題得出答案,學習法律知識。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應最大程度激發(fā)學員的興趣,讓學員自己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讓學員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堅持環(huán)境教學法,突破以往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法律知識的學習具有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這種特殊性,嚴格要求學員對法律知識的準確把握,針對一些重點的案例進行深入透徹的講解。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加深學員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諸如模擬法庭進行開庭辯論、開展模擬辯論競賽等,通過這些方式,提升學員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擴展學員的知識,提高學員實踐的能力。
(二)強化目標管理
教學應該有教學目標,學員相對要有學習目標。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員樹立自身的法律學習的目標,這樣才能在一次學習有所收獲。因此,在情景教學中,應強化目標管理,先讓學員樹立自身的目標,達到的程度,然后根據自身的目標進行學習,之后進行考核管理,看每個學員是否達到自己的目標。
(三)強化培訓管理
培訓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手段,開展培訓活動可以不斷提升學員的素質以及能力。開展實踐性培訓,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組織名師講堂等方式講解案例分析、實物教學等內容,提升培訓人員的實踐經驗。開展網絡化培訓,通過直播等方法面對面進行學習,大家可以溝通交流所學的知識,以及及時彌補不懂的缺陷。開展專題化培訓,針對學員的具體特點專門進行培訓,有針對性提升學員的專業(yè)技能。
(四)強化實踐管理
學習理論最終是為了指導實踐,開展專項活動,促進各類人員把內在的素質轉化為外顯的能力。一是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在借鑒契約式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青年法律專業(yè)人員和操作員工學習鍛煉提高。二是實行崗位輪換制訓練,教師制定計劃安排,制定目標與訓練時間,將法律專業(yè)知識融入社會實踐中,通過一些實踐型情景教學,培養(yǎng)具有理論知識豐富與實踐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三是創(chuàng)新新型平臺,搭建項目平臺,充分發(fā)揮高職人才的作用,促進法律知識學習人員在實踐教學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在高職教育探索中,如何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創(chuàng)新更多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維,爭取為社會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就法律專業(yè)而言,就是要通過更多的情景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法學專業(yè)綜合素質,培養(yǎng)更多的實踐型的人才,從而更加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yè)教育:情景與情境辨[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5).
[2]蔣金偉.情景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柳州師專學報,2008(4).
作者簡介:
張敏(1986-),女,漢族,湖南邵陽人,法學碩士,湖南外貿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gu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