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我踏著6000年的榮光,從青蓮崗到古城墻,行走在這傳說和神話的土地上。我以宣誓的姿態(tài),我以時代的名義,為首善淮安筑夢揚帆遠航?!?/p>
淮安,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淮安人文薈萃、人杰地靈。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志的故鄉(xiāng)。
淮安是一座有高度的,充滿著革命豪情、人性光輝的文化名城?;窗惨彩且蛔袦囟鹊?,充滿著大愛精神、公益美德的博愛之都。2019年9月,有幸來到這座城市,參與、感受、見證她的慈善之舉。
“首善淮安”之慈善文化進校園
9月20日上午,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慈善總會在淮安市關天培小學舉行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眴觾x式和《慈善讀本》進校園捐贈儀式,由中華慈善總會捐贈的5000冊《慈善讀本》現場發(fā)放到該校3—6年級的學生手中。師生們還以慈善文化為主題精心編排表演了情景劇《杏壇播愛》、詩歌朗誦《行走在首善淮安的春天里》等精彩紛呈的文藝節(jié)目。儀式上,中華慈善總會高級專員白京軒,江蘇省慈善總會副會長趙順盤,淮安區(qū)慈善總會會長王國權,淮安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闖,關天培小學校長陳大春分別作了講話。
中華慈善總會高級專員白京軒指出,中華慈善總會于2011年1月在全國啟動了“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并組織專家團隊編寫出版了《慈善讀本》。讀本打破了傳統(tǒng)的灌輸和說教式思想教育模式,以設計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各種主題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目標,把世界各國優(yōu)秀的慈善人物及文化,尤其是中華民族的樂善好施、勤勞善良的慈善文化,濃縮在其中。他希望關天培小學通過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實施《慈善讀本》進校園活動,把慈善文化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遵循青少年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取學生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不斷增強慈善教育效果,做到入腦、入心、入行。要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爭取在慈善文化教育方面蹚出條新路,為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慈善文化教育樹立新標桿。
江蘇省慈善總會副會長趙順盤表示,關天培小學與淮安市淮安區(qū)慈善總會聯手打造“江蘇省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小學”,發(fā)揚“江北慈幼院精神”,以“愛滿人間、德行天下”為己任,將慈善文化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引領學校師生關注慈善、參與慈善?!按壬莆幕M校園”活動不僅是淮安的本地之事,更應上升為全省慈善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舉措。今年,江蘇省慈善總會將推進“慈善文化進校園”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籌劃在適當時候,聯合有關教育機構,在全省層面推進這項工作深入開展。今天,淮安市淮安區(qū)慈善總會先行先試,與關天培小學共同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基地,開局很好,前景廣闊。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扎實推進,切實把計劃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為全省樹立典范。
淮安區(qū)慈善總會會長王國權表示,關天培小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結合學校和青少年特點,注意挖掘本校慈善歷史資源,傳承、弘揚慈善文化,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慈幼愛心社”的建立,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活動的扎實推進,極大地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為淮安區(qū)中小學如何傳播慈善文化,提升師生慈善意識,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做出了有益探索?!按壬谱x本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為關天培小學下一步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關天培小學將深挖資源,打造特色,致力于學校慈善歷史文化資源挖掘,不斷融入現代元素,抓好慈善文化教育體驗館,慈善文化長廊、慈善文化教育大講堂、慈善愛心園等建設。持之以恒,務求實效,走出條富有個性和特色的慈善教育之路。
淮安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闖表示,多年來,區(qū)委、區(qū)政府始終堅持弘揚慈善、人道關懷的精神,不斷完善慈善救助體系,切實加大慈善救助力度,積極打響“首善之區(qū)”品牌,慈善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他希望區(qū)教體局、區(qū)慈善總會等相關部門積極支持關天培小學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支持《慈善讀本》進校園。要在頂層設計上多謀劃,多指導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要在資金上多協(xié)調、多投入,幫助學校建好慈善教育體驗館、慈善長廊,慈善教育園;要組織專家學者多探討、多研究,為學校開發(fā)慈善課程、開展慈善活動、進行慈善常態(tài)教育出實招、出金點子;要協(xié)調各部門為學校多營造、多創(chuàng)設慈善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讓學校盡快在慈善教育上出成果、顯實效,盡早創(chuàng)建成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在《慈善讀本》進校園活動中走在前列。希望關天培小學用好《慈善讀本》,積極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希望社會各界為創(chuàng)建活動和《慈善讀本》進校園活動中加油助力。
“杏壇播愛”之關天培小學
在儀式結束后,我們參觀了關天培小學。由此了解了這所學校的淵源?;窗彩嘘P天培小學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東接淮安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西近關天培祠堂,北鄰周恩來紀念館,南靠淮河入海水道。校園占地面積113畝,建筑面積60513.21平方米。新校區(qū)2018年9月正式啟用,現有42個教學班,學生2200余名。其中,70%的學生來自農村或為進城務工子女,50%以上為留守兒童,另外,還有福利院的12名孤殘兒童。關天培是淮安區(qū)走出去的民族英雄,1841年在抵抗英國侵略者時壯烈犧牲。以民族英雄關天培命名的小學,慈善文化積淀豐厚。學校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26年的“江北慈幼院”,其辦校宗旨是:培養(yǎng)孤貧失學兒童授以相關知識技能及道德。歷經93年的歲月變遷,學校數易其名,新校區(qū)易地重建,但“愛滿人間,德行天下”的“慈幼精神”歷久彌新。關天培小學以“愛滿人間,德行天下”為己任,傳承學校傳統(tǒng)文化,挖掘“慈幼精神”內涵,努力建成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慈善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
2018年9月,一群特殊的孩子引起了學校的關注,他們沒有家庭、沒有父母,生活在淮安區(qū)兒童福利院。隨機學校啟動“杏壇播愛”行動:一是學習上幫助,每天放學后集中輔導一個半小時;二是生活上關心,節(jié)假日,把孩子領回家過一天家庭生活;三是思想上引導,通過豐富的生活,塑造孩子陽光的心態(tài)、健全的人格。隨著“杏壇播愛”行動實施,“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慈善學?!敝饾u成為全體師生員工的共識。校長陳大春表示,隨著這次“慈善文化進校園”的契機,關天培小學將以“杏壇播愛”為起點,積極創(chuàng)建“全國慈善教育示范學?!保凑铡拔幕I、課程實施、活動推進”的總體思路,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善行伴我成長”為主題,以《慈善讀本》為教材,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日行一善”為載體,用“愛”塑造學生的心靈,用“善”培養(yǎng)學生行為。主要的創(chuàng)建措施:一是開設慈善教育課,將慈善教育納入課程。二是建設慈善教育“物型課程基地”,打造“慈善教育體驗館”和“慈善文化園”,為孤殘兒童、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提供學習輔導、生存訓練、拓展閱讀、智力開發(fā)、特長發(fā)展等方面的實踐體驗和愛心幫助。三是打造“慈善文化節(jié)”,集中開展相關慈善體驗活動。四是將慈善納入學生成長考評體系,將200個慈善“微行動”作為學生素質測評的硬性指標。
關天培小學一定會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深入挖掘地方和本校慈善文化資源,把傳承和弘揚學校前身“江北慈幼院”精神和創(chuàng)建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學校緊密結合起來,建體系,創(chuàng)特色;把慈善文化教育與學校整體工作結合起來,整體育人、立體育人、立德樹人;動員師生家長積極參加學?!按壬莆幕M校園”活動,人人進行慈善實踐,人人爭做慈善教育的排頭兵。
“扶弱濟困”之淮安區(qū)慈善總會
在這塊充滿溫情的土地上,慈善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霸┐壬埔蝗站琛被顒映掷m(xù)12年,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慈善基層組織網絡實現全覆蓋,慈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鄉(xiāng)村;在全省率先建立慈善救助中心,極大地方便了廣大患者;慈善冠名基金工作扎實推進,愛心傾注弱勢群體;慈善文化傳播成效顯著,編寫出版《淮安慈善人物》一書,在全國慈善文化建設中帶了好頭,該書現已被中華慈善館收藏展出……
在當天下午,我們又拜訪了淮安區(qū)慈善總會,對這里又有了新的認識?;窗矃^(qū)慈善總會成立于2002年,自成立以來,在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關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圍繞“六助”(助學、助孤、助困、助老、助殘、助醫(y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慈善救助活動,著力為特困群體排憂解難。多年來,淮安區(qū)慈善總會始終堅持弘揚慈善、人道關懷的精神,不斷完善慈善救助體系,切實加大慈善救助力度,積極打響“首善之區(qū)”品牌,慈善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慈善救助、精準扶貧取得顯著突破,慈善項目亮點紛呈,“情暖淮安”“情暖童心”“陽光助醫(yī)”“慈善扶貧”“慈善光明行”等活動造福城鄉(xiāng),反響熱烈?!按壬乒诿稹被顒由钊胪卣梗淮笈T學子、重大疾病患者得到救助。“陽光慈善”“高效慈善”步伐加快,慈善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高。基層慈善組織建設成效顯著,特別是,區(qū)慈善總會還專門在淮安市關天培小學成立了淮安市第一家慈善總會學校分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了淮安區(qū)慈善總會救助中心。淮安區(qū)慈善總會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慈善救助工作的新方法、新舉措,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特別組建成立了慈善救助中心。2016年,淮安區(qū)慈善總會為了讓更多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適度救助,建立了全新運行機制。為了保障善款發(fā)揮出社會效益,讓真正急需救助的人得到資助,總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對慈善救助中心的功能、職責、工作流程等進行重新定位,豐富工作內容,規(guī)范工作程序,明確工作要求,提出工作標準,完善考評體系。重點解決五大問題。一是建立數字庫,解決哪些人需要給予救助的問題;二是明確重點,解決突出重點與兼顧一般的問題;三是劃定層次,解決到底按什么標準救助的問題;四是專人負責,解決誰來負責的問題;五是集體會審,解決誰有權確定給予救助的問題。新的運行機制建立起來,慈善救助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四個轉變”:變突擊資助為常規(guī)救助、變分散救助為集中救助、變彈性救助為公平救助、變傳統(tǒng)服務為互聯網服務。自慈善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已經救助了上萬困難群眾,讓這些群眾告別了因病返貧、因災返貧、因困返貧的夢魘。三年來,通過慈善救助中心救助了11000名困難群眾,支出善款3094.01萬元。
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事業(yè)是社會文明進步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崇高道德和美好情感的生動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這既是各級黨委政府始終不渝的使命擔當,也需要全社會來共同承擔起這份責任?;窗彩蔷磹鄣闹芏鱽砜偫淼墓枢l(xiāng),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地方,這里的人民素有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慈善的暖風吹拂楚州大地,大愛的種子播撒在淮水之畔。關天培小學“慈善文化進校園”將走出特色之路,為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慈善文化教育樹立新標桿;淮安區(qū)慈善總會將始終堅持弘揚慈善、人道關懷的精神,不斷完善慈善救助體系,切實加大慈善救助力度,積極打響“首善之區(qū)”品牌,譜寫淮安慈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