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八年級(下冊·部編版)
第六單元:學寫故事
一、敘事完整,要素清楚。所寫故事一定要完整,靈活地交代“時”“地”“人”,簡潔地交代“起因”,具體地敘述“經(jīng)過”,合理地說明“結(jié)果”。二、敘述方法,靈活多樣。靈活地使用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等敘述方式,使文章的體例靈活。三、彩線串珠,文脈清楚。面對形如珍珠的一個個素材,如果能安排一條貫穿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就能把敘事內(nèi)容有機地連成一個整體,可以以物品、人物、情感、時間、地點等為線索。四、尺水興波,跌宕起伏。寫故事可以采用設置懸念、誤會、巧合、突轉(zhuǎn)等方法,使故事更加生動、曲折。五、巧選視角,新穎獨特。寫故事時,可以運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等視角,也可以選取一個新穎的視角,使故事別開生面,比如擬人化視角(將某個動植物、藝術(shù)品或抽象觀念擬人化,賦予其人格力量,將其作為敘述視角,構(gòu)筑動人的故事)、錯位換視角(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從對方的角度來寫)等。
在成長的歷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jīng)歷風吹雨打。每當想起去年學滑冰的情形,我就會為自己豎起大拇指,說:“志強,那一次,你真了不起!”
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媽媽的陪同下到了滑冰場。小時候,我很羨慕別人能在滑冰場上輕松自如地穿梭,那樣子就像小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也想學滑冰,但好幾次都因為摔得太疼而放棄了?!斑@次,我不能再放棄了!”我暗暗發(fā)誓。
換好了滑冰鞋,我堅定地說:“媽媽,您在旁邊休息,我能自己學!”不顧媽媽驚訝的眼神,我順著護欄,艱難地滑到了滑冰場的邊上??粗粋€又一個比我小的孩子從我身邊嫻熟地滑過,我不免有些心急,一放手,就天蓬元帥下了凡——重重地摔了個四腳朝天。旁邊的孩子都朝我看過來,我頓時窘極了。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再次站了起來,卻又不幸被一個孩子碰了個人仰馬翻,手上青了一大塊。媽媽急了,大聲地喊:“別滑了!”
可是,看著別人滑得那么開心,我羨慕不已?!拔也荒芫瓦@么放棄了,他們那么小就滑得那么好,說明他們一定下了功夫,我現(xiàn)在要是放棄了,他們更要笑話我了!”我越想越不服氣,爬起來,抓住護欄,然后一用力,身體往前傾一點,及時穩(wěn)住了重心,把腳慢慢抬起,落下……漸漸地我可以松開護欄了——我掌握了滑冰的基本技巧:兩腳兩腿要并攏,兩手在背后互握,身體呈蹲屈姿勢,小腿盡力向前弓,頭微微抬起,眼視前方。我滑了一遍又一遍,也摔了一次又一次。“都摔了26次了,痛不痛?要不我們回去吧!”媽媽在旁邊心疼地問?!安煌?,這回是26次,下回是16次,下下回就不會摔了呀,媽媽。”我調(diào)皮地說道。媽媽望著我手上的瘀青,心疼地說:“不痛?那才怪呢!受不了就走吧,這是玩,不要較真!”
我堅持練習,終于滑得越來越熟練,越來越穩(wěn),到最后,我動作輕快地在冰面上滑了起來,仿佛一只美麗的小鳥在驕傲地飛翔。媽媽和其他人都不禁為我鼓起掌來!
直到滿身是汗,口干舌燥,我才回到媽媽身邊休息。媽媽笑著遞給我一杯水,拍拍我的頭,贊嘆道:“孩子,今天你長大了!”
“志強,你真了不起!”雖然那一次我摔倒了很多次,但我沒有放棄,在摔倒之后我堅強地站起來,實現(xiàn)了自己的滑冰夢。
◆安徽界首市王集中心學校
(指導老師 楊春杰)
點評
本文運用倒敘開篇,落筆點題,引人入勝。然后運用順敘的方式,記敘“我”再次學滑冰的前因后果,并在敘述中刻畫了“我”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讓讀者感到很真實、很生動。在第二段中插敘“我”曾因摔疼而放棄滑冰的往事,與現(xiàn)如今的堅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故事曲折起伏。接下來,作者又在第三段中將“我”滑冰摔倒與別的孩子嫻熟滑過作對比,接著生動形象地敘述了“我”學滑冰的過程,最后突出了因堅持實現(xiàn)了滑冰夢而自感了不起的主題,也使得“我”的形象鮮明而有個性。結(jié)尾呼應開頭,重申點題,十分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