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婕 華僑大學
古典舞是我國特有的舞種,在當前的古典舞表演中,許多演員過多地將關注點集中在了提升舞蹈動作的精準度和難度上,以致其雖能極致地展現(xiàn)出舞蹈的動作之美和技巧之高超,但缺少了對內心情感的體現(xiàn),而一個舞蹈作品如果缺少了感情與神韻的支撐,就難以展現(xiàn)作品的主要精神?;诖?,為避免表演顯得空洞與乏味,舞者需充分發(fā)揮眼神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進而讓觀賞者能同步感受到古典舞之美。
豐富且充滿技巧性的肢體動作再搭配華麗的服裝雖然確實能讓觀眾收獲美的感受,但如此形式也將使觀眾對美的感受僅限于演員的外表而無法深入領會舞蹈的神韻。舞蹈最重要的體現(xiàn)當是對自我情感的突破,眼睛作為人心靈的窗戶,其表現(xiàn)力將是服裝、動作等外在表現(xiàn)所無法比擬的。不僅如此,眼神在舞蹈表中的重要作用還在于其能進一步體現(xiàn)舞蹈表演的精華,在實際的舞蹈表演中,想要表現(xiàn)出舞蹈的“神韻”則必然要借助眼神這一重要表現(xiàn)形式。只有這樣才能賦予舞蹈以“神”,繼而使其“形”也更具活力。除此之外,眼神還反映著人的七情六欲,唯有在舞蹈表演中注重眼神的傳遞,方能讓觀眾更為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反之,若舞者眼神空洞,則其內心情感勢必也較為貧瘠,所以,即便其舞姿再如何優(yōu)美,均難以打動觀眾的心。如第十屆桃李杯中的一支漢族民間舞——《虎妞》,東北秧歌的風格本身就比較活潑,穩(wěn)中浪、浪中梗、梗中翹,加上生動的眼神就會給整支舞錦上添花,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東北人民的熱情質樸。
人的眼睛所傳遞的信息、情感與情緒是極為豐富的,且部分無法以語言表達之意亦能借由眼神來表達。當然,在實際的舞蹈表演過程中,表演者不可能運用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其唯一可傳遞自身情感的方式也僅限于眼神。因此,要想讓觀眾深入了解自身情感,并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表演者必須充分展現(xiàn)眼神的效果。但要想切實達成以上目標,還要經過極為嚴格的訓練,尤其是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要想準確體現(xiàn)出某一舞蹈要“點”,就要抓住其中的重要瞬間。因為這一瞬間極為短暫,故對表演者的要求也極其高。但若能準確把握此點,則表演必更能打動人心。
例如,在古典舞中均有“亮相”這一表現(xiàn)形式,其效果將直接影響著整個舞蹈的表演效果。在整部舞蹈中,亮相的動作極為短暫,而要想強化表演的效果,則必須借助眼神,尤其是在甩頭與雙眼放神的一剎那,便要將表演者的情感全部釋放出來。當然,這樣的釋放,與點亦有較大區(qū)別,由于視線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且貫穿整個表演過程之中,因此,視線的移動還需與肢體動作完美結合到一起,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如此才能著重表現(xiàn)出表演者的不同情緒,繼而產生與觀者之間的情感共鳴,最終達到感染觀眾、感動觀眾的目的??梢哉f,延伸是動作的先導與必要的補充,唯有做到點與線的有效結合,方能渲染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古典舞是一種極其注重內外完美結合的舞種。正所謂“形神兼?zhèn)洹?,可見,眼神是古典舞表演所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著名藝人黃幡綽在《梨園原》中寫道:“凡作各種狀態(tài),必須作眼先引。”而人與機器之間最大的區(qū)別便在于人擁有自己的情感,且能經由多種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由此可知,若表演者僅是如機械一般地程式化表現(xiàn),則必然無法讓觀眾領會到舞蹈所欲表達的精神。所以,身為古典舞表演者,應務必以感覺來指揮自己的舞蹈動作,也就是所謂的“起于心,發(fā)于身”,這樣,才能達到內外結合,才能讓觀眾透過舞者的舞蹈動作與眼神來領會舞蹈的精神。
舞蹈的多樣性指兩個方面:一是基于不同的舞種,其眼神亦將有所差異,故舞蹈眼神同樣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如藏族的經典民族舞蹈《阿媽的眼神》,在整個舞蹈中,眼神便猶如靈魂一般,需要將水的激情、天的純凈、人的真情從眼神中透露出來。二是在古典舞表演過程中,舞者的眼神除了要隨著情境的變化來合理變動外,與觀眾的延伸交流亦是關鍵。觀眾通過與舞者之間的眼神交流,方能體會到舞者內心的情感,繼而實現(xiàn)與舞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總之,要想賦予舞蹈神韻,舞者必然要仰賴于眼神。眼睛不僅是舞者心靈的窗戶,更是展現(xiàn)自身情感的重要通道。故要想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舞者在表演過程中需恰當使用交流,不矯揉造作,如此方能在體現(xiàn)我國古典舞的藝術魅力的同時,賦予其最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