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蓓蓓 浙江省紹興市技師學院(籌)紹興市職教中心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深刻影響下,眾多教學工作者依舊存在著這樣一些誤區(qū):信息技術是新科技的衍生物,而美術教學更依賴于人腦的思維和想象,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實質上,中職美術教學基本是運用大批的圖畫素材進行講授,而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平臺恰巧儲存著豐富的圖畫素材,并能在課堂上將這些素材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對于美術生而言,每個人都有著豐富的想象力。用信息技術助力美術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抽象空間進行具體化的表現(xiàn),使整個課堂的趣味性得到有效地提高。如此一來,學生既可以獲得滿足感,又能真切地提高自己的美術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和實施,在中職美術教學中一味地以課本作為講授的依據,已經越來越滿足不了需求。在沒有外界刺激和新鮮感的條件下,學生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此,信息技術作為互聯(lián)網大潮的重要平臺,其豐富的素材庫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學生在大量生動的素材沖擊下可以認真學習,提高自己的美術素養(yǎng),激發(fā)美術學習的興趣。比如,在鑒賞《水粉靜物畫》時,如果單純地利用課本上的圖片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對學生而言是十分枯燥的。這些本就沒有太大沖擊力的圖片甚至加速了他們打瞌睡的速度。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跟隨演示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理解和領悟。同時,進度跟不上的學生還可以進行反復觀看,直到看懂為止,最后達到全體學生都能掌握要點的良好效果。動態(tài)圖片是很好的教學輔助工具,學生對于動態(tài)的畫面是十分感興趣的。在人物的動態(tài)過程中,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要點,提升學習熱情,激發(fā)想象和聯(lián)想,展開深入的討論,同時也省去了教師示范的時間。
在美術教學中,五顏六色的色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理的想象范圍中,學生可以盡情地用色彩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獨特作品,這對他們來講無疑是打開了七彩世界的大門。比如,繪畫中的三原色包括了紅、黃、藍三種。而信息技術里的色彩則有千萬種,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做進一步的講解。當教師演繹完色彩的調和方式,學生就可以在對三原色的初步了解上自由地感受色彩的組合與變化,深刻領悟美術中色彩的奇妙之處。繪畫色彩的知識繁雜而抽象,不利于學生的消化吸收?,F(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一體、聲情并茂等特點,利用該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和審美體驗,讓他們在感性中理解色彩之間的調配原則,認識色彩背后的意義和文化內涵。
美術教學中,大部分都是教師利用圖片來給學生進行講授,而對于抽象的圖片,學生則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使他們不能從根本上理解透徹。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在信息技術中融入情景再現(xiàn)是一種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比如在講授梵高的《向日葵》之時,可以加上合適的配樂以及恰當?shù)谋尘?,這樣便可以將《向日葵》的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精心設置的情景再現(xiàn)中,展示給學生的是生動的畫面,它于精心之處調動著學生的思維,并以極盛大的審美享受在“潤物細無聲”中使學生掌握了課堂知識。
師生互動的方式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也能讓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在美術教學中也同樣如此。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生可以聯(lián)合打造屬于班級的獨特作品。例如,教師可以在學校周年日當天和學生一起設計校園紀念物,并在學校的網站等其他途徑中將其傳播出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你講我聽”的固有模式,使教師和學生成為組員,齊心協(xié)力共同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以組員的身份交流解決。這樣一來不但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也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動手與審美能力,提高和教師的溝通能力以及和同伴的合作能力等。
總之,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中職美術教學中是當代教育要長期探討的課題,美術教師需要認真對待并探討出適當?shù)慕虒W模式來。信息技術的科技性增加了美術教學的靈活度,它能以豐富有趣的畫面、真實的色彩演繹、切合實際的情景再現(xiàn)、平等直白的師生互動等特點將學生的思維打開,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在中職美術的教學中是教育模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與有效實踐,其將在未來廣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