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雅
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提升美術學習者的審美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鑒賞能力,美術學習者的鑒賞能力提升了,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會更有靈感,作品會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繪畫經驗,下面談一談自己對于美術鑒賞的一些心得。
美術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我們在鑒賞美術作品時要立足濃郁的美術審美氛圍,接受藝術的熏陶,在良好的氛圍中提升審美趣味,提升美術鑒賞能力。例如我們可以多多鑒賞一些美術作品,可以著重從美術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等角度進行鑒賞。線條是美術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我們就可以從線條的形狀、長短、粗細、疏密等排列組合來鑒賞,感受線條的獨特藝術之美。我們在鑒賞過一些美術作品以后,會具備一定的線條美術鑒賞能力,這時就可以緊接著欣賞更多的西方抽象藝術作品。例如梵高的名畫《星夜》,梵高運用夸張的螺旋線、弧線線條,描繪了一幅充滿動感和變化的星空,金黃的滿月形成了一個大的旋渦,里面的短線條糾結、盤旋,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并用抽象的線條勾勒了樹干,用暖黃色、藍色相交的圓滑曲線勾勒了夜空與大地的分界線。
我們還可以走進當?shù)氐拿佬g展覽館進行參觀,近距離接觸美術作品,感受美術作品帶給我們視覺上的沖擊。我們可以結合每一幅作品,進行現(xiàn)場美術作品鑒賞,這樣的美術鑒賞課更有啟發(fā)性,一邊欣賞美術作品,一邊進行美術鑒賞,營造了濃郁的美術審美氛圍。
美術作品是無聲的語言表達,只是我們缺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要用一雙審美的眼睛欣賞美術作品,在美術作品中發(fā)現(xiàn)美的身影,讀懂美術作品的“語言”。我們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要走入畫境之中,體會美術作品的語言,鑒賞美術作品的特色。例如我們在鑒賞水墨風景畫時,可以從山水畫的線條勾勒、墨塊大小與分布、色塊的運用、構圖等角度進行鑒賞。山水畫是中國畫的杰出代表,采用焦、濃、重、淡、清的墨跡的變化,搭配少許的色彩,展現(xiàn)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就是美術學者常說的美術作品的語言,它會代替美術作品“發(fā)聲”,美術初學者要學會品讀這種語言,這樣才能提升美術鑒賞的效果。
我們在鑒賞美術作品時,要打破對美術作品狹隘的限定,美術作品不僅僅指的是書面繪畫作品,還包括了建筑藝術、雕塑藝術等。我們可以從圖片中走出來,身臨其境地領略我國的建筑藝術,例如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xiāng),灰色的瓦片、小橋流水都是風景,我們要鑒賞的就是江南建筑的古樸和典雅。美術學習離不開寫生訓練,教師要多參與一些寫生訓練,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在優(yōu)美的風景中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靈感,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的感悟。我們在寫生訓練中不僅只是提高自身的繪畫水平,還收獲審美意識的提升,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學習繪畫需要不斷去探索大自然的魅力,在寫生訓練中,提升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如何提升美術鑒賞課的藝術效果,一直是每一個美術研究者的研究方向。我們要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收獲審美體驗,把手工制作和美術鑒賞結合起來,通過親手制作美術作品,從一個美術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往往會收獲更為真實的審美體驗。例如,我們在鑒賞中國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時,親身體驗剪紙的鏤空、裁剪、折疊等技法,從古老的鏤空技法中體會另類的繪圖方法。我們還可以運用網絡技術欣賞不同地域的剪紙藝術。例如,陜北剪紙的粗狂美,抒發(fā)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鑒賞美術作品不僅僅要鑒賞技法,還要鑒賞美術作品更深層次的生活寓意,讓審美理念貫穿到鑒賞活動中。我們在鑒賞美術作品時,不要拘泥于傳統(tǒng)思維,每一個人欣賞角度的不同,獲得的鑒賞體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從美術創(chuàng)作角度著手,感受美術的感染力。
美術鑒賞活動應該從多個方面著手,營造濃郁的美術審美氛圍,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鑒賞美術語言的能力,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意識,我們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