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君
(深圳大學總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fā)展,與氣道和肺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guān),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人群發(fā)病率已高達9 %~10 %。由于該病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有學者指出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與炎性指標、血氣分析相關(guān)[1]。本文進一步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與肺功能參數(shù)的關(guān)系,現(xiàn)報告如下。
1.1對象 選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均理解及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嚴重心肝腎等功能性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癌、間質(zhì)性肺疾病、精神疾病者。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5.6歲;體重44~65 kg、平均體重55.34 kg;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年。
1.2方法 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L靜脈血,1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置-2~8 ℃?zhèn)溆茫4妗? d,測定血清指標包括酸堿度、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氧飽和度(SaO2),炎癥指標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WBC)、C反應蛋白(CRP)、血沉(ESR),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肺活量(VC)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均數(shù)表示,采用t檢驗,Pearson相關(guān)分析其相關(guān)性,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 AECOPD患者的血氣分析、炎癥指標見表1。
表1 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描述
2.2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與肺功能相關(guān)性 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與肺功能相關(guān)(P<0.05),見表2。
表2 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指標與肺功能相關(guān)性
慢阻肺的病因尚不明確,其危險因素可分為環(huán)境因素、個體因素,其中環(huán)境因素包括有害物質(zhì)、粉塵、化學物質(zhì)的吸入,個體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新生兒期、嬰兒期等多種原因?qū)е碌膫€體發(fā)病。慢阻肺在臨床中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咳痰、胸悶、喘息等[2]。應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診斷率,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臨床診斷及評估AECOPD病情的金標準為肺功能,是判斷氣流受限的客觀指標,F(xiàn)EV1占用力VC百分比可有效評估慢阻肺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加上變異性較小,臨床容易操作。然而,對于基層醫(yī)院并不具有檢測肺功能的相關(guān)設備,限制了其應用[3]。在臨床中常常采用炎癥因子及血氣分析來綜合評估,進而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慢阻肺急性期加重患者,支氣管平滑痙攣極易引起缺氧,且補體被激活,機體的炎癥反應日益加重,炎癥因子合成及釋放均增加[4]。眾所周知,多種炎性細胞、細胞因子等均參與到慢阻肺的發(fā)病中。當前,臨床關(guān)注的血漿標志物有血常規(guī)、WBC、CRP、ESR等,血氣指標包括酸鹼度、PaCO2、PaO2、SaO2等。對于沒有肺功能檢測設備的基層醫(yī)院而言,利用相關(guān)炎癥指標、血氣分期可綜合評估患者肺功能[5]。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與炎癥指標、血氣指標相關(guān)?;颊叻喂δ芊旨壣?,PaCO2、WBC計數(shù)、CRP等水平不斷升高,而酸堿度、PaO2等下降,表明在慢阻肺患者病情評估中,血氣分析不僅可反映肺功能狀況,也能夠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6]。
綜上所述,AECOPD患者血氣分析、炎癥水平與肺功能相關(guān),兩者均可作為評價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