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
摘? 要:在賽前進行適當的準備工作有助于調節(jié)運動員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同時調整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tài),使運動員提前進入比賽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應變能力,并且在體育比賽中,良好的開端對運動員在賽事中正常發(fā)揮訓練實力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注重賽前準備的訓練對于運動員提高成績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于跆拳道賽前準備過程控制進行全面的分析,旨在指導跆拳道賽前過程的優(yōu)化和控制,全面提高跆拳道賽前預案的準備和細節(jié)的考慮。
關鍵詞:跆拳道? 青少年? 運動員? 賽前準備
中圖分類號:G886.9?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b)-0243-02
1? 賽前準備的意義
運動員在比賽中將面臨巨大的體能消耗,需要生理和心理上都達到賽前的最佳狀態(tài),因而賽前準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賽前進行適當的準備,有助于機體以及運動員心理提前進入到比賽狀態(tài),使其在比賽中迅速發(fā)揮實力。曹國林認為,合理的賽前準備可以使運動員在賽前和賽中都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使運動員的機體達到或接近高效率的生理要求的最優(yōu)狀態(tài)。
2? 賽前準備的目標與內容、方法與手段和負荷與組織設計
2.1 賽前準備的目標與內容
人體運動是從靜止狀態(tài)到運動狀態(tài),經歷一個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生理過程,需要經過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過程。人們在參加體育活動或體育競賽時,為了縮短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時間,在這之前都必須做適當的準備。準備目的不外乎主要有兩點:第一,有利于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競技能力的發(fā)揮;第二,預防和降低運動損傷幾率。適當的賽前準備,對于運動員在比賽中更好的完成技術動作有積極作用,運動員也能更好地提高練習效果,發(fā)揮更好的實力。此外,適當賽前準備能讓身體的各運動器官和組織能夠做好充足地準備,還能夠預防運動損傷。
2.2 賽前準備的方法與手段
生理準備包括一般性準備和專門性準備。楊友峰指出,一般性準備是為了促進運動員機能亢進,使其在賽前進入肌肉發(fā)熱、血液循環(huán)加快、吸氧能力增強的狀態(tài)。通常一般性準備有兩種方式,一是采用慢跑、功率自行車、跳繩、徒手操、拉伸練習等運動使肌肉“主動地”活動;二是采用蒸桑拿、熱水淋浴或使用加熱墊、電熱療等方法使肌肉“被動地”活動。
專門性準備則依據運動項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其準備應當與運動項目相關,旨在刺激大腦皮層,從而集中控制機體各器官的活動,使神經中樞的調節(jié)能力與機體器官達到協調狀態(tài),為運動員的正式比賽做好技術和技能的準備。例如,蔣躍輝提出了業(yè)余短跑運動員賽前可以進行的準備動作,包括小跑步、后蹬腿、高抬腿等動作,這些準備動作有利于機體全身肌肉和神經中樞都進入到跑步準備狀態(tài),使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后能迅速進入最佳狀態(tài)。
2.3 賽前訓練的負荷與組織設計
跆拳道賽前訓練負荷量最大的時期是準備期,賽前訓練一般為運動量較大的跑步,跑步專項運動能力得到提高后,就會增加聯合訓練,從而增強運動員的綜合體能。準備期的訓練方式通常是訓練1d、緩解1d交替進行,訓練強度比較高的項目一般都安排在聯課中。通常1周設置3節(jié)聯課,分為2節(jié)中等負荷量的高強度課和1節(jié)大負荷量的有氧訓練,旨在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及團隊配合技術練習。準備期之后的強度期,訓練負荷量稍微下降,但最大攝氧量強度及耐乳酸強度的訓練增多,同時減少個人訓練,訓練內容多為有助于促進運動員恢復的有氧訓練。
3? 跆拳道(業(yè)余)運動員的賽前訓練
3.1 賽前訓練與賽前準備
運動員賽前訓練與準備直接決定比賽中競技狀態(tài),也直接影響,運動員是否能取得好成績。賽前訓練時間,往往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以及項目特點有所不同。運動員賽前訓練時間一般為4周,有氧儲備的賽前訓練時間長達3個月,專項訓練運動時間有時可達32周。
運動員在安排賽前訓練時間時,首先要考慮形成最佳競技狀態(tài)需要的時間,其次是競技技術形成需要的時間以及運動員在高強度的訓練之后恢復所需要的時間,綜合所有時間因素進行時間安排。此外,運動員參加的跆拳道的比賽賽制、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賽事進行時天氣、氣候的變化等都需要考慮在賽前準備時間制定計劃中。此外,運動員還要考慮比賽時激烈競爭氣氛對自己心理壓力造成的影響,也要考慮訓練時運動受傷的恢復,這些都是影響賽前訓練時間的因素。
3.2 賽前營養(yǎng)與醫(yī)療準備
營養(yǎng)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養(yǎng)攝入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膳食合理性和效果。對于運動員來說,合理膳食不僅是運動員健康狀態(tài)的基本保證,也是其體能和運動能力的基礎。高蛋白食物不應被認為是運動能量的來源,更確切地說,應該作為有益于恢復體力的食物在運動后食用,而在賽前食用這類食物對運動是沒有益處的。
4? 業(yè)余跆拳道運動員賽前準備的內容
4.1 參賽信息募集與處理
比賽前對比賽基本內容進行了解是保證運動員順利完成比賽的先決條件。運動員在比賽前需要募集的信息包括以下幾方面:賽事的最新規(guī)則和參賽指南、同場競技運動員的基本狀況、以往的訓練和比賽的影音圖像與文字資料、技戰(zhàn)術特點及優(yōu)劣勢等。
4.2 準備參賽物品
比賽中器械狀態(tài)也是影響運動員實力發(fā)揮的重要因素之一。賽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導致比賽中需要的器械發(fā)生故障或者丟失或是不符合賽事要求等;比賽臨時也可能出現器械的破損。
4.3 賽前體能訓練
賽前訓練和正式比賽的主要區(qū)別之一就是比賽的強度比訓練更大,心理壓力也更大,面對運動場上運動員體力和心理的快速消耗,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體力不支和心理狀態(tài)變差,如果沒有賽前體能訓練,就難以在比賽中發(fā)揮出實力。
4.4 賽前戰(zhàn)術指導
賽前技術準備是運動員在競技中穩(wěn)定發(fā)揮實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比賽前,運動員一般都非常重視對競技技術的準備,包括決定運動員的競技技術、在訓練中改進技術、糾正技術中的不足和缺點,在對比賽信息進行處理后,運動員要在,訓練中鞏固和穩(wěn)定發(fā)揮自己的競技技術。隨著比賽時間的臨近,運動員要加大技術訓練量,提高自己的競技技術質量,確保在比賽中能穩(wěn)定發(fā)揮實力。
4.5 賽前心理輔導
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賽前準備時可能并未表現出來或根本沒有,這是因為賽前準備時,訓練氛圍不如比賽氛圍激烈,運動員也不必有一種一次失敗成績就不好的心理壓力,所以在賽前運動員的心理問題并不突出,但是為了預防比賽中運動員出現心理問題,就必須在賽前給予心理輔導,給予運動員參賽心理準備干預。
一是幫助運動員建立正確的比賽心理定向;二是運動員及其教練要根據運動員的狀態(tài)及心理問題制定詳細周密的心理準備方案,制定方案的過程即為明確指導思想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鄧運龍.訓練觀念及其導向功能——中國體育博士文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 (美)朗基,著.運動員恢復指南:休息,放松,儲備能量達到最佳競技狀態(tài)[M].畢學翠,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
[3] 韓保國.對劉婷亞運會賽前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控的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1(2):134-136.
[4] 王樂.男子跆拳道運動員高原訓練期跑步訓練的科研監(jiān)控[J].遼寧體育科技,2015(1):36-37.
[5] 吳宗岱.基于賽制特征的我國優(yōu)秀跆拳道運動員訓練安排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6] 吉俊甫.運動員程序化參賽方案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