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英
【摘要】扶貧檔案是各項扶貧工作開展的真實記錄,扶貧檔案的收集與利用對我國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現狀,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現狀;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根本方法是精準扶貧,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本珳史鲐氹x不開精準扶貧檔案資料,通過近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認識到扶貧戶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和脫貧致富信息等扶貧檔案資源共享的重要性,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鎮(zhèn)村兩級扶貧檔案的管理現狀仍需進一步規(guī)范。
一、充分認識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意義
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脫貧事業(yè)進程中積累的獨特資源,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決策和脫貧攻堅的真實寫照,作為時代的“印記”,它以獨特的方式傳承著、助推著國家民族新時期扶貧脫貧工作的開展。通過對扶貧資料的收集建檔、規(guī)范管理、精準記錄、運用新的載體留存,為2020年實現“兩個確?!边_到新時期脫貧攻堅目標,積極發(fā)揮著助力脫貧攻堅的作用。
二、鎮(zhèn)村兩級扶貧檔案的管理現狀
(一)基層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的檔案認識不足。有些基層干部認為,檔案管理對扶貧工作開展并無太大意義,有重經濟發(fā)展輕檔案管理的思想。因此,工作中極少重視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與管理,有的村干部沒有把基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進行統一保管,造成部分檔案散亂丟失,不能準確記載貧困戶的精準扶貧脫貧過程。
(二)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專業(yè)水平有待提高。加之對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未配備專職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員,又缺少系統的業(yè)務培訓,加之農村條件有限,一般由村兩委成員兼職管理扶貧檔案,造成檔案資料的內容記載不完整,分類不專業(yè)、不詳細等,根本不符合檔案管理的工作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
(三)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搜集不及時不全面。精準扶貧檔案是各項扶貧工作開展的真實記錄,應該及時搜集整理,由檔案員建檔立卡,分類保管,如:在搜集貧困戶的居住環(huán)境、聯系方式和家庭成員的就業(yè)狀況、致貧原因、扶貧方案、幫扶措施等基本信息時應做好記錄并填寫完整,為精準識貧、精準施策提供依據。部分村沒有及時整理填寫,造成檔案資料的遺失、缺漏,對后續(xù)的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四)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公示類、文件類資料搜集整理欠缺。達不到紙質資料和影像資料并存,致使扶貧檔案內容不夠豐富真實。
(五)扶貧政策宣傳不能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入戶入腦,沒有真正落實“扶貧先扶志”。使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危房改造、教育資助、醫(y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方面不能充分知曉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三、加強扶貧檔案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狠抓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黨的十九大發(fā)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號令,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期,在國家、省扶貧信息開發(fā)系統引領下,鎮(zhèn)村兩級應當成立專門的檔案信息管理小組,負責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準確錄入貧困戶的信息,動態(tài)掌握扶貧脫貧情況,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宣傳政府職能部門的扶貧政策和督導調度力度,及時總結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亮點經驗,開通信息共享機制,解決扶貧檔案管理的“瓶頸”問題,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二)加強業(yè)務培訓,強化扶貧檔案的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h扶貧辦和檔案管理部門,應定期開展精準扶貧檔案培訓,提高兼職人員的檔案管理專業(yè)素養(yǎng),以查促改,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在推動精準扶貧事業(yè)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將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給予財力、人力上的支持,為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規(guī)范化、科學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三)加強扶貧檔案的搜集整理,做好分類歸檔。加強業(yè)務指導,嘗試建立鎮(zhèn)村級精準扶貧檔案試點單位,交流經驗推進工作。嚴把精準扶貧檔案收集整理關,及時準確把扶貧工作推進情況記入檔案,按照致貧原因、脫貧年度、政策優(yōu)惠分類歸檔,確保分類科學、保管安全、查找便捷。如:教育資助。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要精準摸排,不漏掉一個建檔立卡的學生,定期開展貧困學生信息比對,精準掌握貧困學生受助需求,做好學生資助與扶貧、民政、殘聯、衛(wèi)健等部門數據庫的有效對接,共享學生信息,確保每一名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都能獲得教育資助,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記錄好扶貧手冊,真實展現扶貧措施,享受扶貧政策的紅利,為精準落實資助政策、精準投放資助資金提供依據。
(四)加快推進扶貧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扶貧檔案的數量龐大,內容多樣,種類繁雜。其中,大部分檔案是按年度歸檔留存,多為紙質文檔,具有不易保存與查閱的弊端。對此,應借助信息化技術,加快扶貧檔案信息化建設。利用扶貧開發(fā)管理平臺,完善基礎數據庫,并運用數據壓縮和掃描技術,盡快將紙質文檔轉換為電子檔案,把工作開展的動態(tài)數據、影像資料隨時導入扶貧檔案信息庫,科學規(guī)范管理,定期更新扶貧措施和成果,真正做到工作有延續(xù)、有措施、有成效,實現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脫真貧。如:建立健康扶貧檔案。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運用“互聯網+健康醫(yī)療”服務,對因病致貧建檔立卡戶的具體患病人員,逐人確定治療辦法,完成救治任務,落實健康扶貧“八個一”和分類救治工作,落實“兩免兩減半”和“先診療后結算”,建立健康扶貧電子檔案,記錄救治過程和措施,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有效途徑,從而豐富精準扶貧檔案的內涵。
加強行業(yè)扶貧檔案的收集,強化扶貧檔案的規(guī)范精準,為新時期助力穩(wěn)定脫貧,為大國治貧,決勝2020的脫貧攻堅戰(zhàn)留下寶貴的紙質、影像資料,是一項亟待完善和解決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