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雪琴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一步步深入與提高,現(xiàn)代化的信息設備已經逐漸被各行各業(yè)所認可,同時在小學生的日常教育中也慣用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應當被看作是一個逐漸提高的學習項目,同時在培養(yǎng)中要注重孩子們的審美觀念的訓練與提升。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結合教學與內容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素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121-01
1 ? 重視語文素養(yǎng)、積淀文化底蘊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內容體系中,“閱讀素養(yǎng)”包含多種方面:閱讀能力與知識、思想情感與審美情趣、語言與語感的積累和培養(yǎng)、思維品質與品德修養(yǎng)、個性品格與學習習慣等等,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素養(yǎng)”就需要實現(xiàn)上述內容的有機整合。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并高效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素養(yǎng)”呢?接下來就分為幾個部分,簡要提出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經驗中所總結出來的相關理論原理。
第一,借助網絡的力量,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完善性格與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質。所謂“閱讀”即一定意義上說的就是“文學”,而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文學的力量對于人的影響無可厚非。在日常的閱讀素材中,我們一般會選擇兩種類型的文章來進行教學與學習,一種是正面教材,一種是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反映出來的就是明朗的未來、高尚的理想、堅強的信念、頑強的意志、真善美的心靈等。反面教材則是背離這些正義的觀點與態(tài)度,給學生們一種間接的教訓。第二,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鍛煉學生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實際上,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在很大一種程度上都是在于他們自身對于語文文化積累的主動性與厚實程度。所謂量變才會產生質變,當語文的文化積淀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隱藏在學生們內心深處的文化底蘊就會顯示出強大的作用力來。在網絡研究之下的小學生閱讀培養(yǎng)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們的文化底蘊,還可以逐漸消除傳統(tǒng)式教學對學生們所產生的消極影響。
2 ? 走進語文教材、體驗人文精神
在小學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之中,教材仍舊是主要的和重要的來源。教材之中有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的再現(xiàn),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們的日常教學和學習。任何一種文學都是為了傳遞給學生某種思想或者是人文情懷的,因而為了能夠有效地塑造與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素養(yǎng),尤其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篇文章。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跟進,從而有效地適應學生的教育發(fā)展需要。文字應當是活靈活現(xiàn)、繪聲繪影的,因而多重視網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積極發(fā)揮它的有效力,將文章中的文學性的語言轉化成可以讓學生們聽、說、看、演等形式的具象表現(xiàn)。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包括閱讀中收錄的相關文章還不足以完全顯露出他的高深與精粹,通過有效的網絡手段,可以讓學生們深刻地了解并喜歡上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應當在這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將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另外,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在課本閱讀中讓學生們去聯(lián)系與處理教材內容是完全不夠的,教師需要做好精簡的工作,平時多留意一下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生存環(huán)境、個性經歷與思想品格發(fā)展等方面。日記與隨筆是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與學習任務,這也是將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隔閡降到最低的首要之選。教師可以借助這些任務合理的與學生實現(xiàn)心靈的溝通,打開學生的心扉,縮短心與心的距離,如此一來也更加容易實施教學任務。既能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僅此機會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激情。
3 ? 開拓學生視野,關注社會生活
當下的每一階段教育都在努力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已經逐漸的深入人心。小學生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更應當學會從小就將目光放得長遠,學會眼看四方、耳聽八面。因此,教師更加需要在開拓學生視野方面多下功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教學融入生活。將教學融入生活的方式尚且有很多,利用網絡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帶領學生遨游網絡知識的海洋是最為合適與快捷的。
例如,根據(jù)年齡的特點,年級的學習重點,給學生們多多介紹相關的名篇名著,低年級可以把繪本引進課堂與課本相結合來進行閱讀教學,中高年級可以采用主題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讓他們看后、觀后學著寫讀后感、觀后感等。這不僅是閱讀能力的一種提升,更是寫作能力的一種鍛煉。尤其是趁當下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我們更加不能夠只把教學僅限于課本,需要讓學生們多多接觸來自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與不同的名篇名作,讓他們與優(yōu)秀的人群看齊,完善內心性格、塑造高尚情操。當今這個社會是一個風靡時尚、急功近利、文化知識大爆炸的年代,人們都較為浮躁與不安,讓孩子們多多接觸這樣的一些名篇名作還可以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語文這門學科在整個小學的教學體系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時也發(fā)揮著意義深遠的作用,它是學生們認識世界的一雙慧眼,也是辨別是非丑惡的一顆聰慧的心。網絡的發(fā)展不會止步不前,我們的教育也需要一代代的推進下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仍舊需要各位教師們有效地完善教學方法與思路,不斷進行改革從而適應學生們的發(fā)展和這個社會的前進方向。
4 ?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一個復雜而任重道遠的工作。在這個網絡大爆炸的時代,人人都需要與時俱進,教育也同樣需要。網絡資源的優(yōu)化與整合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們的日常教學與學習。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鍛煉也同樣需要我們在網絡研究的大環(huán)境之下,不斷地提升教學思路,從而為我們的基礎教育事業(yè)添光加彩。
參考文獻:
[1] 黃艷珍.在閱讀活動中點亮孩子的心燈——小學生深度閱讀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J].2018年2月向導-教育導刊論文匯編,2018.02.02.
[2] 宋乃慶,肖林,程浩.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背景因素探析——基于國際閱讀素養(yǎng)進步研究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7.02.10.
[3] 張夢宇.基于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高的親師合作策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