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毅,郝 陽,吳 宇,薛欣然
(1.中國礦業(yè)大學 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 徐州 221116;2.中國礦業(yè)大學 力學與土木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隨著大量煤礦進入了深部開采階段,許多新的技術難題隨之出現(xiàn),軟巖巷道支護就是其中之一。深部軟巖巷道支護所面臨的主要難點有:巷道地應力大、圍巖松散破碎、流變大[1]。利用注漿錨桿對軟巖巷道進行錨固支護,不僅能改善破碎圍巖的力學性質,還能為圍巖提供錨固力。施工便捷、快速的優(yōu)點使其得到廣泛應用。
未來采礦工程應朝著數(shù)字礦山和綠色礦山方向發(fā)展[2]。注漿錨固質量檢測的最普遍的手段是拉拔試驗,但是這種方法檢測范圍窄,對錨桿具有破壞性。而錨桿無損檢測技術具有智能化、快速化、大范圍檢測的優(yōu)點,符合數(shù)字、綠色礦山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可以用來研究注漿的錨固質量。
國外Gendynamik AB公司于1980年推出了Boltometer Version錨桿無損檢測儀,該儀器利用超聲波來檢測水泥砂漿錨桿的缺陷長度。但超聲波沿桿體傳播能量衰減快,而且操作復雜,對環(huán)境要求高,因此沒有廣泛應用[3]。英國倫敦大學的Beard M D等人利用超聲波在經(jīng)過錨固后的錨桿中研究錨桿的錨固段長度,研發(fā)了GRANIT儀器,但數(shù)值模型簡單,試驗結果和數(shù)值計算有較大差別[4,5]。近年來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Madenga V,Zou D H等人從理論、數(shù)值模擬,試驗等方面研究了激振頻率對錨桿長度以及錨固缺陷程度的影響,利用波在注漿錨桿桿體內的振幅比來論述自由錨桿和錨固錨桿的激振頻率和波形特征的對應關系[6-8]。
國內學者李維樹等利用錘擊法對全長粘結型錨桿長度和注漿密實度進行研究,建立了砂漿密實度與波形特征的對應關系[9],張建清等通過聲波無損檢測,采用統(tǒng)計學和回歸分析的方法對錨桿注漿密實度和波形特征進行研究[10],朱國維等基于高頻應力波在錨固端內傳播的波形特征研究錨桿錨固密實狀況[11],張世平等通過高頻、低頻超聲導波的波速對注漿錨桿的自由段和錨固段長度敏感性進行研究,但沒有涉及缺陷長度、缺陷位置的研究[12]。孫冰等基于低應變應力波反射法,對不同錨固缺陷的錨桿進行波形分析,并在錨桿中進行多點布測,利用小波分析,分析不同錨固介質內波速特征,得到精確的缺陷位置和錨桿長度,但其研究對象是普通鋼筋錨桿[13,14]。
綜上所述,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針對注漿錨桿的錨固段內密實度和波形圖的對應特征,而對于其具體缺陷位置和長度的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本文通過試驗,基于彈性應力波激振的無損檢測技術,并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對注漿錨桿自由段、錨固段長度和錨固段內的缺陷長度和位置進行研究。
注漿錨桿的直徑為Φ25~Φ32mm,長度為2~10m。因此,錨桿桿體和注漿漿液相互作用形成的桿狀錨固體可視為一維桿件[9]。根據(jù)小應變理論,在注漿的錨桿最外端,沿著錨桿縱向給其施加一個原始的激振,桿件質點就會沿著桿體軸向產(chǎn)生拉伸與壓縮的波形,以縱波的形式在桿體內傳播。當彈性應力波傳達到不同波阻抗的介質的交界面時,彈性波會發(fā)生反射與透射的物理現(xiàn)象,如圖1所示。
圖1 應力波在注漿錨桿桿體傳播圖
利用交界面連續(xù)性條件:
位移:U1=U2,U1+UR=UT
(1)
速度:V1=V2,V1+VR=VT
(2)
力:N1=N2,N1+NR=NT
(3)
根據(jù)波動方程和邊界約束條件可以求出反射系數(shù)和透射系數(shù)分別為εR=(Z2-Z1)/(Z2+Z1)和εT=2Z2/(Z2+Z1),其中Z1=ρ1A1v1和Z2=ρ2A2v2定義為波阻抗比。ρ1為錨桿外露段的密度;A1為外露段桿體的橫截面面積;V1為應力波在外露段桿體上的傳播速度;ρ2為錨桿全錨段密度;A2為全錨段桿體的橫截面面積;V2為應力波在全錨段桿體上的傳播速度。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當Z2>Z1時,波從小阻抗介質傳入大阻抗介質,則反射系數(shù)為負數(shù),波的相位會發(fā)生反向突變;當Z2 根據(jù)彈性應力波在一維桿件中傳播原理可建立其波動方程: (4) 式中,μ是X方向的某點位移;t是波在桿件中的傳播時間;C是縱波在復合桿件中彈性波的傳播速度;C2=E/ρ,其中E為彈性模量,ρ為桿體密度。與金屬錨桿相比,注漿錨桿為鋼筋和水泥砂漿的復合介質,兩者桿體密度在同一數(shù)量級,而金屬錨桿的彈性模量遠大于注漿錨桿的彈性模量。從而得出彈性應力波在注漿錨桿中的波速應該小于金屬錨桿中的速度。 由于應力波在注漿錨桿桿體中傳播非常復雜,需要采用信號分析的方法準確的將信號中各個端面的反射特征點提取出。本文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對采集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小波分析是將原始信號分解為A和D兩個信號。A表示信號的近似值,是信號大的縮放因子產(chǎn)生的系數(shù),表示信號的低頻分量;D表示信號的細節(jié)值,是信號小的縮放因子產(chǎn)生的系數(shù),表示信號的高頻分量。在許多信號分析中,信號的低頻部分是最重要的,它是對含噪信號整體進行的一個的優(yōu)化;高頻部分是對信號局部進行詳細分析,具有信號“顯微鏡”的功能[16]。結合小波分析工具包,設計出注漿錨桿長度和缺陷位置及大小識別過程,識別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注漿錨桿缺陷長度和位置識別流程圖 共制作三根注好漿液的注漿錨桿和三組不同密實程度的試件。 利用水泥砂漿對3根Φ25mm空注漿錨桿進行注漿,分別編號為1、2、3號,來研究未錨固的注漿錨桿。 利用直徑為160mm和長度為1000mm的PVC管澆筑混凝土模擬圍巖,混凝土由32.5#硅酸鹽水泥、細石子以及水制成,質量配比水泥∶水∶石子=1∶2∶3。同時將直徑為50mm,長度為1000mm的PVC管固定在圍巖中心,以此模擬鉆孔。待混凝土成形,將50mm的管子抽去,養(yǎng)護28d,共制作三組。在兩根Φ25mm注漿錨桿桿體上分別捆綁泡沫塑料來模擬注漿時的空漿部分,捆綁的位置和沿桿體的長度即缺陷的位置和長度,如圖3所示。然后將一根空的注漿錨桿和綁好泡沫塑料的錨桿分別固定在每組圍巖鉆孔中心,通過注漿泵對注漿錨桿注入水泥砂漿,直到漿液溢出鉆孔。待漿液完全凝固后試件完成。盡管制備試件過程與現(xiàn)場工藝有差別,但最終可以得到與現(xiàn)場錨固結構相似的結果,對于無損檢測缺陷并無影響。對試件編號為4、5、6。試件如圖4所示,幾何參數(shù)見表1。 圖3 缺陷長度和位置示意圖(cm) 圖4 不同缺陷錨固體示意圖(mm) 表1 試件幾何參數(shù)表 利用課題組研制的錨桿無損檢測設備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設備主要包括三部分:壓電式傳感器,激振力錘以及無損檢測儀。經(jīng)測試,激振力錘激發(fā)的彈性應力波頻率在2~10kHz之間。 試驗方案分為信號采集和分析兩大過程。首先進行信號采集:將傳感器置于試件注漿錨桿端頭,利用激振力錘對錨桿端頭敲擊,使其產(chǎn)生軸向傳播的應力波,利用錨桿無損檢測儀檢測并記錄應力波傳播與反射信號。最后將采集到的信號導入PC端,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對采集到的信號進行分析。 具體操作步驟為對1—3號試件進行無損檢測試驗,得到信號S1-S3,進而分析未錨固注漿錨桿中彈性應力波的傳播特征;對試件4進行無損檢測試驗,得到信號S4,根據(jù)已知錨固段長度,分析彈性波在錨固段上的傳播速度及特性;對試件5和6進行無損檢測試驗,得到信號S5和S6,分析彈性應力波在含缺陷段的錨固段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 為了分析試件4—6號自由段、錨固段長度以及錨固段內缺陷的長度和位置,首先需要得到彈性應力波在自由段和完全密實的錨固段的傳播速度。 自由段和錨固段缺陷段波速需對信號S1-S3進行分析。通過大量嘗試對S1-S3進行5尺度低頻分析,得到的波形圖特征點最為明顯,如圖5所示。根據(jù)“峰值”理論計算出波在錨桿上傳播時間,再根據(jù)錨桿長度,從而求出彈性應力波在注漿錨桿自由段傳播的波速。具體參數(shù)見表2。 圖5 注漿錨桿注漿后置于空氣中波形圖 從表2中可以看到,空氣中的注漿錨桿應力波的傳播速度在3539~3720m/s之間,考慮信號截取點的誤差,將彈性應力波在自由段和空漿段傳播的速度設置為3600m/s。而普通金屬錨桿中應力波的傳播速度為5180~5200m/s之間[17]。對比這兩種錨桿的不同結構特征可以得出結論:注漿漿液對彈性應力波在注漿錨桿中的傳播起到了延緩作用。 對于錨固段波速,由于需要首先判斷出應力波在自由段和錨固段分界面的傳播時間,將在后續(xù)分析中得到。 表2 三組測試結果 接下來需要找到自由段和錨固段分界面特征點。已知試件4—6號自由段錨固段分界面的位置和長度,結合應力波自由段傳播速度可以計算出其傳播到分界面的理論時間:744μs。因此,希望在理論傳播時間附近找到易識別的特征點。通過對S4-S6進行多次小波分析,發(fā)現(xiàn)在5尺度低頻分解下能夠找到特征點—在理論時間附近振幅最大的波谷位置,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得出:彈性應力波在試件4—6號中自由段的傳播時間基本相同。根據(jù)波速與時間的關系,可以計算出注漿錨桿的自由段的計算長度,與理論長度相比誤差率低于5%。具體參數(shù)見表3。 表3 試件4—6號自由段長度統(tǒng)計表 接下來需要得到彈性應力波在完全密實的錨固體內波速的標準值,就需要對信號S4分析。通過大量嘗試發(fā)現(xiàn)對S4進行5尺度高頻分析可以得出易識別底端反射的特征點。如圖6所示。 圖6 試件4—6號低頻分析波形圖 試件4號高頻分析波形如圖7所示,從圖7中,根據(jù)固端反射和底端反射之間的特征點時間差以及錨固段的長度可以算出彈性應力波在完全密實錨固體內傳播的速度:1885m/s。 圖7 試件4號高頻分析波形圖(mm) 圖8 試件5號高頻分析波形圖(mm) 通過分析S5可以得到試件5號的錨固缺陷長度和位置。首先低頻分析得到的固端反射點作為特征點1。對S5進行5尺度高頻分析得到的波形如圖8所示。從圖8可以得到:波在固端發(fā)生反射和透射后,透射波遇到第一個空漿界面處,會發(fā)生第二次反射和透射現(xiàn)象。由于此時波是由大阻抗介質傳到小阻抗介質,反射波相位不發(fā)生變化,即第一個波峰明顯的點,此點作為特征點2。當透射波從空漿處再次傳播到錨固體中時,發(fā)生第三次波的透射和反射現(xiàn)象。此時反射波是由小阻抗介質傳到大阻抗介質中,因此反射波由波峰變成波谷,因此可以找到空漿處和密實段的特征點3,即第一個波谷點。最后在底端分界面發(fā)生第四次波的透射和反射現(xiàn)象,由于水泥砂漿的密度高于混凝土,因此波仍然從大阻抗介質傳入到小阻抗介質,即在波峰最大振幅處為底端反射特征點4。 總結如下,通過小波分析得到四個特征點,具體缺陷長度、缺陷位置和時間識別參數(shù)見表4。 表4 試件5號無損檢測識別參數(shù)表 對S6進行5尺度高頻分析得到的分析如圖9所示,固端反射作為特征點1。在之后的波形圖中第一個波峰最大振幅處是錨固段空漿起點,此點作為特征點2。在空漿分界面之后,透射波將繼續(xù)傳播,到達底端時,波由小阻抗介質傳播到大阻抗介質中,反射波相位會發(fā)生突變,即由波峰轉變?yōu)椴ü?,因此在波形圖上表現(xiàn)為第一個波谷最大值,作為特征點3。 圖9 試件6號高頻分析信號圖(mm) 總結如下,通過小波分析能夠找到三個特征點,具體缺陷長度、缺陷位置和時間識別參數(shù)表見表5。 表5 試件6無損檢測識別參數(shù)表 利用彈性應力波在注漿錨桿錨固體中傳播的相位特征以及波速變化以及小波多尺度分析,可以定量的判斷出錨桿自由段和錨固段長度及錨固體內缺陷的具體位置和長度。小波分解的尺度需進行嘗試,找到最優(yōu)解。試驗證明,利用5尺度小波低頻分析能很容易的識別注漿錨桿自由段與錨固段的分界面,利用5尺度高頻分析能夠判斷出錨固段內缺陷的特征點位置和底端反射位置。利用該無損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注漿錨桿錨固缺陷的具體位置和長度。此研究結果可為進一步開發(fā)注漿錨桿錨固質量無損檢測技術和方法提供試驗基礎。1.2 彈性應力波在注漿錨桿桿體中的波速
1.3 彈性應力波特征信號的提取方法
2 試驗方案設計
2.1 試件制備
2.2 試驗儀器及方案
3 試驗結果分析
3.1 注漿錨桿中波速的確定
3.2 信號S4-S6低頻波形圖分析
3.3 信號S4-S6高頻波形圖分析
4 結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