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許多人都非常關注冬季養(yǎng)生事項,或者是冬季有哪些進補好食材?今天我就給大家一一講解。
冬季有哪些養(yǎng)生注意事項?
冬季的很多高發(fā)疾病都是由于氣溫過低造成的,因此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頭頸部保暖。頭,是整個人陽氣最旺盛的地方;而頸部充滿血管,有很多重要穴位。頭頸部是人體散熱、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也因此最先受到寒邪侵襲。護好頭頸部對預防感冒、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等都有一定幫助。
腰背部保暖。腰是腎之府,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腰背相連,保暖極其重要。女性腰部受寒直接關系到卵巢和子宮的機能;老人若長期腰背部不注意保暖,使腰背部血管收縮、血流減慢,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疾病。平常可以穿個保暖背心;休息時,可雙手搓腰至發(fā)熱。
防腳寒。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不足,最怕冷;而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因此保暖措施必不可少。除了白天穿保暖的鞋襪,晚上可以用熱水泡腳。
冬季進補有哪些好食材?
羊肉
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可以搭配山楂或綠豆去除膻味;可以搭配白蘿卜、山藥補益脾腎、益胃平肝;可以搭配胡蘿卜補虛益氣。
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稱,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各種維生素,對心腦血管都十分有益。脾胃虛寒者,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栗子燉雞,適合脾虛怕冷的人,有益氣補腎的功效。
蘿卜
蘿卜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蘿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很多水果都要高。蘿卜不含草酸,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jié)合,更有利于鈣的吸收。
“四冬”千萬別忘了
冬季,人們?nèi)菀左w內(nèi)積熱、喉嚨上火、舌苔厚、大便困難,這個時候,千萬別忘了冬季的“四冬”,包括冬筍、冬菇、冬瓜、冬棗?!八亩辈粌H可以幫你舒緩體內(nèi)積熱,還能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胃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和積蓄。
冬筍
冬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經(jīng)常吃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便。冬筍不但可與肉、禽、海鮮等一起烹調(diào),也可輔以食用菌、綠葉類素菜同炒,還可以單獨成菜,但因冬筍含草酸較多,結(jié)石和痛風患者應少吃,并在食用前將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冬菇
香菇又名冬菇,是人們冬天常吃的食用菌。香菇熱量低,蛋白質(zhì)、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nèi)鈣的吸收。經(jīng)常食用香菇對于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香菇適合各類人群,尤其對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有益,因為其所含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人體排出多余的膽固醇。
冬瓜
冬瓜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對于冠心病、水腫、腹脹等病癥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冬瓜水分多且熱量低,還有很多營養(yǎng)成分可以防止體內(nèi)脂肪堆積,有消肥降脂功效。冬瓜宜與鴨肉、火腿、菌類、海帶等食物一起烹調(diào),其食療效果更好。
冬棗
冬棗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糖類以及環(huán)磷酸腺苷等,能有效保護肝臟、心血管。但是,腹部脹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胃炎、胃潰瘍患者吃生棗時應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