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翠紅
現(xiàn)如今,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目前我縣現(xiàn)行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是提倡學生“說數(shù)學,講數(shù)學”。此次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時至今日,效果顯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我一直摸索前行。剛邁入“說”數(shù)學的課堂,真是困難重重。數(shù)學課上,讓學生說自己的想法時,發(fā)言的人是寥寥無幾,大部分學生都低頭坐在那,臉上流露出膽怯。偶爾有位勇敢之人發(fā)言,說話聲如蚊蠅,表達的內容顛三倒四,邏輯性不強。為了打造學生“說數(shù)學,講數(shù)學”的課堂,我不斷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教學內容,采取多樣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說”地訓練,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有話“說”,“說”得多了,課堂變得更精彩!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打造快樂課堂,激發(fā)學生勇敢說、愿意說
數(shù)學知識,枯燥乏味。為了讓學生愛學數(shù)學,課堂上,我便時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學生愛學了,也就愛在課上“說”。課上通過一些小游戲,消除學生不敢說的緊張情緒、膽怯的心理。使課堂上學生被動地學習活動,變?yōu)榉e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獎出來的。同樣,小學生的內心也極其渴望得到老師的贊揚。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說”,要給予他們“說”的動力,這種動力要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開始。課堂上,在讓學生大膽“說”的過程中,我認真傾聽,哪怕學生說得亂七八糟,我都以微笑對待,并在適當時機給予鼓勵,如“你說得可真好”“你說得既完整又明白”“孩子,不著急,咱慢慢說”“大家還想再聽你說一遍,好嗎?”等,與此同時,也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對發(fā)言學生應予以充分地贊許,讓學生體會到“說”帶來的快樂。這樣,鼓勵了學生愛“說”,大膽“說”。
偌大個班級,學生也存在著個體差異。由此,課堂教學中也應該給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機會,而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專屬課堂。例如,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適當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隨之進行表揚,樹立自信。特別是當他主動舉手時,要及時給他機會回答,哪怕是回答錯誤,也要說一些鼓勵性的語言,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在今后的課堂,他們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堵住孩子的嘴巴,不要追求課堂的完美,害怕學生不說或說錯。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大聲說、同桌小聲講、小組同學交流等多種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口頭表達的機會,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說”的積極性,而且學生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二、老師示范說,學生模仿說
課堂教學改革初期,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有意把一名學生請到講臺上,讓他講一講,結果不盡人意。學生表達的內容是語無倫次,語言邏輯性又差,同學們聽得摸不著頭腦,一個個迷茫地看來看去,此次嘗試以失敗告終。課后,我及時進行了反思。看來,要想讓學生會“說”,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來。于是,在以后的幾節(jié)數(shù)學課上,我先給學生示范說,再讓學生模仿著說。當學生說得不流利或是不完整時,我在旁邊加以補充,然后讓學生再復述一遍。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什么是周長》一課時,學生在匯報樹葉和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測量結果的時候,學生是邊操作,邊說出自己的測量方法。在整個匯報過程中,學生演示得很明白,說不明白。連續(xù)找了幾位同學,依然如此。為了讓學生講明白,我便按著學生的意思(也就是測量方法)說了一遍,隨即問學生:“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一樣嗎?如果一樣,你能模仿老師說的再說一遍嗎?”于是,學生試著模仿了一遍。在學生模仿說時,我及時引導補充,隨后又讓學生說一遍。一遍不行,兩遍,三遍……直到會說為止。這樣學生通過模仿,進行內化,逐漸形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有了突飛猛進地進步。
三、課堂上,讓學生大膽“說”出來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所以數(shù)學課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容忽視。在學生說操作流程時,我們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有條理地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及概括出來的數(shù)學結論。在教學《認識角》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和兩邊張口大小有關。我設計了一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fā)現(xiàn)結論。實踐活動一:先讓學生自己做活動角,再與班級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最后交流發(fā)現(xiàn)的什么?實踐活動二:學生小組合作驗證猜想。先讓小組同學猜一猜,說一說自己打算怎么做,再小組合作完成驗證,全班交流驗證的方法,總結發(fā)現(xiàn)。實踐活動三:學生用紙折角比較。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比較,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樣比較的,最后再全班交流。這樣,說與做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知行統(tǒng)一。
另外,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我讓學生從教學情境、列式、計算方法等方面也進行了練習。在教學三年級下冊《隊列表演(一)》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12x14)時,我先讓學生說通過主題圖獲取了相關信息,再讓學生列出算式,并說一說列式的依據(jù),最后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學生通過自學,看明白了書中的畫法。學生看懂了,也就能說明白。所以,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看懂的方法,其他同學受到了點撥,又想到很多其他辦法。在交流時,我讓學生到前面來,邊演示邊說,介紹自己的算法,這樣既發(fā)散學生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如,在教學《電影院》一課時,我沒有直接教給學生豎式計算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在互動交流時,學生分別匯報了列算式、列表格、豎式計算等不同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比較,一致認為豎式計算算得又快又準。在交流豎式計算方法時,我是指名學生在黑板上邊做邊說,讓學生用“先算,再算,最后,”說出計算過程。
當然,學生在計算時會出現(xiàn)錯誤。對于出現(xiàn)的計算錯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讓學生說出自己計算錯誤的原因,并提醒其他學生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說”,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總而言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能夠說出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最好體現(xiàn)。在現(xiàn)如今科技發(fā)達的時代,需要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說”的重要性。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給學生充足“說”的時間,讓每個孩子在數(shù)學課堂上都變得“能說會道”。學生“說”數(shù)學,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