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娟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到底如何開展合作學習?本文推介了:優(yōu)化組合、合理分工、切入準確、多元評價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 合作學習 分組 切入點 評價
本輪新課程改革,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踐證明合作學習的方式十分有效,被廣大一線教師所認同。但由于學習方式的轉變、個體差異的存在、家庭教育差異等因素,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的兩極分化較為嚴重。而“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不乏身影,說明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它能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突出每個參與學習的個體的作用,使學生相互取長補短,一起進步享受品嘗成功的喜悅,減小兩極分化。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打造有效課堂,我有以下淺見:
一、優(yōu)化組合,增強信心
合作學習要優(yōu)化組合,分組前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成績、能力等各方面的情況,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組。組間同質是指每個合作學習小組之間的人數(shù)大致相等,綜合實力大體相當。組內異質是指在同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中,成員之間個性存在明顯差異,學習能力有著較大差別。小組的成員一般以6~8人為宜。關于男女生搭配的問題,教師要綜合男女生心理與生理的差異,能力與智力的不同以及個性與氣質的差異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各層次學生的均衡搭配,有助于增強小組合作的信心,為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分工明確,提高技能
為了激勵學生合作學習的責任感,我們將小組成員作具體的分工,讓每一位學生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
1.組織者。組織小組活動,確保指定作業(yè)全部按時完成;
2.記錄者。分發(fā)小組學習材料,記錄小組討論結果;
3.發(fā)言者。整理、歸納小組意見,代表小組總結發(fā)言;
4.檢查者。檢查小組中每位成員的掌握程度,以便將學習情況反饋給老師,只有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會合而又作,作而不濫,拓展學生進步面,提升學生進步率。
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體驗不同角色的作用,得到多方面學習的機會,角色可適時更換??梢罁?jù)當天小組合作中的表現(xiàn),實現(xiàn)小組角色的更換,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切入準確,適時調控
由于我地貧窮落后的實際,學生的語文基礎顯得較差,總感到語文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因此教師要靈活掌握合作的時機及動態(tài),找準切入點,并在這個切入點上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合作欲望的問題情境,在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之中,巡視指導。教師要當好最佳導演,全程參與,適時點撥。例如在教授《讓細節(jié)描寫扮靚文章》寫作課時,我先給學生分發(fā)了一篇中考失分作文,在講授了細節(jié)描寫的技巧后,要求學生添補細節(jié),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最后請匯報員綜合大家的意見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有些活動性或操作性強的內容,可根據(jù)實際需要給組內成員安排不同的任務。例如教學《犟龜》一課, 我采用分組合作完成分角色朗誦和辯論兩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在組長帶領下討論分工合作。在分角色朗誦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朗誦的語氣和語調,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文本出現(xiàn)的小動物進行分類,學生讀得津津有味。最后設置了的辯論環(huán)節(jié)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各小組為了展示自己,為了使辯論更有力,課下查找資料,課上唇槍舌劍,好不精彩!這樣,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合作時效。
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應該多種多樣。除常用的問題解答時開展合作學習外,還可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開展各類競賽活動,如口語交流、基礎知識競賽、知識游戲搶答等,為的是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為了了解當?shù)氐娘L俗習慣、名勝古跡,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我們組織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家鄉(xiāng)的風俗、名勝》。我們規(guī)定了幾個內容,學生分組查找資料,走訪老人,探究古跡,拍攝照片,上網(wǎng)下載圖片,形成文字說明。有的學習小組還精心排演了反映當?shù)仫L俗的節(jié)目。綜合實踐活動課非常成功。學生通過這次活動,不但探究了風俗的形成過程和演變過程,真正了解了當?shù)氐拿褡屣L俗;更為重要,通過活動,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加強學生之間團結。
五、多元評價,激勵學生
注重多元評價,可采?。盒纬尚栽u價與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等各種評價方法的綜合應用。評價前要根據(jù)評價的對象和內容設計最優(yōu)評價方案。在評價時應巧妙使用鼓勵性語言進行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如“你真棒!說得很有道理!”;“你說得很正確,句句都說到點子上了!”;“你的思路很特別,能換一種思維方式去思考嗎?”這樣無論學生得到表揚或是指明需要改進的地方,都是激勵學生前進的動力。
初中語文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可以說,沒有評價,就沒有合作的升華。為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評價時既要考慮全局性,又要考慮個體的針對性。除對各小組進行總體評價外,還要對小組群體與成員個體進行客觀的評價,以防止個別組個別人在學習中的消極情緒。在評價時要處理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關系,將合作學習的過程作為點評的重點,而不能僅僅只點評成果。
如,合作學習詩歌《使至塞上》時,每兩個小組選取同一個知識點如詩歌描繪的內容、使用的手法、表達的情感、人物形象等進行自主探究,各個小組積極準備,最后通過文字、繪畫、表演等方式呈現(xiàn),除了要對小組整體的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結果的合理性、探究內容的深度等進行評價之外,還需要對個人在整個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知識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表達能力的優(yōu)勢及可改進之處進行評價。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的前景十分廣闊。它能將本輪課改的理念變成教學實踐,通過學生的個體學習,群體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的目的,確實是實施語文課程標準的有效方法。